“暮雨向三峡 春江绕双流”

作者: 业余养花 | 来源:发表于2023-05-30 11:38 被阅读0次

此典句出自〔唐代〕李白《登锦城散花楼》: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译文:

红日高照锦官城头,朝霞把散花楼染得光彩夺目。楼上的窗棂闪耀着金色光辉,门上的彩绘像锦绣一样美丽。

珍珠串成的门帘悬挂在银色的帘钩上,凌云欲飞的楼梯升起在碧绿的树丛中。

站在楼头,放眼四望,一切忧愁愤懑的情绪都一扫而空了。

昏暗的暮雨潇潇飘向三峡,满江的春水环绕着双流城。

今天我来此登楼而望,简直就是在九重天之上游览。

注释:

锦城散花楼:锦城为成都的别称,又称锦里;散花楼,一名锦楼,为隋末蜀王杨秀所建,故址在今成都市区东北隅。

金窗、绣户:装饰华美的门窗。

珠箔(bó):即珠帘。用珍珠缀饰的帘子。银钩:玉制之钩。银:一作“琼”。

飞梯:即高梯,指通往高处的台阶。

忧:一作“愁”。

三峡:指长江三峡。其说不一,今以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为三峡,在四川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

双流:县名。属成都府,因此县在二江(郫江、流江)之间,故得名双流,即今四川省双流县。

鉴赏:

全诗的大意是:在旭日初升霞光映照下,散花楼更显金碧辉煌、富丽堂皇。高梯入云,楼接霄汉,气象雄伟。诗人极目云天,心旷神怡,因而留连忘返。遥看潇潇暮雨飘洒向三峡,俯视春江绕城,景物尽收眼底。散花楼的美景竟然使诗人陶醉了。在此之后,诗人就要东行,前往三峡了。此时登楼竟如在九天云霄之上游玩。

诗人没有描写散花楼的建筑规模、营造特点、位置与布局等,而是通过金窗、绣户、珠箔、银钩、飞梯等器物的色、光、形、态的变化和辉映,显现出散花楼的高雅别致,宏伟壮观。“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这两句诗对仗修辞手法的运用,把初日临照下的锦城散花楼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全诗仅有这两句不合格律,如果去掉这两句,此诗就相当于一首五言律诗了。而这两句在诗中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诗眼”。前句的意象构成一幅十分鲜明的画面,后句写出了诗人的快意之感,这两句初步显示了李白极端夸张笔法的感染力。末句“如上九天游”则是再次抒发登楼的愉悦之情。

综观全诗,形象鲜明,意境飘逸,情景真切,开合自然。不仅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而且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虽属年少之作,已经显示了李白的诗歌天才,大手笔已见端倪;当时的唐朝大臣、文学家苏梃,就称赞李白有雏凤之态。

相关文章

  • 全唐诗选录-56

    登锦城散花楼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 读诗之李白篇(二)

    登锦城散花楼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 书李白诗一首

    登锦城散花楼⑴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

  • 钱江雨/陈利红

    春江雨尽暮云侵, 野渡潮生白鹭吟。 一树芳菲撩水逝, 千山映带落烟沉。 <江雨> 春江雨尽暮云侵, 野渡潮生白鹭吟...

  • 邂逅,重庆,旅行者不能错过的网红之城!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风浪” 重庆 勒是山城,却不止于群山 勒是雾都,却...

  • 暮题春江

    暮题春江 夜阑烟未收,明月倚桥头 浅浪抚沙岸,江风接晚舟

  • 蝶恋花·春江暮

    文/韦剑 只道邕江空亭晚,寒风乍起,落花聚还散。明月逐来属酒看,还似初时相逢岸。 不愿营营蘋洲畔,百结...

  • 梦中泛舟.楚天阔

    碧水悠悠伴我眠,春江漫漫绕春山。 卧船夜听风吹雨,潇潇一曲歌楚天。

  • 伊梦园

    楼台烟雾绕,萧萧暮雨寒 欢情犹未及,断肠忆仙宫

  • 晓岸

    春江水满桃花艳, 雨岸林深碧草滩。 紫燕绕帆船泊港, 晨曦晓雾伴炊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暮雨向三峡 春江绕双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kr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