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头像都是他。
身为一个对世界深情似水又热爱调侃(戏)众生的妹纸。用宫崎骏爷爷创造出的原始样貌,森森觉得对不住自己插科打诨天赋秉性。某男性长辈看到如此风骚的头像后,劝我换了,理由是不良心理暗示。我大喜,原来您也看过《千与千寻》!
最终还是没换,理由是想提示自己心底住着位的无脸男。得到批准。
负能量预警员无脸男表示下方高能请做好准备且长长长长长与文首那风骚头像不同的是,《千与千寻》原版中的无脸男。几乎没有发自内心嘴角上扬过,大多数时刻,他维持着人畜无伤的姿态,脸上永远挂着卑微的表情……这形容不恰当。那不是真正的脸,只是一副面具。一副深刻的“好人面具。”
真正的好人不需要面具,他们甚至不觉得自己好。唯有讨好者需要面具并标榜自己是好人。
心无存在感的人,刻意讨好他人以求存在,却辱没了关系和自我本有的价值。
真爱,怎会低到尘埃里。那不过是你为了留住他,而以自残形式伪装的讨好。
讨好背后,是深深的想要证明自己有用的动力,越标榜“我有用”,越彰显“我没用”。说出我爸李刚的孩儿,你自己是谁呢?
大多数人能够捕捉到这华名背后的虚浮,大多数也能捕捉到无脸男“好人面具”下的苦涩。因而对无脸男的解读中,十有八九个会提到自卑。
自卑是一个人的事,讨好则需要关系。
这次给的是浴牌,下次给的是金子。这却都不是小千最想要的东西。倘若无脸男这个角色只关于自卑,它便不会如此动人。
没有人喜欢和讨好者做朋友,更不要提恋爱。然而在关系里,我们或多或少讨好过
心碎的人儿,低到尘埃里的人儿,你强装出来的笑,刻意的示好,不惜自我压抑扭曲的一切,让自己内在积累着千愁万绪……以及,愤怒。当这愤怒尚不明显,而未来又似乎仍有希望。你在深夜叹息流泪,为何真爱仍未降临,你可曾知晓,这执念恰恰是对真爱最大的嘲讽。摸着良心说,当你讨好的时候,难道不是也在索取?
讨好将关系变成满足讨好者自身期待的工具。
越深刻的讨好,接受者的负罪感会越强,绑架越紧,甚至吞噬。
《千与千寻》中,无脸男收集大把河神留下的金沙,以诱惑青蛙,接着,吞了他。
吞噬是个奇妙的意象,热恋时人们会说:我爱你爱到要吃了你。长久的关系,却必须保持个体独立。
无人能为他人活一辈子。一付身躯背不起两条命。倘若真如此,必陷入自我沦丧。因而无脸。
中国满清时围观刑场者的老照片与无脸男做个对比,神色何其相似。
彻底的自我沦陷,很难,面具是个好东西,那是讨好者的最后一层自我保护,不要轻易戳破他。但你若拒绝讨好者的热情,则必然伤及他,且伤得比常人重。“我对你这么好,你如何还能负我?”这话耳熟不耳熟?女人或为怨妇,或为妒妇,或为白衣幽魂,或为红衣厉鬼。
男子呢?
泼硫酸的事件。想必都有耳闻。这并不是单纯的“若得不到,就毁掉”而是“哪怕毁掉,也要宣誓占有”——仍然是吞噬的逻辑。
面具上的嘴,不是无脸男真正的嘴。他的嘴长在胸口,这又是多么奇妙的意象——我的心要吃了你。
那是人脚,无脸男在《千与千寻》中一共吃了三个人。没能吃小千。吞噬,我的心要吃了你。
为何是心。太匮乏。
匮乏到唯有用暴饮暴食来填补空虚的内心,唯有被众人拥簇才觉得自己有意义。
匮乏到即便狂吃一通,所有事物仍无法转化成能量滋养身体,只好堆积成臃肿的身体……
心灵的匮乏感受相同:真正的寂寞是在人群中。
终极的匮乏,是讨好者不计一切的付出,给对方他们自以为最好的东西,那却不见得是对方想要的。
倘若人压抑自己的真情实感,直至无脸、直至失声,他必然也失去感受他人真情实感的能力。又怎可能维系有滋养的关系?关系的萎缩,又加剧了匮乏的黑洞。
而关系……关系本身是最好的镜子。
始终无法忘记小千在拒绝无脸男后,伤心与愤怒的他化身庞大怪兽,狂暴的追逐千寻直到汤屋外。多亏有河神的丸子,也多亏千寻的慷慨。她让无脸男服下这催吐的泥丸后,污秽的呕吐让无脸男恢复了原本的样子。
匮乏者,当你因难熬的存在感缺失而在各类浅关系放纵,试图以酒精、药丸、性、幻梦来麻醉自己后。渴慕之人的拒绝,像针催吐剂,会让人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排出体外。且让你更趋近真实的自我。
于信息爆炸的今日,匮乏非但没有消减,反而严重了。信息本身可代替酒精、药丸和性来麻醉大脑,都市人面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心生能力不足的焦虑,已是常态。
铺天盖地的段子、花边新闻和撕逼言论与肥皂剧效果相同,让你在本因受焦虑推动而进行深思时有充分的理由转移注意力。另一种方式,便是收集自己永远都难以实践或做到的榜单与干货文。阅读与收藏干货,却有种"知识助阵、我就能行"的虚假饱腹感。
千与千寻的开篇,千寻的父母因贪食神明的食物而变成了猪。孤独不等于匮乏,这个看法,我曾在弗洛伊德电影院分享过。结束后,立刻有听者围上来问我,该如何解决匮乏。我虽能明白对方因匮乏而生的苦恼,谁没有过呢?虽能明白对方渴望从我这儿迅速得到答案以解决问题的焦虑。只是……亲爱,心灵之惑是诸多疑问中,最不需要他人来回答的。你从我这儿迅速抓取的答案,会否会再度成为掩盖自己本性的障碍呢?
