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习惯于祝福别人时这样的表述: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老爸也常跟我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到了大学还像高中一样催我时刻学习,但也提醒我注意身体。可是,我偏偏从小到大,大病不犯,小痛不断。
以下关于病痛治疗的方法,大都是本人亲身经历的病痛,“治病不蕲三折肱”,久病成医的我看过医生,也有些在网上咨询过,最多的是民间的偏方。考虑到每个人体质不同,抵抗力不一等各种因素,权当给您作参考,或应急之用。生病了,还是要去医院认真看。
也许我注定与这世界格格不入,我来到这世界的第一反应就是不适应。一出生,我就得了一种千人之一概率的病——胎毒。
1 胎毒
是产后急性过敏重症的俗称,主要表现为各种皮肤变态反应,如疮疖、疥癣、痘疹等。《幼科概论》记载:“凡初生婴儿,数月或周岁及两岁以内,头面环唇等处,忽生疮结,细如粟米粒,白脓头破裂即连成片,热胀痛痒不安,时时流出淡黄腥脓水。附近的好皮肤,一经流出的黄脓水浸染,旋复成疮,初起在皮肤外间溃烂红肿,若不治渐渐即漫延至肌肉表层,亦发淡红肿而溃烂。治不得法,日久能由头面漫延遍身,此即所谓胎毒也。”《幼幼集成》有云:“凡胎毒之发,如虫疥、流丹、湿疮、痈疖、结核、重舌木舌、鹅口口疮,与夫胎热、胎寒、胎搐、胎黄是也。”
主要由于孕产妇恣食辛热、肥甘厚味,或生活调摄失宜,或郁怒悲思、情志不遂等因素,遗毒于胎所致。
那时候我妈妈身上发痒,每天靠药物才能维持着。我出生在乡下,那时候医疗卫生条件不好,多处请医问药不见好转。最后不得已,我那一家子亲人,竟然要将我扔掉。而我妈妈,最终找到一位大夫,是我们那里看外科最有名的人。
那时候,最初我身上全是小红斑点,后来演变为全身出水,严重时浸透了小袄。开了药之后,我妈妈除了敷药,就是用盐水每天捂着,直到好了些,依然在两臂上有三个大疮。
后来溃脓之后我妈妈就趁着我最没防备的时候掐破,放出里面的东西,这才都好了,虽然从小到大我都带着那三个不太起眼的疤。它们也提醒我永远记得,我的妈妈,她曾给过我两次生命,她曾经在所有人都要放弃我的时候不遗余力地为我争取活着的可能。
2 淋巴结肿大
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发现自己脖子肿了两块,左右两侧各鼓起一块很大的包,硬硬的,有点疼。后来我才知道,那叫淋巴结肿大。
如果发现肿大的淋巴结超过黄豆大小,单个或成串状,触摸时孩子会哭闹或叫痛,家长就应该重视。因为它是小儿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常见的疾病有以下三类:
1.慢性的局部炎症如口腔内扁桃体炎、龋齿、牙周炎、脂溢性皮炎、中耳炎等,均可引起下颌下、枕部、耳后淋巴结肿大。
2.结核性炎症感染结核杆菌后,小儿也可有颈部、耳后、颌下的淋巴结肿大和疼痛,同时还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表现。
3.传染病及全身感染例如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全身慢性感染及白血病,这时可在全身各浅表部位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急性感染和结核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要注意预防和治疗,但一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更应该引起重视。例如有的孩子有全身性疾病,高热不退,全身皮肤发红,颈淋巴结明显增大,这很可能是一种毒性严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败血症所引起,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有的发热一两周还不退,而且面部、足手心、皮肤发红,眼球结膜、口腔粘膜也很红,皮肤上还出现些疹子,颈部淋巴结显得特别大,这是一种叫做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病,得了这种病后有可能引起心脏病。
