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之梵高——《星空》

作者: 金塔084巩原宏N1030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12:16 被阅读118次

    虽然我经常处在深深的痛苦中,但我的内心依然拥有平静、纯粹的和谐与音乐。
                                ——文森特·梵高

    文森特·梵高

    梵高这个名号至今有太多的人知晓,但对于他的生平切合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在今年五年级美术课程中关于笔触与色彩提到了,可能在艺术的长河中也终有他的是那么赤裸裸的展现在观赏者面前,当第一次提及这个人名字学生反映还是很茫然的,比较抵触。从我接触艺术史了解他的生平开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喜欢他,可能是因为他悲惨的一生让我有些毛骨悚然,但当我看到他那纯而不复色彩又是如此的震惊,如此的火辣,他是当下为止在色彩与情感表达中最为显著的代表,在结合他的生平对艺术的痴狂用疯子概述也不为过,对于他的每一张作品都是经典,不可复制也无法复制,到现在为止有太多的美术爱好者,绘画大师以各种形式对他致敬,而在这个课程中学生对《星空》是十分的好奇,对他的笔触很兴趣浓厚,今天的触之梵高带你走进他的星空。

    星空

    黄昏的星从大地海洋升起

    我站在黑夜的尽头

    看到黄昏像一座雪白的裸体

    我是天空中唯一一颗发光的星星

    在这艰难的时刻

    我仿佛看到了另一种人类的昨天

    三个相互残杀的事物被怼到了一起

    黄昏,是天空中唯一的发光体

    星,是黑夜的女儿苦闷的床单

    我,是我一生中无边的黑暗

    在这最后的时刻,我竟能梦见

    这荒芜的大地,最后一粒种子

    这下垂的时间,最后一个声音

    这个世界,最后的一件事情,黄昏的星

    (2017、4对笔触的知性进行线型的创作,这则小诗是对看到内心的表达) 

    触之梵高——《星空》 触之梵高——《星空》

    听者悲壮,看着入心,星空永驻脑海,早年的梵高因学习传统绘画技法,画面色彩并不明快,后来受新艺术流派影响以及个人气质使然,画面变得色彩强烈,色调明亮。后来受到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的探索、自由地抒发内心感情的风格,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追求画面的平面感、装饰性和寓意性。因而他的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

    笔下星空

    当时他的作品虽很难被人接受,却对西方20世纪的绘画艺术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对现代人也有着积极的影响。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主义等,都从他的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自由抒发内心感情、意识和把握形式的相对独立价值、在油画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因素等方面,得到启发,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绘画流派。梵高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梵高很晚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距他去世时只有八年。

    触之梵高——《星空》
    触之梵高——《星空》

    梵高,善于使用强烈对比的色调,扭曲变化的造型和线条来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惊叹和共享。从他的画作里面人类能够看到自己被压抑已久的东西,能看到另一种方式的美丽,或者我们可以认为那是美丽背后的对立面,也会带给人一种享受。他的作品很多,也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相信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的《星空》。

    触之梵高——《星空》 触之梵高——《星空》
    触之梵高——《星空》

    1889年梵高的精神状况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人们不认为这是一种疾病,更像是一个艺术家在创作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达到的一种刹不住车的痴狂状态。在与高更的争吵过后,他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送给了妓女,就因为这样不着常人的举动使得他在精神病院里面一住就是八年,这期间的压抑的状态和环境使他有着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去用色彩去发泄,创作了很多作品,而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就是《星空》。

    触之梵高——《星空》 对我真实的感受:天空与大地被紧凑的粗线条所清晰的勾勒出来,深沉和凝重的底色色调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恐惧、压抑甚至是悲剧的感觉。天空和大地就像是黑夜中掩面哭泣的人,充满了很多无奈,但是并非没有抗争。旁边那种高耸起来的柏树,深深的刺入天空的黑暗当中,感觉就如同人伸出的唯一的手臂想要去做最后的努力和抗争,撕裂着覆盖在脸上和身上让人窒息的束缚。尽管那被描绘成波浪状的夜空和月亮给人一种眩晕的感觉,但是从心里在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他们似乎能从这眩晕中把握住那岿然不动的心境,就像是迷幻中时隐时现的希望,感觉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舒服。尽管整个画面的构图和色彩都在运动和变化中,但是这样的变化并非是没有目的性,没有方向的,这种扭曲和四处碰撞是带着一种向上的挣扎着。黄色和黑色的色彩对比,小镇上短线与夜空中长线的线条对比,棱角分明的小镇和涡旋状夜空构图上的对比,这一切带给我的感觉唯有震撼了。让我看到的是一种激情在压抑之后肆无忌惮的放任和表达。
    触之梵高——《星空》

    梵高受到浮世绘的影响颇深,比如《星空》中星空的漩涡状,和葛饰北斋大师的著名浮世绘画作富岳三十六景之一的《神奈川冲浪》有很多相似之处。以前油画中也在不断临摹,但对于情感的宣泄远远达不到,在教学中谈到梵高时除了好奇之外,对于他的故事学生也很有兴趣,为了再次体验这个特别的星空,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各种综合材料进行探索,可谓读大师悟沁,触大师知意。

    致敬梵高(星空于2017.5)

    梵高简介:文森特·威廉·梵高,又称”凡高”,以下称“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1890年7月29日,因精神疾病的困扰,曾割掉右耳,后在法国瓦兹河开枪自杀,时年37岁。在梵高去世之后,梵高的作品,《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广为人知与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生命之花  向日葵

    已经上映的电影《至爱梵高》65000帧油画,将近7年时间,由来自15个国家125位画师全手工绘制,构成这部95分钟的独立动画长片。仅仅在写完这些描述词以后,我就已经深深地感觉到了它的不凡,然而这只是它为人瞩目一小部分。它更为人称赞的,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致敬,用梵高的画作与鲜明的笔触风格,成就一部每一帧都美轮美奂的动画——让梵高以“梵高”的方式,重现银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触之梵高——《星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tk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