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你这孩子怎搞的,做的不对!怎么老搞不好!”我们在生活中时常会听到大人们这样抱怨小孩子。这样的抱怨对于孩子行为的改进并没有多大好处。
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大人在言语中并没有告诉孩子正确的做事方式,所以孩子虽然知道自己错了,却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
如果家长的态度再严厉些,配上凶神恶煞的表情和一副嫌弃的眼神。这个孩子如果敏感,那么下次肯定拒绝尝试做这类事情。
如果这个孩子性格张扬,那么多半会和大人吵一架,然后被扣上一个爱顶嘴的帽子。
因为人类都有逃避惩罚的心理。既然这件事于我无益,那我为什么要做呢?
因为害怕出错,所以不敢尝试。这样无形中就养出了一个谨小慎微的孩子。谨慎并不是错,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孩子能够更多的尝试新鲜事物,然后发现自己。
那么面对一个做错事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做呢?
教育学上在惩罚孩子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则,那就是惩罚孩子的一个错误行为之后,一定要给孩子示范正确的做法。
只有这样,惩罚才会有效果。孩子在下一次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才会知道该怎么处理。
比如说一个幼儿看到自己刚出生的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他非常喜欢。为了表达友好,他拿自己的球朝小宝宝床上扔。大人们看到一定会制止。那么制止的时候我们该怎么跟这个幼儿沟通呢?
第一种做法是:看到这个大孩子这么做,立刻大声的说:“不可以。”把球拿走,安抚哭泣的婴儿,然后揍一顿大孩子。边揍边说:“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呢?不可以砸小宝宝。”
第二种做法是:看到大孩子这么做,赶紧把球拿走,安抚哭泣的婴儿。语气坚定严厉的说道:“不可以把球扔到小婴儿的床上。”然后拿着球走向大孩子,交到他手中。
你可以眼神严厉的看着他,让他明白这种行为不可以。接着坐下来,让大孩子靠近自己,语气温和而坚定地说:“你是不是想跟小婴儿一起玩?家里多了个小宝宝真是件开心的事情,你也多了个玩伴。”
大孩子的心情得到了理解,他就不会那么焦躁。
大人接着说:“他是那么的小,这个球会砸伤他。来伸出你的小手,如果你想和他玩,就轻轻的抚摸他的额头,或者拉拉他的小手。”大孩子听你这么一说,会放下戒备心理,然后用手拉拉小宝宝的手。
第一种做法非常简单,非常常用。可是,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在短期内看不出孩子有什么不同,甚至在生活中孩子还比较强势。
可是,在时间的沉淀下,饱受第一种做法强化的孩子会认为,这个小宝宝很烦人,他的到来,剥夺了我的爱。
正如小区里一位奶奶说:“家里大宝打小宝,边打边说,都是你,你出生后,我就天天被妈妈打。”
大孩子会把自己的被打与小宝宝形成经典型条件反射的联系。这种联系家长如果没有发觉,那么无形中养下了手足之争的火苗。
不仅如此,他还会习得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
我们常常碰到不会沟通的成年人,说起话来很冲,你说他是个好人,可他却是个刺猬。
那是因为他小的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长大后与人交往过程中处处碰壁,更加急躁,更难改进。
而第二种做法虽然麻烦。可是,你让孩子了解了他该怎么正确的表达自己的爱。
我们不缺爱,我们缺的是正确的表达爱的方式。
那么,我们从小就要告诉孩子,怎么向别人传达我们心中的爱。这样长大后,他的行为举止中才会处处彰显爱。
你可能会说,这些不管用。的确,孩子在习得一种新行为的时候,会出现反复。因为孩子的动作反应会快于言语反应。他首先是凭借本能去做一件事,然后才想起自己该怎么做。
因此,在习得新行为的初期,需要多次重复的示范,直到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其实也用不了多久,一周的时间,孩子的一个新行为就会稳定下来。
可是,很多人可能觉得第二种做法很矫情,我才没那个闲心去这样和孩子沟通呢?累不累啊,养孩子有那么复杂吗?
是的,养孩子是个技术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犯错,不断地触犯一切规则,接触一些危险的事物。
管教必不可少,惩罚也是家长们手中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
你的一念之差,决定了孩子孩子下一秒是走向天使,还是魔鬼。
孩子是你手上的一块璞玉,你是准备把他雕成一件艺术品呢,还是准备让他变成路边的鹅暖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