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与书同行成长励志人物
日更第40天|绿皮书:每个人都需要一场旅行,与自己和解

日更第40天|绿皮书:每个人都需要一场旅行,与自己和解

作者: 一尘拾光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21:25 被阅读16次

文/魏莱巴巴

“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

这一句话来自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偏见,傲慢的人肆意侮辱他类,受到偏见的人饱受屈辱与孤独。

每个人都需要一场旅行,与自己和解。

- 1 -

《绿皮书》这部影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主题。该影片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三项大奖,维果·莫腾森三年两度摘得最佳男配角,与阿里·马赫沙拉上演了一场超越种族、超越阶级的和解之旅。

阿里·马赫沙拉饰演的托尼是一个意裔白人司机,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个美丽贤惠的妻子,两个可爱活泼的孩子。他厌恶黑人,当看到两个黑人维修工用自己家的杯子喝过水之后,他将杯子丢进了垃圾桶。托尼尽管是白人,但身处生活的底层,为了高薪不得已当起了黑人的司机。

维果·莫腾森饰演的唐,是一位享誉世界的钢琴艺术家博士,举止优雅,深受上流社会的欢迎,但因为是黑人,并未得到真正的尊重。因为受到偏见日久,孤独的黑人音乐家准备开启南下巡回演唱之旅,所以聘用了拥有超强解决能力的白人司机托尼。

该片的时代背景便是1962年的美国。

那个时代白人至上,歧视黑人,尤其是在美国的南方。而那时专门为黑人所出的“Green Book”(绿皮书),是一本行动指南,指明了哪些旅店和餐厅可以让黑人入住和就餐。

电影名《绿皮书》就来源于此,表面上为了黑人的便利,实则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

- 2 -

唐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幸运的是身为黑人,他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艺术家的身份、地位,穿着笔挺的西装,住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不同于其他身处底层的黑人,也比大多数白人更富有。

但不幸的是,他也不被黑人所接受。

影片中的一组镜头将这种不被接受的情形渲染得很到位。

南下途中,他路过那片满是黑人的田野,黑农们辛苦的劳作,看到坐在汽车后座的唐,而托尼作为白人给他当司机。黑农们用惊诧的目光看着他,仿佛不相信眼前的这位黑人和自己拥有同样的肤色,唐表现出害怕、陌生和无地自容,立即驶离现场。

如果说他不被白人所接受,也有情可原;但同样是黑人,他也不被接受,那是何等的孤独?

正如意大利小说家莫拉维亚所说:

名望就意味着孤独。名望仿佛商店橱窗里陈列的水晶,你被安置在那里展览,供人欣赏,马路上所有的过客都瞅着你,可是任何人都不能接触你,你同样也无法接触任何人。

这种孤独在另一组镜头也被推向了极致。

根据《绿皮书》的指引,唐来到了专为黑人服务的居住区。他西装革履得端坐在院子里,黑人同胞邀请他参加平民百姓的乡土游戏时,唐拒绝了,黑人们表示不理解,唐被迫离开。黑人们随后来了一句:“他是害怕弄脏他的管家服”。

“黑人低贱”的思想已经深深地烙在了1962年的美国人心中,包括黑人。

唐行驶在无边的黑夜里,就像唐的肤色一样。

社会上的歧视无处不在。

唐不仅遭到上流社会的白人、底层的黑人的歧视,还遭受了底层白人的歧视。大环境经济低迷,有的白人也过着不如意的生活,但依然瞧不上黑人,托尼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托你说:“每天要去赚饭钱,你,大人物先生,住在城堡的顶部,周游世界为富人演出演唱会;我住在街上,你坐在宝座上,所以,是的,我的世界比你黑的多”。

张艺谋说:

其实每人都有孤独感,喧嚣中的人,内心可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是与生俱来的,有人多些有人少些,但内心都渴望被安抚、理解。

唐是孤独的,他渴望被白人接受,被黑人接受,被社会接受,不希望被贴上“黑鬼”的标签。

- 3 -

一路南行,那里是歧视黑人的重灾区。

唐无法享受共用厕所;无法在西装店的试衣间试穿;为上流白人弹钢琴,却只能用烂牌子演奏;进入酒吧被白人群殴;因为是黑人便被警察盘查,进入监狱,却没有申诉的权利;作为受邀演出者,却无法与白人嘉宾共享晚餐......

