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037003/19bc5f294cec14fa.jpg)
人们常说:疑心重了惹祸端
从前,有一个叫张山的人,从小无父无母,到了结婚年龄也没娶到媳妇,只好找人代写一张借据,言明:娶亲之事用,到日子过得去的人家讨借银两。
有人讪笑:“真是想媳妇想疯了,哪有借钱娶媳妇的?”
这件事被村里一个叫林华的人知道了,他很同情张山,正好家里还有一些余钱,他就借给张山纹银二十两。
张山十分感动,拽住恩人的手千感万谢,然后让人在借据上注明“致谢林华二十两”交到林华手里。
张山用这二十两银子,不但娶了媳妇,夫妻俩还做起了小本生意,一年后就攒下了积蓄
这天,张山赶到林华家,热情邀请林华到他家去喝杯薄酒,顺便可以将银两还上。
林华推却不过,只好跟着去了。
走进张山家,林华愣住了,只见迎面墙壁上明晃晃贴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致谢林华二十银两。
再四下一看,不但是四面墙壁,就连床头边,灶台前,橱柜面,凡是能目及的地方,都贴上这样的字条。
张山憨厚地解释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时刻都不忘对恩人你的致谢之意呢!”
林华听了大为感动,直夸张山是个至诚人。
两个人都觉得彼此投缘,于是就坐下来一边喝酒、一边聊了起来,越喝越聊越觉得有说不完的话。
酒足饭饱的林华回家后,跟妻子说起张山的仁义,妻子也为丈夫交了这样一个至诚的朋友而高兴。
于是,两家就开始走动起来,交往日深。
不久后,林华的妻子怀了孕,十月怀胎生下一个儿子,林华高兴得梦里都在笑。
可奇怪的是,这儿子的长相像极了张山,除了下巴侧面少了一颗黑痣,看那眼睛,那嘴巴,那眉毛,那鼻子,简直就是从张山的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算什么回事?难道妻子和张山有染?这种事情就怕往深里想,越想越拔不出来,林华逼着妻子说实话,妻子却哭死哭活不承认。
林华火蒙了心,抱起孩子就去找张山算账。
张山见林华前来兴师问罪,大惊失色,一再否认与林华妻子没那龌龊之事,可再看林华怀里的孩子,又的确像极了自己!
这确实没法解释呀,本来就嘴巴笨的张山,呆若木鸡似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林华见张山这个样子,以为他已经默认了丑事,心头怒火腾起八丈高,大骂张山恩将仇报,“蹭蹭蹭”把他的脚打折了,还觉得不解恨。
闹罢回家,林华还想与妻子理论,没想到妻子已经悬梁自尽;而张山的妻子见丈夫做下这等脏污事,一气之下甩门而去。
两个好端端的家就这样没了影,林华从此心灰意冷,日日以酒浇愁,拖着这个像极了张山模样的孩子过日子,很快,家道就败落子。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林华的儿子也到了娶妻的年龄,可这时侯的林华哪里还有钱给儿子娶媳妇呢?
于是,就有好事者给林华挤出讪笑的眼睛说:“当初张山娶媳妇儿时,不是你借给他银两吗?现在你也可以去向张山借呀!再说了,你儿子长得本来就像张山嘛!”
一听这话,林华心想:对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吗?哼,就去找他借钱,倒要看看他怎么报答我这个当年的恩人。
林华敲开了张山家的门,张山拖着一条断腿把林华让进屋里。
张山听说林华要借钱给他儿子娶媳妇,二话没说,把家中所有的家什都变卖了,正好也是二十两纹银,交给了林华。
于是,林华便用这二十两纹银给儿子把媳妇娶回家。
转眼又是十个月过后,儿子的媳妇也生下一个男孩。可这男孩一落地,不但是林华,就连儿子和他媳妇:六只眼睛都瞪圆了。
原来这孩子长得更像张山了,连嘴巴侧面那颗黑痣都和张山一模一样!
