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影記简书电影院
“人间真实”伍迪·艾伦

“人间真实”伍迪·艾伦

作者: 杜克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20-09-15 08:08 被阅读0次

    那个絮絮叨叨怼天怼地的伍迪·艾伦又如期而至了!

    他曾说自己从来没有拍出过什么伟大的作品,但他很喜欢写作,很喜欢爵士,也是个标准的影迷(还是个标准的文艺青年),所以希望自己存在时能够每年拍一部电影。

    尽管80几岁,仍然有固定的输出以及旺盛的创作力,从艺术家这个角度来说,他善辩,乐观,透彻,而且真诚。

    但同样的,他和罗曼·波兰斯基在电影圈都很敏感

    前两天和伍迪·艾伦以及罗曼·波兰斯基都合作过的凯特·温斯莱特表示自己后悔与84岁的艾伦在2017年的《摩天轮》合作,也后悔和87岁的波兰斯基在2011年的《杀戮》合作。

    《摩天轮》

    此事引来了不少争议,有人认为她过于“白莲花”,有人认为她“说得好”。

    孰是孰非,本没有定论,只是我们要站在理性而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要知道这无法解决问题的根本选择。

    那作为影迷,我们都爱他们的电影;

    作为局外人,我们又无法在道德伦理观念上评判他们。

    但创作者时常很巧妙的把对世界和当下的疑惑在电影中表达出来,尤其是像伍迪·艾伦这般哲思的人。

    哲思是当代人所缺乏的,也是当代人所需要去拥有的,为什么我们那么爱伍迪·艾伦,纵使诚如他所说:“我没有拍过什么伟大的作品。”

    的确,他不如自己的偶像伯格曼或者黑泽明,几乎每一部都可称之为“伟大”。

    但他却又拥有在影史无法撼动的地位,如果你没看过伍迪·艾伦,就等于没有看过电影。

    他独特的标识性已然别创一格,那些年我们看过的伍迪·艾伦永远都不会让你感到厌倦

    他被称作“美国最后一个知识分子”,可他每部电影都在嘲讽知识分子,说他们假大空,说他们根本不理解世界运转的含义,也说上大学的人多半部分是蠢蛋。

    这就是伍迪·艾伦,他有很强烈的矛盾人格,而这份人格又和艺术相互成全,形成了一种混乱的和谐感。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情结也在随之放大,而我们也发现他的冷幽默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看待世界的乐观。

    但如今他却要逃离拍了大半辈子的纽约和布鲁克林,转而在异国开启一段电影之旅,新片名字就叫《里夫金的电影节》。

    不再与索尼合作,不再是熟悉的纽约,此次的伍迪·艾伦,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为我们诉说什么样的故事呢?年度期待之一

    《里夫金的电影节》预告

    ↓↓↓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深受伍迪·艾伦的影响,通过塑造人物和台词建立人与人乃至社会的关系,却发现在这背后需要大量的文化支撑。

    试想那个称号其实是一种“清醒的褒义”,最后一个知识分子,上一个这样清醒的人或许是海明威或者福克纳,谁知道呢?

    总之我没办法像他那般自如,当然这需要生活和时间的打磨。

    多半部分的影迷喜欢看伍迪·艾伦比较综合性,或喜欢他慵懒文艺的浪漫情调,或喜欢他一本正经地怼天怼地,又或者看完后发现自己得到了一些生活的启示

    《纽约的一个雨天》 《曼哈顿》

    他首先是一个作者,再是一个导演,诚如他的经典名言:“我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我不是别人。”

    他的存在观念很超脱,这也间接性的影响了我们的存在感念,但最重要的是,我们看伍迪·艾伦,无非是想在电影里笑一下,浪漫一下,最好,再思考那么一下。

    《西力传》

    所以今天写《怎样都行》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慨驱动着我要谈谈伍迪·艾伦和他的这部《怎样都行》。

    这部电影并不浪漫,这是我首先想要说的,非常戏剧化,却又非常生活化,甚至还过分写实,阿甘曾说:“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巧克力的味道是怎么样?”伍迪·艾伦则说:“你知道了又怎样?”

