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王洋即将要大学毕业了,他读的是教育学专业,励志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王洋的女朋友张萌是学校里公认的校花。她长相甜美,身材修长,属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美女类型。再加上张萌家境殷实,又是一个妥妥的学霸,很多同学直到毕业都没弄明白她怎么会喜欢上王洋的。
其实,这事连王洋自己都没弄明白是咋回事!因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至极的农村娃,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老农民,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就连自己身上都有一股子浓浓的“土味”。但是,张萌却完全不在乎这些,用她的话说,“就喜欢你身上这股子‘土味’,只要你王洋对我不离不弃,这辈子就非你莫属了!”
对于张萌的大胆表白,王洋受宠若惊。平时两人走在校园里,张萌都会故意地挽着王洋的胳膊,表现的十分亲昵。路过的男同学们一个个只看得眼球突出、嘴巴歪斜,就连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王洋是个低调的人,每每见到这种场景,都会拉着张萌快走几步离开,生怕有些男同学会背过气去……
大学生活美好而短暂,转眼间两人即将面临毕业,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呈现在了两人面前--毕业后何去何从?
张萌的父母坚持要求女儿回原籍,并且已经帮她安排好了工作单位,可以说只要听从父母的要求,以后的工作、生活等将完全不用自己操心。而王洋却有着一个“远大”的志向--要返回老家大山里任教,让更多的山里孩子像他一样能有机会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张萌曾苦口婆心的劝说过王洋,并承诺会请父母帮他落实一份好工作。但是,即使张萌说的天花乱坠,王洋依旧没有丝毫的动摇!最终的结果就是,两人含着泪“分道扬镳”。临毕业前的晚上,张萌哭着对王洋说:“我曾经说过,只要你对我不离不弃,我定不会负你!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是我会等你十年,十年之后如果你还没有忘了我,我们还能在一起!”说完这一席话,张萌便哭着跑开了。没有再回头,走的很坚决!
王洋独自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一个窝在大山里,祖祖辈辈靠天吃饭、靠地过活的小山村。山村里的生活与城市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这里的学校只有四面墙和一个房顶,孩子们没有课桌,只能用石头支起的破木板子做桌、石头为凳。夏天外面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冬天外面飘着雪花,教室里水桶里的水早就冻成了冰疙瘩……孩子们穿着破旧的衣服和鞋子,由于没有合适的棉服,只能一件一件的往身上裹单衣,远远看见孩子们时,就跟一个个可爱的小企鹅般歪歪扭扭,煞是可爱!
看着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们,眼神里流露出对学习、对知识的渴望,王洋就暗自告诉自己回来对了--他就是要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让他们也能有走出这座大山的机会,去城市里追求自己的梦想。
王洋“如愿以偿”的当上了村里小学的老师,尽管这个学校里只有五个孩子!五个孩子中,最大的是个男孩,叫铁蛋。最小的也是个男孩,叫二狗。剩余的三个孩子都是女娃,香草、小雪、冬梅是她们的名字。
王洋经过了解得知,铁蛋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家里就只有他和爷爷。二狗是家里老二,哥哥从小便跟着爷爷放羊,至今都十几岁了却不认得一个字,父亲几年前出山时失足摔死了,母亲后来得了精神病,需要有人一直照顾。三个女娃家里也好不到哪里去,香草有2个哥哥,都跟着父母在外打工,她自己则跟着奶奶过活。小雪和冬梅是对双胞胎,爷爷奶奶过世的早,父亲却嫌弃两个都是女娃,一气之下远走他乡,家里只剩下了娘仨相依为命。
王洋深知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命都苦,不是家庭出身不好,就是没爹没娘。所以,当他了解到这些情况时,就更加坚定了要送这些孩子走出大山的想法。村里学校算上他一共2位老师,另外一位老师兼任校长,但已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按说到了这个年纪早就该退休了,但是老人家不敢退休,因为在这里除了他已经没有其他的老师,年轻人谁也不愿到这里来……
王洋同校长商量了一下,决定逐一到孩子们家里去家访,看看孩子们是否有什么需要帮助。老校长告诉他,孩子们都苦啊,要么家里没钱交学费,要么就是要照顾家里人,要么就是得帮忙干活……所以,孩子们经常会旷课。这些情况他都知道,即使去家访也都是这些事儿,去不去啊倒也无所谓!
