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清明,回乡祭祖,顺便一览村野风光,多是一番熟悉景象。
仔细想来,乡间里的空气最是让人舒服,尤其在这四月天,空气中承载着是春天的气息。一阵风从村子的西南方吹来,空气中承载着的是些许花的芬芳,有着一点湿气,还有似有若无的油菜花香。山坡上,树木发芽换新叶,在柔和的日光照射下绿的发油发亮;野地里,各种杂草绿了土地,挣着生长。放眼望去,远处是一片片粘连在一起的黄色,走进些,发现它们还夹着清脆的绿色,那些是金灿灿的油菜,它们是这个时节,最鲜艳的色彩。
很想说,熟悉的是家乡的气息,它的布局、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村南的红砖青瓦房,村北的一排小学堂,村的东边是数亩方塘,水清鱼肥,是我少时最爱玩的地方,村的西边是一座山丘,我的几位祖先们就埋葬在那里。门前的那棵梨树的树龄许是有我这般大,树干粗壮伴着苍老的褶皱,那是历经风吹日晒的证明,若是等到果实成熟,空气中弥漫着是梨的淡淡清香。屋后,那一小片竹林郁郁葱葱,是夏日午后,我最爱乘凉的地方。不远处的凹地,是一片彼此挨着的田地,一条河沟在田边流过,滋润着这片肥沃的大地。再往前,就是另一个村子了。
漫步走在稻田田埂上,此时还未到插秧的时间,田里的土壤还没翻动,田里散发出阵阵的泥土气息,它不是骄阳似火的夏日午后,一阵雨过,掺杂着湿气的土壤气味,一嗅便知它的那种肥沃气息。继续漫无目的的走着,杂草打在鞋子上,会发出啪嗒啪嗒的细微响声,偶尔也会有一只早已与周围植被融为一体的青绿色蚂蚱蹦出草丛。此时正是青蛙繁殖季节,蛙鸣是响彻这片宁静的土地的,稻田的水里遇见几只更是不会奇怪。
最难忘的熟悉,是亲人的气息。中华文明对于“根”的重视,想来从尧舜禹时代已然开始,后来便有了黄帝。我的根就是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且不说村西边的几座坟茔,只说我在这块土地生长了最童真美好的十年,这里便是我的根了,更何况,关爱我的亲人,纯朴友好的邻居,他们都生活在这里。村口的老人,每次见面都乐呵呵,很让人亲切,村南边上,也有一位老爷爷,喜爱垂钓,我也经常跟着他四处钓鱼,那也是我少时最好玩的历经之一。屋前屋后,住着是我的大伯,二伯,他们中间的那座低矮房,住着我的爷爷奶奶,大家白天各自忙碌,晚上便可以串门聊天,平日里互帮互助,节日里热闹万分。
我就这么放空自我,净化着心灵,融入这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突然,一阵机器的轰鸣打破原有的沉静,将我从入定状态惊醒,将我拉回现实,原来是翻耕机工作的响声。我恍然明白,我记忆里的故乡发生了很多改变,村子里的人,有的远离了这里,有的诸如和我一起垂钓的老人,也已离世,青壮年们多是外出打工,年底才回,村子失去了生机。村落的房屋或是翻新或是重建,失去了原来的古朴韵味。而且现代化的步伐确实在蚕食着乡村,远离喧嚣已然不再可能,当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啊,我怕有一天,若是这里成了最熟悉的“陌生地”,只能在记忆里追寻它的气息,恍恍惚惚,触不可及。
回程的路上,迟暮的夕阳,从无暇的空中、从树林间隙中倾泻而下,照在车窗上,照在我的眼神里,我的思绪万千,眼中有闪闪泪光。
我的那存在少时记忆里的家乡啊,湛蓝蓝的天,洁白无瑕的云,又或是起伏不平的山丘,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溪水、方塘,还有啊,儿时的小伙伴,与他们的嬉玩游闹,都深深印记在我不到十岁的内心。现如今,我的童年不再有,我的故乡也在离我远去,当最后一波居住在这片土地的亲人逝去,留下的怕只有“不食人间烟火”气的乡野景致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