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有爱玩的习惯,还有不同程度的惰性,在很多时候,还有精神难以集中的习惯表现。这是人的天性和自然习性真实体现……
所以,孩子在学习上,有时候,有可能出现不自觉的行为表现习惯,有可能偷点懒,也有可能拖拖拉拉,这也很正常,父母和大人要客观的态度来看待。
至于,孩子不太认真学习,回家不及时做作业,这也是人之常情,是适度可以理解……
这些习惯不是一下子进成的,这也是从孩子生下来后,父母没有好好重视好孩子每个时期的行为习惯培养和引导,更是父母长辈们的习惯的延伸……
在孩子的这些缺点问题上,我们相信,在一部分大人身上,同样存在,有的还比孩子更为严重,还没有人能够约束……
同样,有这样的习惯的大人,甚至有时候,还目中无人,无法无天,老子天下第一,什么只有我说了算,根本不顾自己这样的行为,会给孩子的性格和人生造成多严重的影响和伤害,可能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
如果,大人是这样行为习惯的的话,要想孩子能有一个好的习惯,能否考虑先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能否考虑孩子的实际状况吗,能否考虑孩子的感受吗,能否想一想,根据孩子现有的能力,能否做到,能否考虑到父母大人大声呵责孩子时,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心境和心情,我想,此时的孩子可能心乱如麻,不知所措,请问,孩子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还能学习好吗?我想,绝对不可能。
如果,孩子真的没做到,应该静下心来,想想原因在那,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耐心、细心的陪孩子一起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共同协商,找到解决方式。
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解决实际问题,改掉不能习惯,让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心态去学习,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一个好的学习兴趣,也才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这是唯一的选择。
而不是,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式不如自己的意愿,就一味的大声呵责、恶语相向,说打就打,说骂就骂,甚至,杂乱无章的攻击孩子的人格,这种行为,不是帮助孩子,更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反而是会让孩子性格出现偏移,真的会害了孩子一生的前途和幸福、快乐。
作者:松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