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被人描绘了千万遍,却随着时间的沉淀,越发让人魂牵梦绕,凤凰古城于我就是。我曾经无数次的想象过南方那一座古城,那个滋养了“皮肤黑黑的,眸子清明如水晶的翠翠”的边城,那个民风淳朴的边陲小镇。
盛夏的南方,空气燥热。从长沙出发,沿途都是山清水秀。久居北方,明眼就能发现南北地域的不同。北方的山多雄浑高大,连绵不断,而南方则是山峦叠翠,多是开阔的梯田菜地,间或夹着浇灌田地的小溪小河。放眼望去,都是大块大块绿,万物清爽。真是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南方人多是小巧玲珑,灵气十足。在开往凤凰古城的旅游大巴上,随车导游是个益阳的帅小伙。个头不高,但一举一动透着南方人的精明,衣着清爽干净,口才极好。我们本是全国各地慕名而去的游客,事先和旅行社签订的合同里没有安排苗寨和舞台剧“边城”的行程,仅仅是随车给我们介绍湘西民俗风物的当口,就激发起大家对它们的兴趣,不一会儿功夫,绝大部分游客都有了这两项行程的安排。
车行近六个小时,我们就站在凤凰古城的中心广场了,四周望去,青山环抱。乍一看,就是一个湘西的小镇。孩子们却早已抑制不住对古城的好奇,急切地想寻找被摄影师描绘过的画中景。正当此时,预订的爽爽家客栈老板来电,询问我们的方位。热情的客栈老板派人地过来接我们。来接我们的是个地道的湘西小妹,出广场上坡不久,小妹带我们拐入一个小巷。八月的古城,被太阳炙烤,拐入巷道后,顿时觉得别有洞天。青石板蜿蜒铺就的小巷,空气中弥漫着江边特有的湿润气息,巷子两边是各种风格特色的家庭客栈,还有当地一些特产店、古城工艺品和民族风情店。我们预订的客栈是个欧式风格的家庭客栈,木窗、木质楼梯、木质家俱和洁具,房间设施是一式的田园欧式,很温馨唯美,想不到这家客栈给了我们一个小小的惊喜。客栈老板很年轻,店内还挂着网评十佳客栈店的牌匾。在登记入住的功夫,她已经将古城的游玩吃介绍了个遍。
从客栈小巷穿出,下到一侧的河道旁,凤凰古城就像一幅山水画卷一样铺开在大家面前。我不知道,千万次被人描绘过的凤凰是如此的美,如今清晰地见着它的容颜,算是一种初来还是一种重逢?清澈的沱江水像一条蜿蜒的翡翠玉带,沱江两岸是错落有致的吊脚楼,细脚伶仃的木桩或在河岸或插入水中,沱江上穿梭着来往的乌蓬船,两岸的河堤上是络绎不绝的游客。靠近岸边的一处,古老的水车在缓慢滚动,半截突出的河中小石道上有几个当地妇人蹲在河石上用木槌捶打衣服,河岸的绿植下方,水面上成排停放着各式各样的老式木船,连接沱江两岸的风雨桥古朴厚重,闻名遐迩的跳岩上是三三两两的过河人。浅墙黛瓦,山水相映,构成了一副宁静绝美的山水画。
凤凰古城的门票真实地体现了这座小城的特色,下面是沱江边的吊脚楼群,最左边写着一行小字“为了你,这座城已经等了千年”。介绍凤凰的杂志,有这么一段:“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穿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凤凰,中国最美的小城。为了你,这座古城已等待了千年……”,这样的描述曾深深地打动我。然而当这幅长在自然中的画卷真实地呈现在我面前时,眼眶湿润。
凤凰的美是多层次的,白天的凤凰尤如一位热情的苗族少女。凤凰历史悠久,古称镇竿城,后因背依的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古城并不大,在中轴线上有一广场,名曰凤凰广场。广场的中央伫立着画家黄永玉为家乡创作的古城标志物,铜铸的凤凰栩栩如生。相比1.8平方公里的小镇,广场显得格外开阔,周边是些新旧夹杂的明清古建筑。
沿着广场的巷子前行,就看到古街道那座醒目的照壁,上面是朱镕基总理的题写:“凤凰城”。古街道两边是清一色的白墙青瓦,古香古色的铺面里卖着各式特产、蜡染织品和各类苗族银饰工艺品。
游在凤凰,最好是自由行。导游用一句话概括了凤凰的游点:不看凤凰九景,您就不懂凤凰的灵魂。所谓九景就是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东门城楼、崇德堂、万寿宫、沱江泛舟、虹桥,而九景中三分之二都是人文景观,藏匿于古城的大街小巷中,只要顺着沱江两岸和街道,在不经意中就会走进九景。
古城博物馆紧邻照壁,这是一个私立博物馆,当年的晚清重臣陈宝箴的旧宅。这个先后涌现出陈宝箴、陈三立、陈隆恪、陈寅恪、陈师曾四代五杰的文化世家与凤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走进博物馆,顿感清幽雅致,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博物馆的区域划分为陈宝箴世家、古城博物馆、雷雨田艺术馆三部分。馆内收藏了大量的陈氏家庭遗物、遗照,还有不少明清时期的文物,以及雷雨田创作的艺术作品。
