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参与一个讨论,有位朋友说自己思考问题不如他人深入,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但还是很焦虑。问怎么办?
主持人问我,我说暂时给不了建议,慢慢来呗,保持精进就行。
主持人反馈我在同理心上欠缺,自己过了这个阶段但却只表明了态度,没有给他人有效建议。
我刚一听有点不开心,随即就释然了。
一、认清自己,转化视角
朋友说:在高手如云环境里很开心,但回头看自己更自卑了,这不如他人,那也不如他人。
我刚开始进入学习小组时,其他伙伴清一色的大厂工作+名校毕业,我有种走错了场子的感觉。心里就像打翻了调味罐,兴奋中透出了担心,羡慕中隐藏着焦虑,五味杂陈。
自己不够优秀,是事实。但转换视角,自己没有放弃躺平,说明还是挺上进的。从长远看进入更优秀的群体,即使是里面最弱的,说明进步空间巨大。
自我放弃是一个人真正没有希望的开始。而接受事实,转化视角,是一个是进步的起点。
二、学习他人、单点击破
被优秀的人360度全方位包围时,即使再转化视角,仍旧少不了惊叹。
要提升的点那么多,学习力、行动力、知识点、做事方式、行为习惯上....
如何去拉近差距,单点击破,也许是最快提升自信的方式。
我在跟着高手学习过程中,发现知识量、学习投入时间、行为习惯在短期内都很难去追,而自身的卡点在能量值和稳定度上,于是去通过运动、找到高效时间,提升了精力值。从来改变了状态不稳定的情况。
眉毛胡子一把抓行不通,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当下环境,找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去突破。
三、发挥优势、提供价值
曾经听过一个职场故事。有一位从助理做起的部门精力,在洞见、管理水平上不如其他的部门经理,她对这一点也认识非常清醒,但她的部门产出却非常高。她知道自身业务水平上有限,但会给下属争取机会,提供支持。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中,充分发挥协调沟通能力,关注各部门需求,尽量融合促成合作。
全球著名的领导力之父约翰·克特曾说:企业内部,不同岗位之间具有“资源和权力”的“互补性与相互依赖性”。这样的特性,导致职场内部人与人之间,会产生的“相互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你能支持和补位的地方,就是你的独特价值所在。
在社群里,有些大家很认同的伙伴并不一定是职业背景特别优秀的人,但TA肯定发挥了个人优势,并把这个优势用的很极致。也许是满满的行动力、极致的学习力、清晰的思维力,也许是美感、温暖、能量。
大家之所以记住TA,恰恰是个体的优势去满足、影响了一拨人。
“因为我真正喜欢我自己,所以我根本不在乎到底你们喜不喜欢我。”
—— 杨天真
要理解自己,必须走出去;人和自己的关系,是原点和起点。
接纳自己,不拧巴,不去翻来覆去的权衡,减少情绪内耗。
接纳自己,学习他人优秀的地方,专注一个点学习,将能量聚焦在要提升的能力上。
接纳自己,将自己的优势极致绽放,提供给他人价值,形成独特的影响力。
如果一个人完全爱自己接纳自己,TA只会变得越来越好,不管是性格,外表,或是能力,这种变化也会带动周围人事物的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