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内容:
阅读《大雅·桑柔》,查找并体会其中的习作方法--比。
(先生确认,没有廖误,大笑三声,哈哈哈哈)
比是类比,以彼物比此物。借由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更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的事物,类比想要表述的事物或者情感。形象生动,而突出事物的特征。 --整理自百度
话虽如此,但是想要用出来,却没那么容易。首先要清楚想要表达事物的特征,然后再确定能与之关联的并且常见的事物来引发联想。不仅需要细致的观察力,还要有丰富的阅历和总结。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
这里以桑树比百姓,从枝繁叶茂,到叶尽枝干,不去写百姓具体生活,也能让读者感受到前后生活的差距之大,当前状况的困苦。
另外,这里是不是也在把桑树类比国家呢?从国富民安,到昏君小人误国,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动荡,百姓也没了乘凉的地方,没有了安稳的生活前提。对于百姓来说,国家是保护伞,当这把伞出了问题,也就没了安身立命之本。
降此蟊贼,稼穑卒痒。
蟊是食苗根的害虫,贼为吃苗节的害虫。一则实指农作物的害虫。一则何不是在暗喻那些啃食国家根基的小人和君王。
只顾眼前的享受,却完全不顾啃食之后的结果,目光短浅。蟊贼是在破坏百姓的庄稼,但是他们不只是在破坏百姓的生活,同样也是在破坏自己的国家。却不自知,比之蟊贼更不如吧。
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谮,不胥以谷。
以鹿喻人,均是群居生物,一面赞叹鹿之和睦,一面也在向往能与同僚相亲相善。但是,实际情况确是同僚之间不信任,甚至道不同。
前后对比,只能感慨,觉得悲凉。
嗟尔朋友,予岂不知而作。如彼飞虫,时亦弋获。
把那些暂时因溜须拍马爬上高位的人比做高飞鸟,也是讽刺,即使飞得高有什么用,还是会被射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