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朋友圈杯摄影大赛收尾一周有余,这几天朋友圈里又频频被各种反鸡汤的文章刷屏,有的痛斥父母尚在苟且,你们这些穷人屌丝居然有脸歌颂诗和远方,有些大骂诗和远方都是扯淡,是逃避,是自私。
在大西北浪了半个月刚回来的我深觉被狠狠打脸,跟老妈打电话的时候忍不住忏悔了两句。
结果老妈说,“我觉得你出去玩这一趟挺好的,这几天你每天都打给我报平安,隔着电话我都闻到笑味了。出去走走好,在单位待时间长了容易烦躁,跟谁都有仇似的,给你打电话特别不耐烦。这会儿好了,妈高兴。”
心里的负罪感渐渐平复,我知道妈妈是为了安慰我,但我也知道她没有骗我。
因为诗和远方并不是虚无,眼前也不尽是苟且。
邻家哥哥L心怀军旅梦想考入军校,四年里我们聚少离多,我数次跟身边的人讲起他,感慨能为梦想奋斗何其有幸。这几年他分配了工作,联系渐渐多起来,我却失望的发现他已不再是我记忆中那个热血青年。他向我抱怨身边关系的复杂,种种内幕的黑暗;抱怨自己想作为却无能为力,只能借酒浇愁;抱怨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工作中也感觉不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以至于每次跟他聊过天,我都觉得特别消极。
有一次我忍不住了反问他,既然那里已腐朽至此,你为什么不离开呢。
他语气立刻呛了起来,“离开,你说得容易,父母没有固定工资,我要是离开部队找不到更好地工作怎么办?再说现在社会就这样,没有关系到哪里都一样。”
那天晚上也是加班到很晚的我身心俱疲,直接挂掉了电话。
其实我并不是不能理解他,他所抱怨的一切是我们大多数年轻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或者正在面对的。刚毕业的几个月里,我也曾满世界找人诉苦,终是在感觉到朋友的疏远后幡然醒悟,挣扎了很久才勉强摆脱了那一副祥林嫂的嘴脸。
虽然有时累了,受气了也会觉得委屈,但是出去走走,看会儿书,偶尔也跟朋友半开玩笑的吐槽几句,或者写点东西跟自己倾诉一下,过几天再看都觉得不是事儿了。
一面依赖现状又一面满世界的控诉它的不好,一面羡慕那样的生活又一面恶意的揣度别人过的并没有“装”出来的那么好。
何苦呢?
从尝试改变开始我读了不少书,虽然也有工作相关的参考书,但大部分还是人文社科类的,有心理学相关的,有通俗化的历史读本,有小说,有摄影杂志,有营养食谱,有心灵鸡汤,甚至还有一本买回后就一直压箱底的《黄帝内经》。
对我而言,这些都是诗,它们不押韵,不对偶,却满是诗意与温暖,它们取代负能量的小道八卦把茶余饭后的时间填满,让我重拾初心,重燃起对远方的渴望。
于是,我把每月工资固定储蓄的份额划出一小部分,积少成多,有空就出去走走。
无论远近,量力而行。
有时候出去玩会提前做功课,搜搜攻略,查查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有时候就是小伙伴一起出去浪,三五成群可劲儿吃可劲儿拍照,有时候就是想出去走走,换个环境思考一下自己的现状,和想要的生活,想明白了最好,想不明白换个时间接着想呗。
也曾跟父母一同就近出游过两次,每到一个地方老妈总要拍一堆到此一游照,她用不惯微信,只好都冲洗出来做成相册,以便她在“朋友圈”里展示啦,求赞啦。
我曾经觉得这种做法虚荣与无聊,甚至跟老妈促膝长谈过两次,劝她生活是自己的,别总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出去玩自己开心就好了嘛,不用让全世界都知道的。
结果反被老妈洗脑,“我就是要让她们知道我女儿带我出去玩了,看她们羡慕的小样我就高兴。人家天天炫耀自己孩子开什么车赚多少钱,你妈难得扬眉吐气一回你有意见?”
我哑口无言,此后每次自个儿出去浪时也会拍几张到此一游照,打印出来给老妈寄回去,顺便写个信介绍一下当地风土人情呀,表达一下期待什么时候带父母一起来呀。
后来无意听说挣钱不是最多,在家时间不是最长的自己居然成了大家口口相传的“别人家的孩子”,在老妈每次得意的展示她的宝贝相册时,羞愧的无地自容。
然而,那种不好意思是带着幸福和满足的,妈妈因为我满世界“大胆示爱”而骄傲满足,而我因为这份骄傲而满心幸福。
继而想到那段消极时光的自己,虽然每天也在省吃俭用尽量多的存钱,虽然也努力熬夜加班想早些出人头地,但是恨不得每天念叨三遍父母没有存款没有保险将来老无所依,来自农村的自己没有背景没有关系必须更加拼命,学会低声下气。那种焦灼的状态让自己充满着怨气,可能自己没有觉得吧,但身边的人一定感受到了,回忆里那段时间妈妈的眼神总有些受伤,爸爸甚至一次酒后面带愧疚的跟我道歉说,是他无能,让孩子在外面受苦了。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把父母作为自己不敢作为的借口时,或许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困守原地的自己是否真的是为了他们在努力,在做有用功,又是否真的用我们的陪伴让他们感到幸福。
让自己快乐不是罪过,我们努力改变,我们向往美好,两者并不冲突。幻想从来不是一个贬义词,当幻想能成为你前行的动力,与理想何异?
追求诗意并不是有钱人的特权,越是物质生活窘迫的时候,更需要人文的关怀与温暖,远方也不是朋友圈里的定位和几张照片,或者换句话说,如果这样做能让你感到快乐,又有何不可?
读诗,去远方,看更多的人,更多的风土,更多的生活方式,是为了更为全面的正视自己,不过分的放大的自己的苦难,世界的阴暗,无能为力的不甘。也是为了更为包容的接受自己和这个世界,在物欲和浮华之外保有幸福的能力。
诗和远方都没有错,不要我们把内心的焦灼和怨气强加于它,把它生生的变成扯淡,变成了虚无和逃避的苟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