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茶香入梦来
“陈”、“王”,是千年古镇宁溪的两大族姓。其中的“陈”姓,就起源于宁溪镇西北方向约两公里处一个叫“五部”的村。
据《五部陈氏家谱》记载:宋时,黄岩陈氏用叟公一脉延迁至宁溪五部,成了宁溪陈氏的祖先。
关于“五部”这个名字的来由,村里的老人有着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因为用叟公的先人,唐代进士陈髟,生有五子,各有所成,故名五部;另一说则是陈姓祖先中另有显赫者,官至五部尚书,因而得名。
不管怎么说,当初的陈氏一族,是挟带着先辈的文风书韵而来的。他们的到来,不仅给当地带来了人口繁荣,使得后来的宁溪陈氏家族文脉不断、进士辈出;而且也把当时士大夫所盛行的生活饮食文化,带到了远在山区的宁溪五部村。
茶文化就是其中一种。
历史上的五部,是西乡远近有名的茶叶村。村里人说,五部村自唐代便有了茶,自宋代陈氏一族入迁之后,五部村的种茶、饮茶之风更是大盛。
除了悠久的历史之外,当年茶业在五部村的蓬勃发展,还与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有关。五部的茶园位于北纬28度线的山上,据说,这一纬度是种茶的“黄金纬度”。再加上宁溪的好山好水好气候,为茶树奠定了良好的生长基础。
因此,在建国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凭借茶叶的收入,五部村的集体经济也颇为可观。
1974年出生于五部村的陈峰,他的童年正好赶得上村里茶业的鼎盛期。他还记得那时到了制茶季节,他跟着大人一起上茶园,只见一垄垄繁茂的茶树犹如绿野中涌动的碧浪,几百个采茶人穿梭其间、欢笑劳作,场面何其壮观。
等到大叔大伯们挑着一筐筐的茶叶下山时,他也跟随来到村里的茶厂。唰唰的炒茶声,制茶人忙碌的身影,空气中清新的茶香,以及偷喝一口大人泡的下脚料茶的微苦滋味,都成了他童年抹不去的回忆。
等到读书的时候,他从课堂上学到了一些茶的历史,发现原来茶在以前是贡品,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喝得起,就更为“我们村是做茶的”这件事而感到骄傲了。
然而,在那个时候,五部的茶产业其实已经开始衰退了。改革开放之后,五部的茶园被个人分片承包。由于交通的不便,茶农们在市场竞争里处于劣势,茶叶销不出去,茶农们赚不到钱。渐渐地,种茶的人越来越少,外出打工的人却越来越多,大片大片的茶园都荒废了,昔日的“茶叶村”的辉煌也不再了。
高中毕业后,陈峰也选择了外出打工。这一出去,就是十几年。十几年里,他跑过销售,开过出租车,最后经营起了自己的企业。
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忙碌,陈峰回家乡的时间很少,难得来一次,也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但是他一直没忘记自己村里过去是“做茶的”。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也喜欢上了喝茶。当一口茶缓缓流入喉咙时,他品到的不再是它的微苦,而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清香甘爽,仿佛心情也随之舒畅了。
2008年,陈峰难得在家乡逗留的时间长一点,就决定去山上的茶园转一转。没想到,这一转让他吃了一惊:十几年下来,村里原有的300亩茶园只剩下一半不到,而且已经荒废了,而另一半多的茶园则被村民们改成了果园,种上了李树、桃树等水果树。
看着眼前的茶园,想起童年时村里的茶产业的盛况,陈峰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记得父辈们曾经说过,“我们村的茶都是好茶”,于是就顺手采了一些茶叶送到农科院的茶叶研究所找专家鉴定。鉴定后发现:五部茶园的这些茶种叫做龙井43号,属于国家级的优良品种。
不能让这些好茶就这样荒废了。从农科院回来的路上,这一个想法一直在陈峰的心里翻腾着。不久,他再次来到村里,把剩余的120亩茶园都承包了下来。虽然当时的他还有企业要经营,可能腾不出那么多精力去发展茶园,但是他认为当下最主要的,还是要把这些好茶树都保存下来。
从2008年到2013年,5年的时间,陈峰也没想着盈利,就让这些茶园保持着原生态,既没有打农药,也没有施化肥,只是偶尔剪一剪枝。到了茶叶的采摘季节,他就找人来摘一些嫩叶,做一些茶叶自己留着喝,或者送给亲朋好友。
没想到,朋友们喝了之后一致评价这个茶品质高,口感好,而当他们知道这茶叶采自于原生态的老茶园之后,纷纷要求陈峰多生产一些。他们说,如今市面上的茶良莠不齐,他这里的茶才是放心茶。
陈峰自己也觉得,如今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了,对茶的品质和生态要求也高了。而这几年宁溪发展得很快,五部的交通也便利了。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五部的茶产业没理由不能再度发展。
2012年,陈峰说动自己朋友王前利来五部投资了300多亩的茶园,引进安吉白茶品种,创建了宁溪“顶赞白茶”品牌。他说,这里的土壤、水质、空气、光照都适合种茶,你就放心地发展吧,一定会有回报的。
2013年,五部村建设文化礼堂,当时已经被推选为村主任的陈峰向宁溪镇建议,以五部村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底蕴,以当地的茶文化为特色来建设该文化礼堂。最后,五部村的文化礼堂就建在老茶厂的旧址上,而且还保留了当时的一管烟囱和一副做茶的灶台。在此基础上,文化礼堂还设置了一个茶展厅,从摊青、杀青、揉捻到烘干,展现了整个制茶工艺。
陈峰对制茶的兴趣越发浓厚起来。接下来的两三年时间里,他利用闲暇时间,拜访了不少当地的老茶人以及外地的优秀的制茶师,再通过自己的研究,逐渐掌握了做茶的技巧。经他之手做出来的茶叶,也开始有了供不应求的迹象。
2017年,陈峰没有参选村主任一职,也逐渐将工作的重心从企业转到茶园,并专注于“云林峰茶叶”的品牌。他计划接下来要和朋友王前利一起,好好干一场,重新恢复当年五部“茶叶村”的盛况。
他说,读书的时候,一直盼望着以后长大了能像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一样,过着闲适的日子,品着茶。而如今,他不但能够品到茶,而且还能依据自己的口味自己做茶自己喝。
如今,当他带着满身的茶香,坐在院子里,品着自己做的茶时,仿佛回到了童年,闻到了昔日茶厂的空气。
有时候,他的思绪又走得更远,仿佛穿越了千年,看到了陈氏祖先在这里生活品茶的场景。这个时候,他就会觉得心里满满的,然而又很平静。正如古人所说:“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