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14291/dc32ce0191ce1206.jpg)
1.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我天生就不怎么爱吃辣。说来也奇怪,家里人、身边的人都喜欢吃辣,而我对辣却有种莫名的恐惧感。
每次点菜的时候,都会事先问一句“辣不辣”。在家老妈准备做菜的时候,我总会叮嘱几句,“妈,别放辣椒,你怎么又放辣椒了啊。”
出门聚餐的时候,也会强调多次“不要辣椒,大哥别放辣椒哈”。
偶尔点个外卖也会备注不要辣椒。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4291/91fb7f8853423a4a.jpg)
感觉从一出生开始,活的就比其他人累。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辣味,爽!真爽!对我则是穿肠毒药。
而我长这么大,听过最多的谎言就是:“一点都不辣”。
有时候看到别人吃辣陶醉、享受的样子,偶尔也想尝试,但也只是想想。
上个月和朋友吃火锅,我说我不能吃辣,结果他们硬要让我尝试下。
身边的人会觉得我是个奇葩,然后说,“你居然不吃辣?怕是个假的浙江人吧”。
“你不吃辣,人生多无趣啊”。
这样的话听的太多太多了。
每次和同事、朋友聚餐,当他们准备点菜的时候,经常说一句,“哦,对了,xxx不能吃辣,咱们换一个吧,弄的我也很是尴尬。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4291/41184048c20c7fdd.gif)
当然他们也很贴心,大家出去吃火锅的时候,她们都会很贴心的点个鸳鸯锅。
最近发现和朋友同事们聚餐的时候,越来越觉得被他们“抛弃”了。
2.
中国人吃辣的历史
谈到辣椒,必须要谈到吃辣的历史。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吃辣的历史很长,但吃辣椒的历史却很短。
据相关文献记载,唐代长安早市上出售羊肉胡饼,以辛辣口味为主,南宋临安的夜市上出售“辣脚子”、“辣骨头”、“辣菜饼”等各种带有辣字的小吃,说明唐宋时期人们也开始吃辣的食品。
但临安夜市的辣味小吃和长安早市的辣味胡饼也跟辣椒无关,它们的辣味主要是胡椒提供的。
胡椒比辣椒进入中国的时间早得多,早在汉朝就已经本土化了。
在没有辣椒的漫长岁月里,古代中国餐桌上的辣主要靠川椒(花椒)、胡椒、黄姜、茱萸和芥末这五种食材提供,其中又以胡椒最为贵重。
在明朝末年,辣椒才传到了中国,一开始被当成一种药材,主治风湿和关节炎。
在汤显祖的《牡丹亭》里,辣椒作为观赏植物的存在,只当作花卉用于欣赏,并不食用。
公元1742年,乾隆年间辣椒被收录进刊行的农书《授时通考》中。
从清代开始,我国的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等地均大量种植辣椒,并培育出许多新品种供烹饪食用。
3.
在中国,哪里人最能吃辣呢?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最。“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
那么在中国,到底哪里人最能吃辣呢?