正如我们年少时,在渴望成长的急切期盼甚至父母高期许的压力下,会饥不择食阅读《成功人士必备的XX条件》《女神教程》《名校女孩XXX》。同样,努力奋斗,贪婪的吞下他人于自己成就赞美的眼光与掌声。这成就与能力,确是你的。我却想问,数年之后,这些教程与做人指导以及当年的掌声,是否真的弥补了那个叫做匮乏的洞?
故事的结尾,无脸男留在了钱婆婆哪儿的住处。
钱婆婆住在幽静的沼地。这里没有金银珠宝、山珍海味和热闹的人群。无脸男与千寻的另两位好友一起为千寻织就紫红色的祝福发绳。在女孩毕生的回忆中,都将闪耀着夺目的光泽。或许《千与千寻》的主线故事是关于女孩的成长,纯粹的心总倒出最富洞见的言论,当无脸男追随千寻去沼地的时候,同在汤屋工作的小玲问千寻为何还要带着无脸男。
千寻说:不能放他在汤屋,他在这里会变坏。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无脸男,他是人遗忘了的真实自我坍陷成的小黑洞。只要给他以抓取的机会,他便会无休止的吞噬。他为自己深爱的人织好头绳,也目送他离开。此段感情,即可了却。温柔的钱婆婆的居处,有茶和蛋糕,草药与暖暖的壁炉。如塔莎奶奶的梦幻庄园。
Tasha Tudor,塔莎奶奶,画画写书,种花种草种果树,裙子是自己纺的棉布。动画中,沼底,在只去不回的电车的末站。原本匮乏的无脸男,并没有因身处幽静之处而更加寂寞。或许因此,你能体会我说孤独和匮乏感不甚相同的原意,孤独,向内看,是置于心间的自成天地。向外看,是物我两相忘。
18岁时游塔克拉玛干,亲眼目睹夕阳落入苍茫大漠,烁金流火燃透灵魂,深意之处不可言诉。我心底仍有个无脸男,只是越孤独,越清晰它就在心底。这清晰不是思考的产物……思考者也并非能纯然接受孤独,他们不过因披着思索的外衣,而获得在孤独中多停留片刻的防御。
孤独难以忍受,不正是因孤独迫使我们更清晰的看清自己的全貌,包括曾被我们美化的欲求和期望。
多数人游走在匮乏和孤独的交界,一位朋友曾说,他总是在文字中得到最为触动人心的共鸣。若是见到作者,共鸣感反没那么深,我没即使说出自己的观点:文字较之于活生生的人,更容易成为投注自身期待的镜子。深深共鸣,是在他人的文字中照见了自我。
触动是真实的,却仍是只有我,没有你。直到我,能接受真实的你及自己。
为此,万分感谢心底无脸男的存在,匮乏,引我们照见孤独。
吐槽完毕,切换逗比状态,ahh~~ahhh~~~另,图片均来自网络。原作者联系我即署名。
网友评论
深深地共鸣,谢谢!
我没看过千与千寻,但是这个无脸男……原来他是男的…… 嗯感觉有配图很棒呢。你那篇讲催眠的配了图,也一下子好看很多(我是视觉动物,呵呵)
饥饿什么的,真是这样的。得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一下子就满足了。但如果得不到,可能需要很多去弥补……比如吃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下意识地吃很多别的……得不到喜欢的人就会很想要别的异性的关心之类……诶。找到根源,疏通就好呐。
Rejoice, be glad.
你从我这儿迅速抓取的答案,会否会再度为掩盖自己本性的障碍呢?
总是害怕自己因为不够优秀、不够才华、不够有趣而失去朋友或爱人,所以一刻不停地拼命工作、学习、健身,把自己完完全全填满,那就是疯狂吞噬食物的无脸男吧。
也遭遇过很多次渴慕之人的拒绝,从而陷入另一个因自卑而疯狂努力的循环。
每次一开始痛苦,就想把它捋清楚记下来,然后逼着自己去运动读书或出去走走,我以为这是一种自我改善的方式,却也还是逃避匮乏?真正的不再匮乏是平和面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