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强调学生的经历,带领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经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后再体验“豁然开朗”的快乐。(P75)
阅读《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摘要之二“品读赏析”环节应该品读什么呢?余映潮老师说:“品读要求一个“深”字,解决‘深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如何好’‘为什么美’的问题……文章中凡刚与柔、实与虚、正与侧、疏与密、多与少、深与浅、分与和、美与丑……一切有韵味的地方,无一不在品析的视野之内。”也就是说,品读赏析不仅仅可以品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还可以品词语,品句式。(P76)
品读绝对不只是找一个描写方面,或者辨识一下修辞的问题,余映潮老师说:“品读是一种‘铺展’艺术,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再表达的艺术。”朱光潜先生曾说在美学方面要“慢慢走,欣赏啊!”语文教学,是否也应该如此?是的,品读时就应该怀着一种从容的心态,美美地读,慢慢地品,细细地咀嚼,以至于达到王尚文先生所说的境界——“倾听到文本发出的细微声音”。为了倾听到这细微的声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必须有深厚的品读功力,要花时间、动脑筋去读、要把理解、分析、品评、鉴赏的眼光深入,细细的咀嚼、深深的钻研每一篇课文,把词语读厚、读实、读活,从而读出词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发现其深刻奇美之处,能品得细、品得深、品得美、品得奇。做到这些,语文教学中才能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P78)
让纸上的人站起来,让冰冷的文字鲜活起来,这是语文教师重要的使命。(P82)
语文老师不仅要带领学生看到文本上的文字,而且还要看到文本空白处流淌着的文字,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能丰厚起来,学生才能感受到语文的韵味,触摸到语文的灵性。切莫让课堂的终点等同于学生的起点。(P83)
语文课,就应该这样,带领学生在文字间走几个来回,让学生感知文字的丰厚性,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涵养心灵。(P84)
阅读《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摘要之二教师,一定要细读文本,从字里行间感知、触摸文字的温度,读出字里行间的空白处流淌着什么,读出文字之外的东西,倾听到文本细微的声音,要引导学生从言语的表层走向深层。已故语文教育专家陈钟樑先生曾提出语文教师的眼睛要“毒”,这里的“毒”,指的就是敏锐、深刻、独到,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学生读不出来的东西,以便更好的引领学生走向文本的纵深处,让学生上这节课与不上这节课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于漪老师曾说:“备课,必须一丝不苟,教材吃透。我给自己立了个规矩,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力求自己真懂。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须先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每备一篇课文,总要查清时代背景,推敲词句,理清作者思路,脑子在课文里来来回回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追根寻源,弄清三个问题:这篇文章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而不那样写?三言两语能够准确的拎出来,毫不含糊。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也要反复推敲,咀嚼,从不同角度思考,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脑子里始终有思维的火花。
是的,语文教师,请静下心细读文本,像婴儿般无知的阅读,像文学家般思考着阅读,像教育家般辩证地阅读,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练就一双慧眼,一双“毒眼”,才能看出有限的文字背后,有着怎样无尽的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专业尊严。(P90~P91)
诸葛亮曾说,“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又言“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这里,诸葛亮反复强调了学习需要静,而这个“静”就是静心专一,只有静下心来,埋下头来,用心真学,才会进步。学习需要静思默想,静心钻研,冥思苦想,不经历这样的静心求学的过程,学生是很难有成就的。(P94)
阅读《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摘要之二语文教学是“语用”学科,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教学,重在“能用”,而不是“知道”。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言的标准,不是看他懂得了多少语言知识与规律,也不能仅仅看他积累了多少词语句子,而是应该看他能否熟练的运用这种语言。作文更是如此,它需要的,不是口头的技法,而是脚踏实地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脚踏实地地提高呢?