王洋还是坚持去家访了。但当他回来时,脸上却黑的像锅底一样--在铁蛋家,他帮着爷爷掏了一通锅底,因为一只小鸡跑了进去。在香草家,家里的偏屋塌了,他又帮着家里简单搭起了窝棚。而在小雪和冬梅家,她们妈妈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腿给摔折了,他又找来邻居的拖拉机帮着送到三十里开外镇上医院,回来时天都黑了……看到学生们的家庭状况,当时王洋的心就凉了,心想就这样的情况孩子们还怎么能好好上学啊。更别说交学费了,能不能吃饱饭都是问题呢!
但是,王洋没有放弃,他曾经发誓要把这些孩子们送出大山,那再难再苦也得坚持下去,为的就是争那口气。从那以后,他便把孩子们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孩子们家里的事,他只要有空就跑去帮忙。因为他知道,他不去帮忙的话,孩子们就得旷课,甚至辍学去做。他不能再让孩子们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了。
至于学费的问题,孩子家里能拿出多少就算多少,不够的他就用自己的工资抵上。虽然作为一个山村教师,工资本就低的可怜,他也毫不在意。有时自己的工资用完了,他们白天教孩子们读书,晚上上山采了荆条回来编制竹筐、竹篓,托村里人带出山去卖了换成钱。邻居们被王洋的做法感动了,也帮着他编竹筐去卖,甚至有人会拿出家里的口粮钱接济学校。
看到孩子们个个面黄肌瘦,王洋就自己攒钱买了小鸡仔和小猪仔,每天割草喂养,只是为了长大了能杀来给孩子们补补营养。孩子们也非常懂事,总会利用下课和放学的时间主动的帮他去割猪草、打草籽。他们想帮王洋分担一些,也算报答他了……
时间过的很快,老校长实在干不动了,只能选择退休。就这样,王洋接过了老校长的担子,做起了这个仅有五个学生的学校校长。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5个孩子就到了小学升初中的年纪。但是,另外一个新的问题又来了--村里只有小学,要上初中就要去三十多里路远的镇上去,这回孩子们家里不同意了。原来,孩子们上小学还能在村里,上下学方便,平时也能照顾家里。但是要是去镇上的话,每天来回要走六十多里路不说,学费也承担不起……
现实情况就摆在眼前,但总不能让孩子们都辍学啊。经过一番思考,王洋决定自己带孩子们学习初中的知识,这样孩子们就既能省了学费,还可以在家门口上学,免去了来回奔波了。经过几年的发展,村里小学的学生已经增加到了十几个,镇上关注到村里学校的困难,就派了一位老师过来帮助王洋,初来乍到时还好,但没过多久,新来的老师就因为受不了这里艰苦的条件,死活都要回去镇里。后来镇里又陆续派了几位老师过来,结果都如出一辙的走掉了。王洋能理解他们,后来就跟镇里表示说这些学生他自己教就好了,如果镇里想要帮助学校,那就出些钱帮助他翻修一下学校的校舍和设施,这样的话他也能有更多的精力用在孩子们身上了。
后来,镇里果真拨付了一部分资金帮助村里学校翻修了校舍,购买了一批桌椅板凳。孩子们看到崭新的房子和桌椅,都高兴的不得了。王洋也非常高兴,因为他终于不用再费劲的爬上屋顶铺挡雨布,不用再搬石头支“课桌”了……
自从毕业后,王洋收到过很多封来自张萌的书信,书信的内容大多都是问候和倾诉。对于王洋目前的情况,张萌是知道的。她曾经通过朋友了解过王洋的情况,也曾想过要放弃自己的工作来找王洋,但是面对父母的极力反对,甚至以死相逼,她最后都无奈的放弃了。但是在她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他,那种无力感和愧疚感反复折磨着她,让她感觉生活索然无味,但却又力不从心。王洋也明白张萌的心意,但是他绝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学生们,也绝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梦想,所以他在与张萌的书信中,从不提及感情的事,因为他害怕伤害张萌,害怕将自己给不了的东西再度提起,却无从放下……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也渐渐长大了。铁蛋和香草非常争气,学习成绩很优秀,在镇里组织的考试中一直名列前茅。剩下的三个娃娃虽然稍微差点,但也是尖子生,在镇里排名非常靠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镇里将外出参加数学竞赛的名额给了王洋,让王洋选一个孩子代表镇里去市里比赛。王洋非常高兴,他觉得孩子们的机会来了。但是到底该选谁去呢?铁蛋和香草不分上下,另外3个孩子成绩也不错……最终,经过王洋深入的考虑,决定派香草去参加竞赛,因为她的数学成绩平均下来比铁蛋高了1分。当铁蛋知道没有派自己去参加比赛时,还找到王洋说他偏心,说他就是对香草好。看到这种情况,王洋不仅不生气,反而特别高兴,因为孩子们有这种竞争的意识和比学赶帮超的态度才是更重要的。他耐心说服了铁蛋,最终带着香草去了市里参赛。
结果香草不负众望,最终获得了竞赛特等奖,这可把王洋给高兴坏了。他拿着香草获得的奖章和证书看了又看,还拿去给老校长看,老校长满眼泪水的对王洋说:“你啊,就是这帮孩子的贵人!这群孩子里面一定会有和你一样的大学生,这是你为咱山村做的贡献,你是咱村里的福星!”王洋高兴的合不拢嘴,他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村里的福星,他在乎的是要让这5个孩子都能考上大学,一个都不能少!