首先任何饮食文化的形成都与当时社会发展背景、人口迁移有很大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历了一段饥荒年代,在贵州、湖南、江西,甘肃,陕北、河南等地,大多数农民都爱吃辣椒。
确切说,人们不是爱吃,而是不得不吃,因为辣椒是适应性最强的蔬菜,既容易种植,又便于存放。
辣椒固有的刺激性辛香可以给人们单调的饮食增添一种美妙的风味,正是辣椒帮助广大贫民挨过了饥荒岁月。
另外谈到饮食,必然离不开菜系,川菜、鲁菜、粤菜、闽菜、淮扬菜、浙菜、湘菜、徽菜被称为"八大菜系"。
在八大菜系中,川菜、湘菜向来以辣而著称。其特点即是“麻辣”,一菜一格,重麻重辣 。
知名川菜包括:川味火锅、麻婆豆腐、水煮鱼、毛血旺等等,无一不是香辣可口。
此外云贵的“酸辣”、湖南的“干辣”,也是一绝。
众所周知,四川、湖南、贵州、云南,都是有名的吃辣大省,几乎人人吃辣、顿顿吃辣。
“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足以反映出这些地区居民喜辣之深。
此外,判断某地人究竟有多能吃辣,还要看当地辣椒的消费量、生产量。
中国辣椒种植史上有四大产区,俗称"一泽三都"。即河北鸡泽,四川成都、山东益都、河北望都。
作为全国最大的辣椒种苗科研基地,2018年湖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提供了全国60%以上的辣椒种子,研发选育了53个国家审定的新品种。
湖南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辣椒种苗科研基地,辣椒对于湖南人而言,其重要性远胜于其他人。
湖南人是名副其实爱吃辣能吃辣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4291/d5d8cf3d8b234a2d.gif)
毛主席是湖南人,湖南人性格豪爽、民风彪悍,历来的革命者中都少不了湖南人,曾国藩、黄兴、彭德怀、罗荣桓、王震、贺龙都是湖南人。
毛主席朴素、节俭一生,对于服饰、饮食都没有什么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顿顿要有辣椒,对于辣椒,他几乎喜欢到了崇拜的程度。
经常把辣椒当做其阐述革命思想的道具,最著名的就是那句“不吃辣椒不革命”理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4291/0120386fb222ea2a.jpeg)
除了喜欢辣椒的口味,毛主席是把辣椒作为一种养生食物来对待的。去湿气、安心跳、健脾胃、醒头脑。
对于辣椒的嗜好,到了毛主席晚年已经到了上瘾的地步。
尽管后期身体不是很好,但他还是隔几天就想吃辣的,曾让卫士用筷子蘸取辣椒酱送到他的嘴里,吃了之后开心地说:“好香哦,都辣到脚尖了。”
在之前一份调查报告中,湖南人人均食用辣椒 10 公斤以上,堪称全国之最。
在2013 年 5 月一项" 中国各省吃辣能力排行榜 " 的调查报告中,湖南以最能吃辣排在了第一位,贵州第二,四川和重庆并列第三位,江西第四,湖北排第五。
而在人民日报最近一则《中国十大最能吃辣的城市》新闻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4291/52a037edf16aef9e.png)
成都尖椒鸡、长沙麻辣子鸡、贵阳泡椒板筋、武汉麻辣牛肉、重庆辣子肥肠、新余麻辣鸭头、萍乡辣椒小炒肉、桂林炒田螺、太原干锅牛蛙、西安酸辣鸡杂
10个城市被评为中国最能吃辣的城市,其中江西一个省就占了新余,萍乡两个名额。
改革开放以后,辣椒随着川菜、湘菜和火锅席卷全国,有力地俘虏了众多人的味蕾。
4.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吃辣?
“辣”味被评为中国人最爱的“至尊味道”。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喜欢吃辣,有的甚至无辣不欢。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4291/41ba2525dbd51f3b.gif)
除了日常菜系外,衍生了很多和辣口味相关的食品,最被大家熟知的莫过于老干妈、辣条、鸭脖、火鸡面等。
什么是辣味?《重口味胜利的逻辑》给出了相关说明:
辣其实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一种类似触觉的感觉。
辣椒素是直接刺激口腔黏膜和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被烧灼的疼痛感,与纯粹依靠味蕾来转换刺激信号的甜、酸、苦、鲜等其他味觉有着根本的区别。辣带给我们神经的刺激与被火烧灼伤时热的痛觉是同类。
研究表明,辣味会在舌头上制造痛苦的感觉,为了平衡这种痛苦,人体会分泌内啡肽,消除舌上痛苦的同时,在人体内制造了类似于快乐的感觉。
而我们把这种感觉误认为来自辣味本身,其实生津来自于意念,是接近于瘾的产物。
因为辣味会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短时间会让人产生高度兴奋的感觉。
中国人爱吃辣还与人口迁移有很大的关系。
北上广深是我国主要的一线城市,也是集聚外地人群最多的城市带。
另外以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这七个中国主要食辣地区向外输出的流动人口占据中国劳动人口输出总量的40%以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4291/fec3b2fa8d99d1f9.jpg)
随着人口大量输出到北上广深产生的集聚效应,辣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就这样被带到了全国各地。
当整个食辣的人口经过人群的流动和迁移扩散到全国之后,就很容易进一步影响到周围的群体。
另外在社会因素中不得不提的是,还有人们口味的变化。
不管你承不承认,现在的人们的口味变得越来越重,这也是与味精、鸡精等调味品的广泛使用是有很大关系。
5.
