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论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善读「论语」5.3-4:子贱为怀刑君子,子贡如瑚琏之器

善读「论语」5.3-4:子贱为怀刑君子,子贡如瑚琏之器

作者: 善氏 | 来源:发表于2018-07-06 18:15 被阅读8次

公治长篇第五3-4 

【原文】

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译文】 

3孔子评论子贱说:“此人是君子呀!若鲁国没有君子,其君子之德又得自哪里呢?” 

4子贡问孔子:“我怎么样呢?”孔子说:“你是有用之材呀。”子贡问:“有什么用呢?”孔子说:“如瑚琏之器(堪当国家重任)。” 

【注释】

1、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贱”,姓宓(音“福”),名不齐,字子贱。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比孔子小30岁。子贱仁爱而有才智,曾在鲁国做官,为“单父”宰。“单父”,今山东菏泽单县。

“若人”,此人。指子贱。 

“斯”,此。第一个“斯”指子贱,第二个“斯”字指君子之德。

“取”,取法、得到之意,即君子怀刑、见贤思齐之谓也。“斯焉取斯”言鲁若无君子,斯人何所取以成斯德。

2、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赐”,子贡在孔子面前自称其名,以示尊敬。

“女器也”,“女”即“汝”,指子贡。“器”,本义为器具,后多用来指代才能、人才、有用之材。

“何器也”,此处的“器”,指器用、用处。

“瑚琏”,乃宗庙中盛黍稷之器,夏朝叫“瑚”,殷朝叫“琏”,甚为贵重。“瑚琏之器”,即“社稷之材”,一如后世言“廊庙之材”,皆用来比喻特别有才能而堪当国家重任者。

【评析】 

子贡闻孔子历评诸弟子,忍不住想听听孔子对自己的看法。孔子便给了子贡“瑚琏之器”的四字评语。这是对子贡才能的高度肯定。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巧口利辞,能言善辩。且办事通达,有经济之才,曾任鲁国、卫国之相。子贡还善于经商之道,富致千金,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之一。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被称为“端木遗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孔子认为子贱是“君子”,并以“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寥寥数语,指出了怀刑善学、见贤思齐对于君子成德的重要意义。

孔子为什么会给子贱以“君子”的评价呢?下面这两则轶事或可说明一二。

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的侄子孔蔑曾和子贱一起出仕。孔子去看望孔篾时就问:“从你出仕以来,有何得失呢?”

孔篾回答说:“未有所得,而所失者有三。公事繁忙,没时间研习所学,因此所学都不甚明白;俸禄太少,不够分给亲戚,因此亲情更加疏远;公事紧急,没时间吊死问疾,因此有伤朋友之情。”

孔子听后心感不悦。再去看望子贱,也问了子贱同样的问题。

子贱回答说:“从出仕以来无所失,其有所得者三。开始学时只能纸上谈兵,现在能够亲自实践,因此加深了所学的理解;有俸禄供养,能惠及亲戚,因此骨肉更亲;虽有公事,但还能吊死问疾,因此朋友之情更笃。”

孔子闻子贱之言,喟然曰:“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贱不但能将学与行有效结合,而且能“敏于行”。此诚君子之风也。

子贱之贤,孔子归功于鲁之君子。这虽是孔子的谦虚,但鲁国多君子,也却是事实。据《吕氏春秋·察贤篇》记载,子贱在治理单父时,人们只见他弹琴,不见他理政,而单父却被管理得非常好。而巫马期管理单父时,却要起早贪黑、日夜不停地亲力亲为,才能将单父管理好。巫马期就问子贱其中的缘故。

子贱说:“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子贱之知人善任,由此可见一斑。

知人者智,善任者仁。子贱既能识用君子以成其治,又能尊贤怀刑见贤思齐,此其所以为君子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读「论语」5.3-4:子贱为怀刑君子,子贡如瑚琏之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pb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