自从香草获得了比赛的好名次之后,其他四个孩子都仿佛像打了鸡血一般,学习比以往更加用功了。王洋看在眼里喜上眉梢,以这种劲头学下去,这几个孩子的成绩应该都不会差。从那以后,为了提升孩子们的成绩,王洋会匀出自己的工资来给孩子们购买各种辅导用书;为了使孩子们的英文发音更准确,他硬是把自己家里的粮食卖了,买了一台CD机让孩子们听英语录音;为了加强孩子们的营养,他就徒步上山去抓野兔子、野斑鸠回来炖菜、煮汤给孩子吃……对于这些,乡亲们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都说王洋对孩子们的好甚至比亲爹亲妈都要强!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的中考中,5个孩子均以超过全市重点高中录取线上百分的成绩被录取。当孩子们拿着红彤彤的高中录取通知书给王洋看时,他竟激动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而孩子们,竟齐刷刷的跪倒在了王洋跟前,没有一句话,只有泪水哗哗的流着……
高中三年,因为孩子们要在市里上学,很长时间才能回村里一趟。王洋便天天盼着、日日想着,一边带着更小的孩子们上课,一边期盼着高考那一天的来临。但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就当孩子们紧张学习备战高考的前夕,二狗的家里却突遭变故,哥哥在上山放羊时不慎从高崖摔下,人还没送到镇上医院就断了气。爷爷在得知消息后,受不了打击而一病不起,没几天也撒手人寰……好端端的一个家,突然间就变得家破人亡了!
“这件事绝不能告诉二狗,现在正是高考前夕最为关键的时刻,不能让二狗分了心,否则就功亏一篑了!”王洋告诉村长和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那不告诉二狗,家里爷爷和哥哥的丧谁来发呢?”村长忧心的问道。“我来发,我给二狗的爷爷摔盆送终!”王洋斩钉截铁的说。随后,王洋又转过头给自己的父亲跪下,“爹,恕儿子不孝,这件事我擅做主张了……”“儿啊,爹不怪你,能有你这么懂大义的孩子,是我的福啊,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爹支持你!”王洋的父亲深明大义,对儿子的做法表态支持。就这样,王洋作为孝子给二狗的爷爷磕了头、摔了盆,又把二狗的哥哥一起给安葬好。此事,一度在整个镇里都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了在这个村里有一个大学生,省吃俭用供5个孩子学习,现在又因为怕影响了孩子高考而代其为老人送终的事迹。十里八村的人一传开,王洋就成了“名人”,他的故事也逐渐的被人们所熟知,传颂……
高考结束,二狗回到了家里。当村长拉着二狗的手把这一切告诉了他时,二狗就像疯了一样的来到村里学校,当着很多人的面扑通给王洋跪下,“我亲爹死的早,我很多年都没有喊过爹了。今天,我能叫你一声爹吗?”周围的乡亲们都看不下去了,纷纷落泪。王洋也哭红了双眼,“你尽管叫吧,你今天叫啥,我都答应!”“爹、爹、爹,今生今世,我要怎么才能报答你啊!”二狗哭得死去活来,乡亲们拉都拉不起来……
焦急的等待中,高考的成绩终于下来了。早在高考放榜当天的凌晨,王洋便瞒着孩子们来到了市里重点高中校门口,他要第一时间看到孩子们的成绩,然后把好消息带回去,让孩子高兴高兴。放榜了,王洋带着眼镜瞪大了双眼细细的找寻着,生怕漏掉了任何一个孩子的成绩。最终,让他喜极而泣的是,5个孩子的成绩全都找到了--香草以总分689分名列全市第一,铁蛋第五,二狗第七,而小雪和冬梅则分别名列第九和第十!这个消息简直要比当年得知自己考上大学时还要重磅,他高兴的手舞足蹈,满脸泪水地逢人便说:“考上了,考上了,全都考上了,我的孩子们全都考上大学啦!”以至于现场维护秩序的保安,差点把他扭送到医院去……