吃辣成为当下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
龙猫君曾在一篇《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爱吃辣?》文章中提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房价上涨等因素下,都市下人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焦虑感越来越强烈。
而吃辣和夜宵文化慢慢成为人们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流行文化。
不管是出入于高楼大厦、穿着光鲜的年轻白领,还是为了追逐梦想坚持北漂的低欲青年,在夜幕降临,路边摊、大排档都有他们出入的身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4291/fb647fd552127fa2.png)
白天工作压力大,晚上在家待着无聊,约上三五好友,随便在路边找一家小馆子、大排档、围桌一团。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4291/8844006453d9925f.gif)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4291/80a422e56b5442a8.png)
啤酒烤串、麻辣龙虾、炒饭河粉、鸭头卤味、麻辣烫,是夜宵上的主角。
“老板多放点辣椒,怎么辣就怎么来!”
“得嘞!”
爽快的话语在人群中显得尤为亲切。
菜上齐了,就干杯喝酒、大块吃肉、筷起瓶落、卸下所有防备,伴随着辣感喷涌而出,直冲天灵,然后大汗淋漓,双唇鲜红亦欲罢不能,简直「辣」不可言。
华灯初上,夜未央,这时一出出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被娓娓道来,有悲有喜,大家无话不说、无话不谈。
各种各样沾满人间烟火气息的美食, 一个个发生在夜宵餐桌上的故事,伴随着夜幕降临,消失在人群之中。
6.
不能吃辣是一种什么体验?
相信不是我一个人不能吃辣,写这篇文章我又问了下不能吃辣的朋友,了解了一些他们对于吃辣的看法。
“从小对辣椒过敏,听我爸说,小的时候因为过敏导致呼吸窘迫而休克,差点就死了,所以我是很怕辣椒的。”
@尹娜
“我以前是吃辣的,但是在南方读了4年大学,学校食堂的菜都不怎么辣,甚至有的菜会比较甜,结果我也不吃辣。所以每次回家老妈做菜我觉得辣,她觉得很纳闷,以前都可以吃辣的,为什么现在不吃了,我感觉就是学校环境影响的。”
@张涛
“大二的时候,室友有一次带回来一份周黑鸭,让我尝一口,说这个不辣,是甜的,结果我尝了一口,当场嘴巴发麻被辣哭,以致于到现在我再也没有尝过周黑鸭了…..”
@黄钰涵
“哎,人生已是多次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为难。你不知道不能吃辣的体会,在我眼里宫保鸡丁、鱼香肉丝都是很辣的食物,直接被身边的朋友鄙视。”
@王木木
“吃麻辣烫从来都是要清汤,有次和舍友一起去吃杨国福,她点的微辣不怕死的我就想尝试一下,然后舀了一勺汤,闻了一下,然后不小心吸到了辣的还是什么,鼻子不舒服了两天,从此被各种无情的嘲笑。”
@心茹
部分参考资料:
辣椒杂志《辣椒与中国辣椒文化》
辣椒文化《浅说食辣在中国饮食》
《毛泽东的饮食观》
龙猫君《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爱吃辣?》
李开周《辣椒为何在短短几百年征服了中国人 》
网友评论
心疼作者呢,不过爱吃什么无所谓嘛,你开心就好鸭。
可是…我身边朋友都是问我 你一个浙江人怎么这么爱吃辣
所以,曾经一点辣都不吃的我,为了不挨饿,慢的让自己尝试着吃辣,现在也属于能吃微辣的一族了
全国各地有多少能很能吃辣的?有多少不吃辣的?即便是云贵川,湖南,江西不吃辣的人也大有人在。这么片面的内容都能上热门了?
不要怪我喷,如果是我自己看到的我就当没看见,退送过来的就很过分了,该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