    他活得非常豁达,这是我在伍迪·艾伦身上获取的人格魅力,就像他是一个射手座,自由无拘,有些自大,却不狂妄,有些自恋,却也很喜欢自嘲和自省。

    《解构爱情狂》

    所以《怎样都行》便塑造了这样一个和他类似的人物,过去他的电影里男主角都几乎是他的缩影,早期他很愿意出镜,晚期却多用他人。

    《怎样都行》中的鲍里斯,是一个活得非常悲观而透彻的男人,这种矛盾简直就像是伍迪·艾伦的人格再现。

    看什么事情眼光都太毒,看什么问题都很尖锐现实,往往知晓了这一切后也就心如死灰,没有什么索求和欲望,冷漠变成了行走的面具,温柔也只是适可而止。

    有趣的一点是在形式上,伍迪·艾伦很愿意做尝试,我记得在《解构爱情狂》中他用“骚断腿”的慢镜和定格来表达行为是人类语言的认知。

    《解构爱情狂》

    而《怎样都行》中,他打破了第三面镜像,让鲍里斯作为阐述人,与我们直接交流。

    这样的形式颇有“戏谑”的成分,但这是伍迪·艾伦的用意所在,他仍然希望看故事的人和讲故事的人拥有共性,而非只是单纯地观看,没有交流。

    鲍里斯愤世嫉俗,对一切都很透析,用现在的流行用语来讲,无非就是“人间真实”

    他自称为天才,曾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后与妻子分手后跳楼自杀未遂,独居在曼哈顿阁楼。

    偶然一天遇见落难来此的密西西比州女孩美乐蒂,在美乐蒂天真热情的请求下,他们两开始了同居生活。

    直到美乐蒂发现鲍里斯给予了她很多人生真理,索性两人结婚,一段年龄差异巨大的婚姻因为美乐蒂母亲的介入而开始走向混乱。

    老少恋,三角恋,性解放,同性恋

    “爱与恋”是伍迪·艾伦电影永恒的主题,这点我们别忘了,就算他多么抨击社会、抨击政府、抨击人类、抨击文化,最终他的落脚点一定会在“爱”中休憩。

    而且那些看似袒露直白的抨击全都用他机智幽默的语言化解了某种攻击性,所以就算你听来也觉得是笑话一枚,其实我倒认为他的形式只是一种配合电影情境的方式,他的文本仍旧是极简主义的。

    鲍里斯和美乐蒂是年龄的两极,也是文化的两极,是现代文化和复古文化的对垒。

    片中有一幕美乐蒂想要听热情澎湃的电子舞曲,却被鲍里斯认为是噪音,他建议美乐蒂听一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这样一幕具有文化冲突意识的场景很快被美乐蒂的母亲打破,她敲响了命运之门,打破了他们原有的安宁。

    鲍里斯和美乐蒂一家人的故事再次发生转变,美乐蒂的母亲原本头脑简单,却因为纽约改变了自己的风格语言,不仅成功举办了自己的摄影展,还和两个男人发生三角关系,同睡一张床,同爱一个人

    表意上是讽刺某种现代情爱的局限性,实际上也开拓了人类思想的自由。

    而伍迪·艾伦也自有清高之处,带着对现代社会的鄙夷在行走,却仍然泰然处之,把这份混乱写成一幕幕序章,让观众找到自己身处现代社会的位置。这种哲思性的命题非常流畅,且不落俗套。

    《怎样都行》的结局中,也一如既往的在反转间实现了温暖的ENDING,关于“爱”的本能意识和矛盾意识,伍迪·艾伦放大至极限,也浓缩到最小。

    人人都会找到真爱,人人都在时间的流逝中身不由已,这是一种无奈的感叹,却被他用“爱最大”的功能所消除。

    回头看,其实你发现这是一部被喜剧“裹挟”的悲剧,又是一部被嘲弄的爱情电影,可你又不得不承认它正确的发展趋势,并且为之欢呼喝彩。

    可你思考后唯一记得的或许是鲍里斯面对镜头冷漠地说着:“一切都是零,虚无。”

    所以他把生活的状态刻画成了一部电影,任凭你多么愤慨,还是敌不过生活的种种DRAMA,不如做一个乐观的无为主义者。

    把生活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一切的发生都淡漠冷静,让无逻辑的爱情和盲目的世界充盈着你饱腹欲望的身体和灵魂。

    你能做的只有一笑而过,能说的也只是“怎样都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间真实”伍迪·艾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sx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