王洋顾不上这些,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村子。他太高兴了,以至于把鞋子都跑丢了,他也顾不上捡鞋,光着脚逐门逐户的敲开门,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村民们。当孩子们得知王洋已经把他们考上大学的消息带了回来时,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互相抱着、跳着、喊着、哭着告诉彼此这个好消息,他们连同村民们一起将王洋高高的抛起,拥着王洋一起大哭……这一天,村里老少全都喜气洋洋,村长在村口放起了鞭炮,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看到的秧歌旱船也跑了起来。大家努力的笑着,笑着,最后却变成了哭声一片。如此偏僻、贫穷的村子里,一口气考上了5个大学生,还都是全市排名前十,这放到任何时候也不敢有人相信啊!但是,正是因为王洋,却把这个几辈人都不敢相信的事情变成了事实。一时间,十里八村、镇上、市里的人都涌向了这个平时毫不起眼的小山村,各大媒体都争相报道这个堪称奇迹般的故事。而此时,故事的主角--王洋和5个孩子,正在村后最高的山坡上,用尽全力高喊着:“我们考上大学啦……”
时光溜的飞快,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如今的小山村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整齐划一的校舍起来了,崭新的桌椅板凳配上了,校内操场也有了,各种健身器材也都齐全了……王洋看着着巨大的变化打从心里高兴。如今,5个孩子都已经名牌大学毕业,也都找到了很好的工作,脱离了这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山村。村里小学现在已经有了5位老师,100多名学生,每年的中考、高考上线率都稳居全市前列。老校长已经与世长辞,临终前他拉着王洋的手说:“王洋啊,多亏了你,改变了这个小山村。我就说你是咱村里的福星,你看,应验了吧!这样子,我走得也心安了,谢谢你!”老校长走的很安详,面带笑容,毫无遗憾……
突然有一天,王洋接到电话,他的5位学生要回来看看他和他们的家乡。王洋非常高兴,这些年来他总会不时地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包裹,包裹里面都是一些各地特产和日用品。王洋从来不会独自享用,他会将东西分给老师和同学们,并对学生们说:“看,咱村里的大学生们又送东西回来了,大家一起品尝一下。以后啊,等你们也考上大学在外工作了,千万不要忘记也送点东西回来,给你们的学弟学妹们吃哟。那时候,你们就也是榜样啦!”
5位学生在市里最高挡的酒店里订了一个包间,这里装修的很豪华、很有档次,一看就是有钱人才能来的地方。学生们驱车将王洋接到了酒店,下车后王洋却说这里消费太高了,吃一顿饭花的钱能够原来他们5人好几年的学费啦。学生们笑而不语,他们知道王洋这是怕他们破费才故意这么说的。不过王洋说归说,但却没有拒绝学生们的好意,他知道学生们都有了自己的事业,这点钱对他们来说也算不得什么。所以,自己只是嘴上说说,却也心安理得地迈进了酒店的包间。
“王老师,您这么多年在山村里教学,有没有特别想念的人呢?”刚一落座,香草便先开了口。“有啊,那就是你们啊。当年你们考上大学,我是打心里高兴啊,这些年也一直盼望着你们能再回村里看看,别忘了这里是你们的根。所以呢,我特别想念你们每一个人!”听到王洋这么说,学生们都低下了头。是啊,离家很多年了,学生们都有了自己的事业,但却没有再回到村里看看。“王老师,是我们不对,给您道个歉。我们以后一定常回去看看您,看看我们的根。”香草说道。“王老师,记得您在我们高考前说过一句话--一个都不能少。这又是为什么呢?”二狗接着问道。听到这个问题,王洋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多年前,那时他怕家里的变故会影响二狗,所以他当时说得一个都不能少主要就是指高考考场上,他的5个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今天突然被再次问起此事,他便如此给学生们答复。“王老师,您还记得这个吗?”这时,铁蛋又从包里拿出来一个信封,信封正面赫然用正楷工工整整地写着“王洋亲启!--萌”
