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内战
曲沃桓叔得民心到了何种程度?连晋国很多大夫都希望由桓叔来代替昭侯。有个叫潘父的大夫更狠,直接把昭侯杀了,去迎接桓叔入晋。桓叔带兵兴冲冲地赶往晋国准备接任晋主。
虽说桓叔有德,可弑君毕竟让人不爽,何况晋国有很多人还是拥护昭侯的。于是晋人自发行动起来,出兵打败桓叔,桓叔只能退回曲沃。晋国立了昭侯之子孝侯为君,并把潘父杀了。
第一次伐晋失败。
曲沃桓叔死后,其子曲沃庄伯继位。桓叔临死时对儿子庄伯说:“儿啊,为父这一辈子以德修身治国,只希望曲沃不要辱没了先君,也不毁在我们手中。虽然曲沃比翼城大,但你要记住,修身治国才是第一要务,待机会成熟方可考虑平天下!”
曲沃庄伯记住了父亲的话,修德治国,曲沃比以前更为强大。但他也从未忘记吞并晋国的梦想,他在等待机会。
可自潘父被诛后,晋国内部就再也没有出现弑君之人。也就是说想通过里应外合之路已经没有希望了。
庄伯终于不想再等下去。晋孝侯15年,他率军攻入晋国首都,将孝侯杀了。
虽然晋侯被杀,然而这并不是一次成熟的机会。面对庄伯的入侵,晋国上下同仇敌恺,奋勇还击。庄伯敌不过晋国,只好退回曲沃。晋国又立了孝侯之子鄂侯。
第二次伐晋失败。
晋鄂侯体弱,当了六年国君就死了。庄伯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机会来了,于是再次兴兵攻打晋国。
曲沃屡屡攻打晋国,尤其是趁晋国举办丧事之机攻打,这可是严重违反礼法之事,惊动了周天子。于是周平王就派虢公武装保卫晋国。
虢公采用避实击虚之法攻打曲沃。庄伯一听老巢被攻,大惊失色,只好退回曲沃。晋国又立了鄂侯之子哀侯。
第三次伐晋失败。
哀侯二年,曲沃庄伯在壮志未酬、满腹遗憾中去世,儿子曲沃武公继位。
曲沃武公之时,曲沃已经变得更为强大,武公牢记祖父二代遗愿,时刻等待着并晋的机会。
而晋国方面也时刻担心着曲沃的入侵。但此时晋国力量已经远远不如曲沃,想要与曲沃抗衡,就得扩展土地,加强实力。于是晋国把目光瞄准了都城旁边的陉廷,于哀侯六年侵占了陉廷的部分土地。
陉廷之君想报复晋国,但力量不够,于是就与曲沃结盟。哀侯七年,曲沃与陉廷联军攻打晋军,在汾水旁把晋哀侯俘虏了!
武公大喜,眼看哀侯在手,实现吞并晋国之梦已指日可待。
可是想不到的是,晋国并不以哀侯被俘而屈服于曲沃,反而又立了哀侯之子小子侯。
这下武公手中的哀侯就从筹码变成死棋。武公非常愤怒,但又无可奈何,干脆派人杀了哀侯。
第四次伐晋失败。
小子侯当晋君的第四年,曲沃武公盛情邀请他到曲沃调研视察,可小子侯一到曲沃就被武公杀了。
趁晋国群龙无首,曲沃武公再次率军攻打晋国。
晋君小子侯已死,但由于小子侯没有儿子,晋国于是又立了小子侯的叔叔缗为晋侯。
与此同时,周桓王又派了忠心耿耿的打手虢公火速赶往晋国增援。虢国虽小,可打仗确实厉害。武公打不过虢公,只好再次退回曲沃。
第五次伐晋失败。
十年内杀了两个晋君,但都功亏一篑,无法入晋。原因到底在哪里呢?武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终于,武公想通了:曲沃想吞晋,从实力上和民心上来说已经足够,欠缺的只是周王室的支持!正因周桓王支持晋国,自己对晋国的战争也就名不正则言不顺,失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想通了这一点,曲沃武公就采取了一个策略:等。等当今周天子死去,和下任天子搞好关系。
这一等就等了28年。
公元前678年,晋侯缗28年,这一年齐桓公称霸。
曲沃武公尽起全国精兵讨伐晋国,终于大获全胜。
为防止重蹈覆辙,武公将在晋国得到的所有宝物都运到了周王室——此时的周天子已经是周僖王了。周僖王比其父周桓王现实得多,看曲沃武公送来这么多宝贝,对自己又很谦恭,就一下子对曲沃武公有了好感。
眼下晋国已灭,晋侯已死,国不可一日无主。但是如果再在晋侯的后代中寻找继任者,晋与曲沃的战争就将永远继续下去,而按目前情形来看,哪怕有周王室相助,曲沃也不可能被打败,更不可能被消灭了。与其让曲沃在晋国像神一般地存在,还不如干脆让曲沃武公担任晋主。再说,如果追溯起来的话,曲沃武公与晋侯的祖上都是穆侯,也算是根正苗红呢!
于是周僖王正式任命曲沃武公为晋君。曲沃武公一下子从地市级升到了省部级,称号也由曲沃武公改成了晋武公。
这样,历经桓叔、庄伯与武公3代君主,经过前后6次,时间长达67年的对晋战争,曲沃以其超强的斗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终于实现了吞并晋国的愿望,同时也创造了以小宗胜大宗、以末胜本的奇迹。史称其为“曲沃代翼”(翼为晋之都城)。
后来晋武公的儿子晋献公不断吞并周边小国,使晋国范围进一步扩大。再后来,晋献公之子晋文公称霸诸侯,从此晋国就成为最强诸侯国,雄踞中原长达三百年。
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这已是后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