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的培训感受,唯一的槽点是酒店。到处都铺着厚厚的地毯,墙壁上还有那种木饰,虽然开着空调通风,但总觉得室内有股味道。连续两天的讲座下来,听的人头昏脑胀。
到了晚上,屋里昏昏暗暗,没一个能瞅见字儿写作业的地方。跟服务员沟通,人家很含蓄地说:“宾馆嘛,供客人休息,用不着那么亮的灯。工作一般放在白天做。”
无语,我也不想晚上写作业呀,那不是被逼无奈吗。
九月末的银川,凉秋暮晚,坐在会议室看向窗外,阳光恬静,微风轻柔,还是很宜人的。不由得蠢蠢欲动,想要去大自然里走一走瞧一瞧。
到处都该是丹桂飘香,硕果累累了吧……
主办方仿佛听懂了我们的心声,终于在25日下午,我们可以离开教室,离开讲座式学习,前往银川市第二实验小学观湖校区和三十小校区学校进行参观。

第一站,银川市第二实验小学观湖校区,年轻靓丽的一年级部主任,接待了我们。
校园可真大呀!相对于我们这儿几个巴掌大的、上课间操都要分年级进行的学校,这里真算得上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乐园。
教学楼想盖哪儿就盖哪,就是这么任性。
寒暄时得知我们是来自河南的老师,年级主任马上回了一句:你们是河南呀,高考大省不容易,老师更不容易。
呵呵,河南和山东有多卷,这两个难兄难弟心里清楚,尤其是河南,连一所知名高校都没有。
心里苦。
年级主任把我们带到了科技楼,参观学校六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创新素质教育,并对学校的图书管理系统、基础造物区、缝纫区、刺绣区、电工区、机器人拼搭区、精工区、3D打印区等进行了观摩了解。





这栋楼里就像一座小型的模拟工厂,孩子们在这儿有拉锯的,有缝口袋的,有绣花的。也有部分同学在做3D打印、机器人拼搭和物联实验。
发现了他们学校一个特别好的地方,把课程都整合了。
而且对于信息技术和劳动综合实践这样的课程,如果按常规的一节课40分钟来完成,实在学不了多少东西。
老师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两半,一半学生两节连上来学信息技术,另一半学生也是两节连上去学劳动,下一次两拨学生对调。
这样很好的破解了大班额问题,给了学生更多讨论及与老师互动交流的机会。也有充足的时间能攻克难题,做出点什么实际的产品出来。这真是个好点子。
来参观的老师们一个个变成了好奇宝宝,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见缝插针对该校老师和学生采访拍照。
我们像蜜蜂采蜜一样,对着学校的教学设计、任务单、学习单,一通狂拍,都想带走点宝贵经验。
尤其是看到孩子们熟练的操作虚拟现实技术,为古诗配画,觉得自己真是落伍了。
参观完毕,大家对学校的“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
年级部主任表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需要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一定很幸福吧,这么好的教学环境,这么丰富的课程。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在梦想的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抬头有清晰的远方。“培”你一起,远方启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