王洋看到信封的一瞬间,时间好像都被凝固住了一样。盯着信封看了很久,王洋都没有鼓起勇气去接。因为,那是曾经他心里最最柔软的东西,而现在却不知为何会在学生们手中。王洋此时就像是一只受了伤的小鸟一般,目光闪烁不敢直视学生们,他很疑惑,这个信封是如何到了他们手上的。“王老师,您虽然只是我们的老师,但是您对我们的恩情和付出,却要比我们的家人给予的更多更多。今天在这里,我们几个正式的向您致谢,感谢您给予我们了这世间最无私的爱!”说着,几人同时站起身,给王洋深深地鞠了一躬。王洋赶紧起身去扶,却连一个人都不能扶得起来……
王洋心里暖暖的。他知道,学生们的这一躬他受得起。于是,便不再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站着、看着。许久之后,学生们正起了身子,看到王洋眼里的泪在不停地打着旋儿,却被努力地控制着没有流下来。在场的人眼睛都红红的,一时间现场陷入了沉静。“王老师,您一定会很疑惑我们是怎么得到的这个信封吧?”铁蛋打破的寂静。看王洋一脸疑惑的样子,显然他是不知道的。“是从您身上掉下来的!”小雪又接过了话口。“还记得您在得知我们高考成绩的那天晚上吧,村里家家户户拿出了好吃的东西,咱一起办了个庆祝仪式。大家一起喝酒到很晚,你喝醉了,是我们把你送回家的。但是路上,这个信封从你身上掉了下来……”小雪回忆道。“你们……你们看过里面的信了?”王洋看向学生们。“是的,看过了。我们几个哭着把信轮流念了好几遍!王老师,您真是对我们太好了,我们要怎样才能报答您啊?”小雪哭着说。
“都过去了,都过去了,不要再提了。今天,咱就说说高兴的事。你们……你们的工作现在咋样?”王洋借机想换一个话题。“不,王老师,今天咱只说这一个事。”铁蛋眼神坚毅地说。“当年张萌阿姨与您的十年之约现在已经过了,您为什么迟迟不与她联系呢?”“这个嘛,这个,主要是我的原因。当你们考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过了我们的十年之约,那时我也想过要再联系他的。但是,但是就我这条件,我是真的怕再打扰了她的生活啊!”王洋说话间,眼泪已经忍不住落了下来。“那您就不想知道当时张阿姨是否还在等您?您这样做,其实是伤害了人家的。”小雪抢在铁蛋前面,问了这么一句。“是我错了,是我错了,是我太自私了,只考虑了自己的感受……我对不起她!”王洋自责道。
“你以为一句对不起就完了吗?”这时,一个对王洋来说异常熟悉的声音从门外响起。王洋瞬间呆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是你,你,你怎么也来了?”看着出现在眼前的那张让自己魂牵梦绕的脸庞,王洋一下子语无伦次起来。“怎么就不能是我,你不是说一个都不能少吗?少了我那怎么可以?”说话者正是张萌。“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少,确实没你,没你不行!”王洋突然感觉说话好像结巴了一般。而此时,学生们你看我我看你,都“知趣儿”般的往门外走。当铁蛋走过王洋身边时,小声对他说:“王老师,我们先撤了,接下来看您的了!”“哎,你们,你们……”
“你们什么!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吗?只要你对我不离不弃,我便定不负你!这么多年了,你的事我都已经听你学生们说了,有什么需要解释的吗?”张萌与王洋面对面站着,杏眼瞪得圆圆的,大大的。“我以为你已经,已经不要我了呢……”极其微小的声音从王洋嘴里发了出来,但在如此寂静的时刻,却显得那么的清晰。“我没有亲口对你说不要你了,你怎么能就这么想我呢?亏得我还天天想着你,没良心!”张萌故作生气的地说。“不是,对不起,是我,我错……”还没等王洋说出那个“了”字,他的嘴已经被张萌的嘴给堵上了……
“不要再向我道歉了,你没有做错,你做的非常好,而我也一直在等着你呢。”分开了唇,张萌温柔的对王洋说。
“好的,是我太笨了。从今天开始,我们重新开始,好吗?”王洋同样温柔以待。
“好的,我们重新开始!”
“一个,都不能少!”
“嗯,不能少!”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