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之郑成功

作者: zhixingheyi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22:07 被阅读31次

明清鼎革之际,抗清最坚决,斗争最持久的便是郑成功,最终以收复台湾而彪炳史册。

“芝龙尝娶日本妇,是生森,入南安学为诸生。芝龙引谒唐王,唐王宠异之,赐姓朱,为更名。”

郑成功原名郑森,母亲为日本人,被唐王赐姓“朱”,部下也有称其为国姓爷。传奇人物相貌总是不凡,隆武帝一见就“异之”。

“芝龙率所部降,成功谏不听。”,父亲郑芝龙投降,郑成功苦谏不听,矢志抗清,气节可叹。

“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顺治皇帝并不厚道,因招降不成,竟然累罪其父,其实清廷过河拆桥的缺德事做的很多,后续文章会详细论述。可见芝龙不战而降,并未赢得荣华富贵,失着之甚,名利两空。

郑成功,并未因此委屈求全,忠孝两全,最终选择了“忠”,让人钦佩。其实郑成功此时就算投降,也未必能就救得了他的父亲。此时的清廷得天下太易,轻易投降却最容易招致杀戮。

“成功以军储置海澄,使王秀奇与黄梧、苏明同守。梧先与明兄茂攻揭阳未克, 成功杀茂,并责梧。梧、明并怨成功,俟秀奇出,以海澄降济度。”

郑成功驭将才能不足,部下经常出降,恩威尺度把握不好,逼降施琅也是其中一例。

“十六年五月,成功率辉、新等整军复出,次崇明,煌言来会,取 瓜洲,攻镇江,使煌言前驱,溯江上。”、

这是郑成功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十数万大军会攻南京,差点改写中国的历史,终于因轻敌和不善陆战,功亏一篑。长江之役是郑成功,投入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以先胜后大败收场,精锐将卒损失殆尽,让人扼腕叹息。

“成功自江南败还,知进取不易;桂王入缅甸,声援绝,势日蹙,乃规取台湾。”

郑成功之后将目光投入到寻找坚实的抗清基地上,台湾此时映入眼帘,“围七月,红毛存者仅百数十,城下, 皆遣归国。”围城七月,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战役是其最后的辉煌,郑成功从此载入史册,成为民族英雄。

“康熙元年,成功听周全 斌谗,遣击豹,豹举军入广州降。恶锦与乳媪通,生子,遣泰就杀锦及其母董。”

此时内部又开始内讧,又有部将降清,儿子郑锦与乳母私通。郑成功终于心力交瘁,"狂怒咬指,五月朔,数日遽卒,年三十九"。

英雄落幕,可叹可惜。郑成功刚收服台湾就英年早逝了,倘若再借二十年,抗清局面必然是另一方天地。第二年,西南抗清民族英雄擎天柱李定国去世,年仅四十二岁。有时候时常在想,为什么明朝末年那么多内讧,名将大多早夭,复国如此艰难。这或许是中华文明基因里注定难逃的浩劫吧(后续文章会详细解读)。

相关文章

  • 《清史稿》之郑成功

    明清鼎革之际,抗清最坚决,斗争最持久的便是郑成功,最终以收复台湾而彪炳史册。 “芝龙尝娶日本妇,是生森,入南安学为...

  • 辽东沈氏族群辑要概览(11)

    四十六、清史稿列传十一郑成功传 55 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父芝龙,明季入海,从颜思齐为盗;思齐死,代...

  • 郑成功画像

    郑成功画像,樊大牛(中国画,纸本,画心96✘60) 郑成功画像 樊大牛中国画 郑成功画像樊大牛 郑成功画像,樊大牛...

  • 剧本 胡铭豪

    郑成功 时间 明朝末年 地点 台湾附近的海上 人物 郑成功:明朝大将 副 将:郑成功副将 官 兵...

  • 海蛎煎的故事

    公元1661年时,郑成功攻台之役时,荷兰人将台南附近所有的米粮全部藏起,以避免资助郑成功。郑军在缺粮之馀急中生智,...

  • 《清史稿》之隆科多

    隆科多的祖上是佟养正,努尔哈赤的从龙功臣。佟养正是女真人还是汉人,《清史稿》记载不详,“先世本满洲,居佟佳,以地为...

  • 《清史稿》之林则徐

    林则徐不仅在近、当代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民族英雄,而且《清史稿》也对其大加赞赏。 “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

  • 《清史稿》之施琅

    明清易代之际,台湾抗清斗争最为持久,施琅最后收服了台湾。 “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部下左冲锋。...

  • 《清史稿》之张之洞

    “张之洞,字香涛,直隶南皮人。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故世人亦称其为“香帅”。 “之洞喜言事,同时宝...

  • 《清史稿》之曾国藩

    在《清史稿》三百一十六篇列传里,单独作传的有四人,曾国藩是这四人之首。 仔细想来,曾国藩对清王朝有再造社稷之功,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史稿》之郑成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zt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