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500字心情随笔我们爱写日记
《伊万伊利奇之死》,一个中产平常而可怕的一生

《伊万伊利奇之死》,一个中产平常而可怕的一生

作者: 海蓝夏日 | 来源:发表于2019-07-04 10:32 被阅读165次

这是托尔斯泰六十岁时写的一则短篇小说,也是他最具有艺术性、最完美、最成熟的作品。我初读了一遍,本来要等到《堂吉诃德》精读结束后再写书评,但联想到许多事情,不吐不快,今天就略谈点感想。

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人的先进事迹:无私奉献,整日忙于工作,顾不得老婆孩子。在说到牺牲家庭生活时,还一把鼻涕一把泪,很委屈的样子。看到这些,我总觉得有地方不对劲,但说不出所以然。但看了《伊万伊利奇》,该问题迎刃而解。因为伊利齐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托尔斯泰让我们看到了实质。

伊利齐在官场上混得不错,对谁都好,但从不付出真心;他也结婚,但不是为了爱情,只是因为符合社会标准;他秉公办事,但也贪恋权利,热衷于吃喝玩乐。他活在世上的唯一准则是让自己快乐,因此在夫妻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他选择回避,以工作忙为由不回家。他不考虑家人的喜好,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因此换来的也是他生病后家人的冷漠。他与同僚打成一片,但大家都知道这是为了利益;因此他死后,同僚首先想到的是空出的职位能否给自己带来实惠。

在生病卧床不起时,伊利齐开始怀疑自己的一生追求错了方向,但直到死前两小时才悟出答案,并因此获得新生。

托尔斯泰在这本书里要讨论的实际上是生,并非字面意义的死。读这本书显然要明白这一点。

伊利齐确实死了。小说一开篇就描写了同僚在得知他的死讯后,所表现出来的麻木不仁,欺诈与虚伪,都是中产公舞员最普遍的人性特点。

从第二章开始,托尔斯泰又让伊利奇重新活了一次。叙述了他由生到死,然后获得新生的心路历程。

相关文章

  • 《伊万伊利奇之死》,一个中产平常而可怕的一生

    这是托尔斯泰六十岁时写的一则短篇小说,也是他最具有艺术性、最完美、最成熟的作品。我初读了一遍,本来要等到《堂吉诃德...

  • MOOC教育的前世今生

    伊万·伊利奇的理想 伊万·伊利奇在1970年出版《去学校化社会》(Deschooling Society),明确提...

  • 《伊万•伊利奇之死》读后感

    一、一向年光有限身 毫无疑问,这世上“凡人皆有一死”。 中国人一向很少谈论死亡。在家时偶尔说句不吉利的话,都会被长...

  • 我深爱着这世界

    托尔斯泰曾在《伊凡·伊利奇之死》之中说过:“ 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二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

  • 早多读点书,我人生的前三分之一也不至于完全虚度啊!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是托尔斯泰的短篇名作——《伊凡.伊里奇之死》 “伊凡.伊里奇的一生最是简单平凡不过,因此也最可怕...

  • 成功

    比尔 汉姆 大卫 实话实说 吉恩 伊利诺伊 山姆奇德斯

  • 伊凡·伊里奇之死

    伊凡·伊里奇之死 的素材来自作家本人很熟悉的图拉法院的法官伊凡·伊里奇·梅奇尼科夫的死。他死前因患癌症而遭受的痛苦...

  • 心理定势与健康的关系

    (一)伊万·伊里奇之死 托尔斯泰有一本著作叫作《伊万·伊里奇之死》,他在这本著作里向我们描述了一幅有关求医过程的非...

  • 人之将死 Introduction of BEING MORTA

    一 在我记忆中,我们有一次讨论死亡,是在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中篇小说《伊万·里奇之死》的持续了一个小时的研讨会上...

  • 伊利诺伊大学租房?

    导读:伊利诺伊大学租房篇!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相信对于留学生朋友来说并不陌生,是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大学系统,也是美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伊万伊利奇之死》,一个中产平常而可怕的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hl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