唐从小到大遭遇了歧视、偏见、孤独,哪怕是满身才华,依旧不被尊重。这种痛苦日日夜夜折磨着他,就好像每晚他都要孤独地坐在阳台上孤独地喝着酒,看着楼下的喧闹繁华。

台词里所说:“改变人们观念需要的不仅是才华,还有勇气”。

他想改变这种境遇,所以才有了这趟南下巡回演出。他倾情地演奏,赢得了上流白人的掌声,但依旧不被接受。

一次次失望,一次次掉入痛苦的深渊,看似高傲的姿态,内心已千疮百孔。

就在最后一场演出,唐因为无法享用贵宾的晚餐时,托尼拽着他离开了那里,抛弃了上流白人的仰慕,抛弃了音乐家的信誉,抛弃了让他痛不欲生的偏见。

就像他在雨夜里歇斯底里的呼喊:“有钱的白人付钱让我谈钢琴,因为这使他们感到有教养,但我一离开那个舞台,我不过又是一个黑鬼,这才是他们的文化所在”。

他和托尼飞奔往黑人的酒吧里,痛快的喝酒,痛快的欢笑,痛快得为平民百姓弹奏钢琴,那一刻唐仿佛着了魔,与自己彻底地和解,酣畅淋漓地和解,有一种“彼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豪迈豁达!

就像霍德华·法斯特所说:

假如你在世界上是孤独的,完全孤独的,你就把这种孤独用作你的安慰和你的力量。

- 4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意为:一群向南飞去的乌鸦绕树飞了很多圈,却找不到它们的栖身之所。

乌鸦本非不详之鸟,只因其黑色的羽毛,喜食腐肉,叫声难听,所以被意化不详。其实乌鸦聪颖,喜好运动,爱情专一,行为复杂,有较高的智力及活跃的社会表现。在世界某个角落它还是思想与记忆的化身。

唐就是那只乌鸦,找不到心灵的归处,孤独得动人。

该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实至名归,有着公路电影的鲜明特色,经历一场旅行,最终找到答案。虽然没有出生入死的经历和惊心动魄的剧情,但总归让心灵得到了释然和解脱,托尼和唐最终也成为了挚友,让彼此的偏见得到了和解。

平安夜。唐带着香槟,来到了托尼家里,托尼真心地欢迎这位挚友的到来,其妻子热情地拥抱着唐,感谢唐指导丈夫为她写下了那么多动人的信笺。

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导演彼得·法拉利的人文关怀和道德理想:人人生而平等。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肤色,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文化,才铸就了如此缤纷多彩的世界。每个人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个世界和他人,放下偏见,世界真的很美好!

就像1963年马丁·路德金发表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所诵读的那样,如此感人至深: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今天,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今天,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图片/网络)

相关文章

  • 日更第40天|绿皮书:每个人都需要一场旅行,与自己和解

    文/魏莱巴巴 “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 这一句话来自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世界的每...

  • 《绿皮书》:每个人都需要和自己和解。

    文/折耳猫 《绿皮书》是一部很现实却又充满温情的电影,将白人对黑人的歧视描绘地淋漓尽致,时时刻刻又充斥着一种可以拉...

  • 《绿皮书》:一部温情脉脉的电影

    (日更第8天) “绿皮书”是种族问题严重时期专为黑人而设的旅行指南,书中标注了各城市允许黑入进入的旅店和餐馆。虽带...

  • 看完《绿皮书》,我试着与自己和解

    原创: 唐小棠 微信号搜索唐小棠 1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手机上看的,总觉得不过瘾,又去电影院看了第二次,微醺的感...

  • 关于绿皮书我想说

    2个多小时看完了获得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绿皮书》这部电影。 绿皮书,是一本专为黑人而设的旅行指南, 标注了各...

  • 《绿皮书》

    《绿皮书》于2019.3.6下午3.00观影。 《绿皮书》全称《黑人驾驶者绿皮书》这是一本黑人公路旅行宝典,这部影...

  • “公敌”Netflix何以绝地逆袭奥斯卡?

    24日晚,《绿皮书》斩获最佳影片奖,《罗马》拿到最佳外语片,第91届奥斯卡在一场流媒体与好莱坞传统影视巨头的暗潮汹...

  • 日更电影《绿皮书》

    电影《绿皮书》与《触不可及》有点类似,都是以两个人为主,产生的故事,绿皮书的黑人钢琴家要做巡回表演,所以聘请...

  • 我们(二十五)

    2019.3.2,看电影《绿皮书》。 《绿皮书》—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主题是爱与尊重、克制与包容! 绿皮书,是一本...

  • 2019-03-20

    丰盛日记第111天 星期三 雨 国际睡眠日 绿皮书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第40天|绿皮书:每个人都需要一场旅行,与自己和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dm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