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情实感他山之玉生活如诗
📚【化书为文】大材张之洞①

📚【化书为文】大材张之洞①

作者: 杺洳址嗨 | 来源:发表于2024-07-17 07:23 被阅读0次

我为自己制定了暑假研读计划,《中国名人大传》系列丛书。

读名人故事有许多好处:其一,名人故事往往充满了奋斗、坚持和成功的元素。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名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是如何克服的,从而获得启发和激励。这种正面的能量可以激发我们自己的斗志,使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更有信心和勇气。其二,名人之所以成功,往往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些优秀的品质和习惯。通过阅读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学习到这些成功的经验和智慧,从而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这些经验和智慧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走弯路,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其三,名人往往来自不同的领域和背景,他们的故事也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领域。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到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信息。这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其四,名人故事往往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如努力、诚信、责任。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受到这些正确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除了以上的好处外,读名人故事还是一种娱乐和放松的方式。在忙碌的生活中,阅读名人故事可以让我们暂时忘却烦恼,沉浸在这些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01神奇的出生

和许多的大材一样,张之洞也有着一个神奇的出生。据说,距离兴义府(张之洞父亲张瑛时任兴义府知府)很近的将军山上有一只传说三百多岁的老猿,每当月明,人们便会听到那老猿凄厉的嚎叫,使人毛骨悚然。然而,张之洞出生以来,月明之夜,那老猿便没有了任何动静。再加上,出生后的张之洞每天哭个不停。于是,有人就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下了个惊人结论:这个孩子可能就是老猿转世投胎而来。随后,这种说法便流传了开来,兴义府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02聪颖的天资

和许多的大材一样,张之洞自小便是天资聪颖。四岁开蒙入学的张之洞虽年幼调皮,但学习却十分认真,每次向老师询问学习中的问题,他都追根问底,一定要弄个清楚才肯罢休。八岁时,张之洞便已经读完了四书五经,尽管如此,他仍然天天秉烛夜读,直至深夜,困倦了就伏案而眠,然后继续读书求解。十岁时,张之洞更因不假思索即兴附作兴义府学教授敖老先生的《古风》,才名大噪,享誉全省。

03漫长的科举

和许多的大材一样,张之洞的科举之路并非一路顺遂。十二岁时,张之洞离开贵州,返回原籍直隶准备参加童子试。次年,张之洞不仅考中秀才,还深受亲临考场的学政程廷琛的器重。两年后,十五岁的张之洞参加顺天府乡试,荣登榜首,其乡试文章收入《顺天闱墨》并刊行天下,成为全国士子学习的范文。四年后,张之洞又顺利通过了礼部招考觉罗官学(清廷专门为皇亲贵胄而设立的官学)教习的考试。然而,接连两次因为族兄张之万为同考官的缘故例行避嫌,使得一路顺风顺水的张之洞深陷人生低谷。二十五岁时,郁郁不得志的张之洞才终于获得了第一次会试的机会,尽管同考官时任内阁中书的范鸣和竭力推荐,却仍旧名落孙山。次年春,张之洞再赴京师,参加会试,这次的阅卷人仍是同考官范鸣和,这一次,张之洞如愿成为贡士。五天后的保和殿复试,张之洞异军突起,从一百四十一名贡士一跃为一等第一名。七天后,进入封建社会取士的最高大典——廷试,张之洞在考试对策中,对科举、人才、吏治、民生等问题直抒己见,毫不因循守旧,先后获得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总裁大学士宝鋆和两宫皇太后的赏识,钦点为一甲第三。三天后的朝试,依然谨慎对待的张之洞再战再捷,列为一等第二名。

相关文章

  • 谁愿青春淡如水

    杨婷 大健18材化本 15186782998 ...

  • 非铁道无以立国

    作者:罗时汉 侵权必究,授权转载见文尾。 张之洞治鄂,跨越两个世纪,为汉口实施了两大“世纪工程”,一是京汉铁路,...

  • 晚年张之洞劝摄政王载沣,善待百姓

    1907年,年逾古稀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奉慈禧太后懿旨,离开武汉,来到北京进入大清权力中心军机处。 张之洞号香涛,大...

  • 唐浩明:《张之洞》

    说到张之洞,就不得不提张之洞提出的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体西用,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

  • 如果

    大健康学院 化17材化本 黄贵安 楚兰生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如果我被稗草萧艾视为同类,如果我被狂蜂浪蝶嗤为野物,...

  • 读书伴我快乐成长

    杨燕 大健18材化本 18212330389 如果我是一棵小树,那么书就是灿烂的阳光,任我成长;如果我是一只小鸟,...

  • 遇《书目答问》读古籍的感触

    今天偶然发现一本张之洞撰写的书,叫《书目答问》。张之洞,即那位推动洋务新政、大力创办学校、胡子很漂亮的晚清名臣,对...

  • 梁启超巧对张之洞

    文/王漫 清光绪年间,梁启超进京应试,路过武昌,遵师嘱,前去拜会当时洋务派首领、湖广总督张之洞。 张之洞接到名帖,...

  • 张之洞

    大官的威严和气质!

  • 张之洞

    与生俱来的书生意气,加上清流派的个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化书为文】大材张之洞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kl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