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养鸡。那时候,养鸡可不是为了吃肉,反正在俺的记忆里,除了过年,家里根本就没肉吃。
按理说,家家户户都养鸡,吃鸡蛋不应该是问题吧。实际上,那时候没有谁家平时就能吃上鸡蛋,鸡蛋是要用来换钱的!反正小时候,俺几乎没有吃过煮的鲜鸡蛋,最多是鸡蛋炒的菜,要么是腌的咸鸡蛋。捡鸡蛋俺可是很勤快的哦!早晨一起来,就跑去鸡窝那伸手往里摸一圈,很多时候鸡蛋还热乎着呢——那时候,怎么就没想过万一有鸡屎可咋办!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清明节学校组织去唐李庵春游,俺娘给准备了一瓶水,还有一个红鸡蛋。郊游结束了,水是喝完了,鸡蛋可没舍得吃。怕弄坏了,一路上俺都是把鸡蛋攥手里的!
回来的路上,同学们都在碰鸡蛋,我坚决不参加,俺是要留着的。有个同学非追着和我碰,躲他的时候,我一下子摔到了——鸡蛋弄坏了。结果是:我哭了一路,老师把那个坏同学训斥了一路———活该!谁让他欺负好孩子的。红鸡蛋怎么处理的,已经不记得了———那一路的小心翼翼却永远留在了记忆里。
当然啦,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赊小鸡。那时候,每到开春,外乡人就会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扯着嗓子喊“赊-小-鸡,赊-小-鸡,赊小鸡咧”,那个“咧”是要拖上恨不能半分钟的!
不大一会,妇女和孩子就围了一大圈。吵吵嚷嚷,叽叽喳喳,和小鸡们的声音差不离。那时候,还不知道赊是啥意思,只是觉得很稀奇,买完小鸡不给钱,只是把户主的名字和数在小本子上记。看清楚,记的是户主的名字哦!秋天的时候———鸡长大了,能下蛋了,再按着本子一家一户慢慢来收齐。
庄户人实诚,一般不会不认账。有个别德性不好的人家赖账,邻居们就会帮赊小鸡的出主意。据说,有个邻居就不想给钱,说人家的鸡仔不好,都死了。那时候,鸡都是散养的,平时鸡们在一起玩,晚上就各自回家了。邻居们就让赊小鸡的晚上再去那个邻居家里要钱,结果就不用说了哈!
现如今,赊小鸡的买卖已经没有了,赊房子、赊汽车却成了平常事。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哪个商家敢来试一试?俺把车子先开走,房子俺先住进去,来年秋天俺一定会把钱凑齐!
说实话,“有时候”还真有点怀念“那时候”!嗯!嗯!还是亮亮嗓子来两声吧——赊-小-鸡,赊-小-鸡,赊-小-鸡-咧……!赊-小-鸡,赊-小-鸡,赊-小-鸡-咧……!
(图片来日网络,若有侵权,即可撤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