作文课是否可以这样上:让学生带上自己的作文本,让作者自己或者小组内的同学一起分析每个人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一分析,大家可能就会发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有的擅长开门见山,有的擅长设置悬念,有的擅长排比抒情,有的擅长绘景传情,有的擅长使用题记,等等。学生知道了自己的语言特点,然后再针对自己的特点进行打造训练,是否既可以让个人的特点更突出,又让班级有百花齐放的收获?作文有法,但无定法,找准自己最擅长的,并且发挥到淋漓尽致,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除了作文素材方面的问题外,作文课还有实践写作时间的安排问题,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没有实地操练是不行的,新课标中“实践”一词共出现了19次,这个数字就超乎寻常的强调了语文实践的重要性。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的“语文无非是个例子”,就是说语文学习的目的不是学习语文,而是通过这个例子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实践能力的提升,绝对不能仅靠教师的讲授,更要落实到学生的读写实践和反复的历练之中。(P97~P98)
阅读《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摘要之二教师在提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避免问题太大、太偏以至于为难学生。每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都应该像一根链条上的一环,要具有自身的教学价值和学习价值,其中任何一环出了“故障”都不行。为避免课堂上出“故障”,教师的课堂设计要力求做到“四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杂糅的东西条理化,枯燥的东西趣味化,新知和旧知衔接话。做到这些,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带领下,从不会走向学会,从不懂走向懂得。(P101)
有两句话让我感受颇深。第一句话是:教师,请让你的表情舒展起来,灵动起来。亲爱的老师,当你站在讲台上时,请让自己的心随和起来,让自己的表情舒展、灵动起来,让我们以最有灵性的表情和孩子的生命相遇,以我们的人格魅力吸引一个个孩童,如果这样,那不仅是孩子的幸事,也是我们自身生命的精彩。
第二句话是: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永远的基本功。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不仅要告诉学生自面上写了什么,而且要引导学生看到字里行间流淌着什么;不仅要告诉孩子们文章写了什么,而且要告诉孩子们是怎么写出来的。要做到这点,语文教师需要有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师只有自己有了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才能用声音把沉睡的文字唤醒,让沉睡的文字散发出或柔和或耀眼光辉,从而让学生读懂一篇文,爱上一个词,感受一丝美好。这样这篇文章才算是真正润泽了一个人的生命。
于漪老师说:“文章的个性如果不能洞悉,教课时千课一面就不足为怪了。”而要洞悉文章的个性,语文教师就必须首先读懂、吃透教材文本,对文章有自己独特的解读。钱梦龙老师曾说:“我备课时,自己觉得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的地方,就想,学生可能更难理解,自己看了几遍才看出写得很好的地方,就想,学生也很难看出他的好来。”
在听课中,我感觉到部分教师在这方面尚有欠缺。比如六位教师讲授了《背影》,大家的教学重点都设计了通过站台买橘子的细节,来理解父亲那含蓄、深沉,厚重、博大的爱。但遗憾的是,对于这一重点,好多教师基本没有什么突破的方法,只是让学生“读一遍,再读一遍”。我真想问一句:“读第二遍和读第一遍有什么区别?教师的指导在哪里?”此时,如果尝试使用孙邵振教授的“词语还原法”,或者使用“更换词语比较法”,带领学生在还原中、比较中感受品析,是否能让学生更好的触摸到那些词语的温度呢?我们来看看王君老师执教《背影》这一课时对父爱的准确把握!
阅读《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摘要之二此外,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父爱,王君老师还让学生比较父亲对茶房的两次“嘱”,一次用的是“嘱咐”,一次用的是“嘱托”,第四段中,对茶房是“嘱咐”,因为那个时候还不是分别的时刻,所以嘱咐而没有托,临分别,对茶房是“嘱托”,是叮嘱加托付,这点点滴滴的区别,都蕴含着一种竭尽全力的爱。这样的细读我们能做到吗?
再举一个例子吧,《老王》一课,重点写了两个人物,一是老王,也是作者杨绛先生。但选择讲授这篇文章的五位教师都只是反复强调老王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即使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也要给杨绛先生送鸡蛋,而没有一位教师涉及“杨绛先生的愧怍”,没有一位教师引导学生探寻杨先生的“愧怍”源自什么,没有一位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杨绛先生的愧怍源自她最初内心深处的不平等,源自她的同情大于平等、拒绝大于接受,源自她对人对事的原则——绝不欠别人的情,将情物化为金钱给予回报,以至于让老王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老王对杨绛是“心”的付出,但杨绛对老王只是“钱”的回报,这就是最大的不平等。没有一位教师从杨绛的情感角度去解读文本,甚至一个教师还设计了学生“表演”老送鸡蛋的细节。试想,如果真的把表演搬到了讲台上,讲台下会有多少笑声响起?如果这笑声让杨绛先生听到了,我想,一向宽容平和的杨先生也会怒火中烧吧。
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以上这两点。恰恰一个是教师最直观、最表层的素养,另一个是教师最根本、最里层的功底。语文教师如果修炼好了这两点,他的课堂,一定会由内到外散发着语文的芳香。(P104~107)
————(摘要写于2018年11月7日晚)
阅读《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摘要之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