儿媳妇“啊”地惊叫一声 就昏过去了,醒来后,林华父子俩连打带骂追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媳妇只是哭,什么话也不说。
林华见状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激怒之下一纸状书将张山告到了衙门。
县令向来疾恶如仇且断案如神,看罢状子脸都气黑了:好个张山贼子,竟奸淫了一家两代!即刻让捕快 将张山捉拿下来,开始大刑伺候。
可是,直到将张山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也没从他嘴里招出半个字来。
县令没了辙,脑子里便琢磨开了,看张山这样子,的确不像做那种事的人,况且林华父子俩又实在说不出自己媳妇与张山哪怕是半点具体的苟合之事,两家结仇后实际上就断了来往,张山就是要对他们媳妇下手,也显然没机会啊?
事情的端倪到底出现在哪儿嘞?县令想得头都大了!
这时,到大牢里去给张山疗治棒伤的衙医在在疗伤时无意中发现,张山已没有男人那个东东,他根本就做不了 那种事,张山媳妇就是为了这个在外面找别的男人。
那年林华家出了事,她顺水推舟走人了事,也正好圆了她自己和情夫的美梦。
县令一听此等消息脸都气白了,哎呀呀,这么说来是本县 误判了案子?这让同行知道了,不耻笑自己才怪了!
再说弄不好让上面人知道了,说不定要摘掉自己的乌~纱~帽。
县令越想越害怕,连夜就借口证据不足,将打得半死的张山放回了家。
林华父子受此大辱,却有讨不回公道,气得七窍生烟:“什么狗屎县令!”父子俩决定要弄清事情真相。
这日,父子俩在街上听人说,千里之外的青城山上 有个见多识广的道长,能解万事之谜,于是便莫明去拜访。
见了面,这道长果然一派仙风道骨的样子,令人肃然起敬。
林华父子俩把前后之事一说,道长又细细问来,随后微微点着头说:“这事情看起来不可思议,但你们真的是冤枉了张山。
你们想想,你林华到张山家喝酒,一进门就被满屋子‘致谢林华二十两’的条幅围护着,就连张山敬你的酒里,也浸透了他的至诚之意,要知道,他对你林华的这种感谢,已经渗透到他的身心骨子里去了。
受了这样的熏染,喝了这样的酒,你们两个又这样的谈得来,彼此大又相见恨晚的意思,回去以后,你再把这样的情愫带个你的妻子,这样生出来的孩子,怎么会长得不像张山啊?”
道长的一番话,在林华听来依然是云山雾罩。
这时他儿子抢过道长的话头问:“那我的儿子生下来更像张山,又是何等道理?我总没喝张山那致谢酒吧?”
道长摇摇头说:“你虽然没喝张山那致谢酒,可你爹为你娶妻时用的是从 张山那里借来的二十两纹银!
张山真是个实心实意的人呐,你们这么误解他,可他还始终念念不忘你们当初给他的滴水之恩,在倾其家财借给你们的二十两纹银里,每一两都注入了他对你们的感激之情。每一两充溢着他对你们赤诚的朋友之意。
用这样的银两娶下的媳妇,媳妇再生下孩子,岂不就更像他张山了吗?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啊!”
道长的这番话,林华父子俩好像听明白了,又好像没有完全听明白。
于是,道长抬手一挥,对他们说:“二位请回吧,不要再上天入地寻求答案了,世间之事阴差阳错,其实万物之真谛,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啊!”
道长的话音刚落,就见一阵大风刮起,风过后,哪里还有道长的身影,而林华父子俩却已经回到老家。就站在张山家门口。
父子俩想进屋当面再与张山问个究竟,谁想张山因吃官司遭了毒打,伤势过重,已经双手合十,坐在家中死了!
“你不能死,不能死!”林华疯了似地冲上去,拉着张山喊到:“你得告诉我,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为什么?”没想到一拉一喊,张山的身子“轰”地一声倒了,胸前的布扣随之一崩脱,露出了紧贴在胸口的一张字条。
父子俩一看就傻眼了,抱着张山放声大哭。
原来纸条上写着:致谢林华二十两。
![](https://img.haomeiwen.com/i6037003/01da635f29ef547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