拐进旁边的另一条巷子里,我们找到了沈从文故居。这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小四合院,镂刻的木质门窗,小巧别致,具有浓郁的湘西特色。故居里陈列着先生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世人最先知晓凤凰,大抵来自于先生的《边城》。他生于斯,长于斯。温婉灵动的沱江水滋养了这位文化名人。许多人,都是沿着先生湿润、洁净的文字走进边城,走进宁静淳朴的凤凰。在故居的墙上,我见到了先生和张兆和女士的一帧黑白合影照。先生一袭长衫,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儒雅英俊;身旁的她正是绮年玉貌,恬静地笑着,如一枝淡雅的幽兰。“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美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好年龄的人”。遇见,是如此的美好,那是“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凤凰真是人杰地灵,孕育出了不少文化名人和政治人杰。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熊希龄就生长在凤凰。他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五岁中进士,天生聪慧,被誉为“湖南神童”。他为官数十载,兴教育办实业图维新,一生忧国爱民,一身正气。周恩来总理曾评价:“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不是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熊希龄故居是苗族风格的院落,随着导游的解说,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
出身在凤凰的还有“鬼才画家”黄永玉,他能写能画,无师自通,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凤凰之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沈从文先生,然而,在凤凰人和游客实地游览中,黄永玉是无处不在。凤凰广场中心的铜雕凤凰是他的作品,沱江上的风、雨、雾、雪桥是他设计捐建的景观桥,位于古城东面大气古朴的夺翠楼是他的私宅,古城的民俗博物馆里有黄永玉的个人艺术展,虹桥上有他的题字和对联,古城内的文昌阁小学是他捐建的礼堂和教室……后来,在导游的口中更是得知,黄老先生对家乡一往情深,不仅在凤凰多有卓越的贡献,还在吉首大学校园内捐建了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在峒河兴建了肥桥、爱桥、花桥、醉桥四座景观桥。黄先生是个集诗、文、画的通才大家,在凤凰古城民俗博物馆中,我们见过了他为家乡而创作的那两幅长卷画,苍劲疏落的笔致将古城的特色画得十分传神。旁边有一首黄老先生写的诗:“我画画,让人民高兴∕用诗,射击和讴歌∕用肩膀,承受苦难∕用双脚,走遍江湖∕用双手,拥抱朋友∕用两眼,嘲笑和表示爱情∕用两耳谛听世界的声音∕我的血是O型,谁要拿去∕它对谁都合适∕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它是您的。这是何等深情的表白和胸襟,这是怎样的赤子之情。
古城的人文积淀不知打动了多少人,它的自然景观也是美得不可言喻。沱江泛舟是所有来凤凰人的必选项目。坐在荡悠悠的木桥上,目力所及,全是风景。青翠的沱江,淙淙的江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水中全是两岸楼阁青山的倒影。看着船工缓慢地划着船桨,耳边听着乌蓬船上的山歌,若有若无的飘荡到耳边,轻柔的风吹拂在脸上,惬意极了。
横跨在沱江上最有气势的当属虹桥风雨楼,始建于明朝的这座桥历史悠久,二楼是民俗文化楼,里面不仅有许多珍稀的工艺品,还有很多关于凤凰的名人书画,底层就是木质桥上的一间间分隔开来的小木房,一间小木房就是一个铺面,有当地的特产、杂货、苗族工艺品店、手鼓店。人来人往的游客,动感十足的手鼓演奏,时远时近的讨价还价,人声鼎沸,好一幅凤凰“清明上河图”。虹桥上的阁楼是欣赏江景的绝佳之处。登上阁楼,凭窗远眺,一江秀色,美轮美奂。远处是青山环抱,碧色清幽的水中是倒影卓卓,岸边的绿植水蔓垂于水面,放眼远处是著名的跳岩桥,有序的石墩上是过往的行人,有时也会有当地穿着苗族服饰的阿妺,她们身上和头上的银饰在阳光的照耀下晃动,在江水上,数只乌蓬船载着游客悠然地泛舟,好恬静的一帧山水画。
从虹桥上下到岸边,就到了跳岩边。其实这只是由两排高低不同的石墩组成的过河的桥。跳岩立在江水上,游客们沿着石墩一步步跳踏过去,让人仿佛回到了儿时的跳格子光景,我喜欢这童趣的承载。古朴的水上跳岩石墩,见证了古城的变迁,陪着凤凰走过了无数春秋。
凤凰的美是生动的,不分白天黑夜。白天的凤凰是清丽的,而夜晚的凤凰,妩媚迷离,声色交融,现代感十足,自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夜晚的凤凰有白天不露的峥嵘繁华,大大小小的江边酒吧,风格迥异的咖啡店,从吧里传来的音乐声震江边,让人荷尔蒙爆棚。当然也有民谣式的清吧,让人不禁驻足和唱。夜晚的江边,各色艳丽的女子络绎不绝。站在风桥、雨桥上,遥相对看灯光璀璨的虹桥风雨楼,彩灯闪烁的吊脚楼,江上星星点点的许愿灯,缓缓夜行的小木船,两岸穿梭的游人,还有不时闪亮的闪光灯……所有文字都无法描绘的梦幻旖旎。坐在岸边,吹着江风,吃着当地的特产美食,欣赏着过往的饮食男女,沉醉不眠,也许,艳遇如传说般美妙和神奇!
古色古香的凤凰,色彩斑斓的凤凰,流光溢彩的凤凰,如诗如画的凤凰,我带着陌生的熟悉而来,恋着它的风华难以离去。
凤凰,我还会再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