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时分,几声脆脆的鞭炮声一下子就惊醒了我,躺在被窝望着黑黑的屋子,拿起手机一看——两点四十八分。泪奔啊,离天亮还早呢!没办法,大正月的,总会有年轻人红火的不睡觉。想继续睡可就是睡不着,我暗地里决定:索性不睡。
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那穿着厚厚天鹅绒毛般的夜色,它发出了诡异的笑,用墨汁似的暗黑一点点的慢慢地吞嗤大地,山川、河流、原野、村庄失去了原本的模样,沉没在这无边无际的暗黑中。对待繁华的城市,夜色聪明得很,它选择不正面冲突,避重就轻,迂回渐进,避开路灯,绕过强光,渗透突进地把偏僻的街巷拉入暗黑里,将千家万户送入梦乡中。
我轻轻地来到阳台上,慢慢地坐在椅子上。静下心来,听着墙上悬挂的石英钟嘀嗒、嘀嗒地响,看着窗外那一盏盏不知疲倦地映照着城市夜空的彩灯,想着睡梦中发出香甜鼾声的亲人们,忍受着从窗户缝隙钻进来缕缕寒风地侵袭。
黑暗里,我点燃一支烟抽了一口,脑子顿时清醒些许,清醒的脑子心猿意马地转,莫名其妙地从记忆的深处蹦出来了“沉沦”二字,猛然想起这是我八十年代阅读过的,年代久了,记不清是在《当代》、《十月》、《收获》哪家文学杂志上刊登的一篇短篇小说的名字。
短篇小说《沉沦》,作者郁达夫,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这是郁达夫一九二一年发表的处女作,也是他的自传体小说的代表作品。
本来郁达夫这个二十年代的知识分子,跟我这个生活在八十年代爱好文学的青年,绝无交集的可能。谁曾想,我正好赶上了中国文学的繁荣时期,百花开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深得人心。禁锢的思想逐步松动,好的作家,好的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呈现。
郁达夫借助着文学作品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他在《沉沦》中运用许多文字描写了男女性爱的场景,剖析出主人公复杂的性心理,这种敏感的文章能在八十年代刊发,也算是对禁区一种尝试性地突破。我非常荣幸地与郁达夫在《沉沦》中邂逅,理解当时底层的知识分子失落、苦闷和迷茫的际遇,读懂了郁达夫对祖国发自肺脯“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的呐喊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蒸蒸日上的金光大道。日益繁荣的中国今非昔比,真的富强了,真的强大了。我想:所有的这一切,足以告慰郁达夫在天之灵!
试想:一个柔弱的文学青年,不甘沉沦于迂腐陈旧的、支离破碎的旧时代,恁借满腔热血,一身正气,为祖国的富强奋起疾书,真的难能可贵!
更让人敬佩的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进入危难之际,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郁达夫挺身而出,全身心地加入了抗日斗争的行列。
最叫人惋惜的是——郁达夫倒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七曰,倒在远离祖国的异国他乡,倒在丧心病狂的日本宪兵队手里。
郁达夫没有一味地沉沦在自己的情怀之中,而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毅然觉醒,为我中华崛起而奋勇抗争,其豪情壮志,铜筋铁骨,可歌可泣!
当下的我们,有幸生活在繁荣富强的时代,沐浴着和平的阳光,沉浸在幸福的氛围里。按理说人们的心绪应该静谧才对,可满世界三观不正的人无处不在,牢骚满腹的情绪肆无忌惮地弥漫着,看着一些人沉沦其中,苦苦挣扎,不能自拔。我的心——无比的焦虑不安。如何唤醒他们,消除他们浑身的戾气,温暖他们那颗冰冷的心,让他们振作起来!这似乎成为一个全社会不容忽视、刻不容缓、必须想方设法解决的命题。
随意地想了很多,胡乱地写了这么多,不知不觉中,晨曦从夜幕蹦出来,天亮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