更严重的是一些恶性病,如何杰金氏病、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白血病等都可以引起淋巴结肿大,如不及时治疗,全身情况逐渐恶化,往往危及生命。如果遇到淋巴结显著增大,互相粘连,不能活动,有触痛,或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而伴有贫血或全身症状严重时,必须及时请医生进一步检查,以便早期治疗,不能疏忽大意。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首先要看小朋友的全身情况如何。同时检查一下淋巴结的部位、大小,能不能移动,压上去痛不痛。观察一下体温有没有改变,淋巴结是否在继续增大。最好能去医院做活检!这是金标准。如果全身情况很好,小孩很活泼,不发热,胃口也很好,体重在增加,面色正常,那就可以放心。
如果肿大的淋巴结只限于枕部、耳后、颈部、颌下,可以活动,没有压痛,开始发现于感冒或附近有过脓疮,淋巴结也不是很大(直径1公分以内),虽然增多一些,但没有继续增大,还不要紧(我就是脖子处只两块比蚕豆还大,不痛,可移动,当时也没什么其他病症,后来天天按摩的就好了)。
但也要把病因治好。平时注意营养,增强体质并注意预防感冒或其他感染。如果继续增大,就应该每天测几次体温,看看有没有低热,全身情况如精神、胃口有没有改变,如果有了改变,体重又不增加,甚至减少时,就应该请医生检查。
3 水痘
我一直都不喜欢那种占用我最美好时光在床上躺着的感觉,所以有机会从不用来睡懒觉。每当半晌午的时候,周围安静的时候,我似乎就回到了小时候那些躺在家里的床上,数着日子的春天,我出水痘的日子。
我的左眼皮上有一个比黄豆大点儿的疤,就是那是出水痘弄破了留下的,家人都觉得那很毁容,我自己却美其名曰:特别。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好发于冬春两季。主要表现为发热和疱疹,疱疹呈向心性分布,多发生在躯干部位,如前胸、腹部、后背,四肢比较少见。感染水痘病毒后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有时病毒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节,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因皮疹分批出现,故在病根中可见各期皮疹同时存在,此起彼伏,参差不齐。成人患水痘,其症状较儿童严重,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全身症状严重,皮疹融合成片,并发症易见如肝炎、肺炎等,应加以注意。水痘扩散期间开始发烧,水痘消失时便退烧。发烧期间,只要温度在38.5度以下的一般不用作退烧处理,如果要退烧的话最好不要服用阿斯匹林,因为这样会增加发生并发症的机会。
一般来说水痘按照自然病程发生、消退,即使水疱较大破溃后形成糜烂面,也会很快痊愈,愈后不留疤痕。但若不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反复搔抓,水疱破溃后易继发细菌感染,甚至发生坏疽。
水痘传染性很强,必须早期隔离患儿,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发热期患儿应卧床休息,采取修剪患儿指甲等措施,防止患儿抓破水疮(我就是抓破了留在脸上一个疤,教训!)。勤换衣服,用温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卫生。患儿的用具等要暴晒或煮沸消毒。要注意饮食,一般生病饮食要忌口的那些都要忌。在此期间,还应多补充蛋白质和水分。
4 蜂蜇
十年前,七月初的集市上,骑车回家。和同学说话间偶一抬手,小指与无名指下方手掌被一拇指大的毒蜂不偏不倚地蛰了一下。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它留下的那个钉头样儿的毒刺从我手上拔下。看过百科全书,说它留下这个之后,自己的命也没了。我同情它,可是它却伤害了我。
我小心留意着自己的手,一路麻到家(还有点小头晕)。小心拿出家里珍藏着的薄荷油,涂了一点儿。第二天,手背肿得面包一样,连笔都握不住。谁又寻思着给我涂了什么油,好在那时候年纪还小,豆蔻年华,好得快。过些天,不疼了,手背坑坑洼洼的,老爸说,这是在释放毒气,叫我不要再涂什么东西了。可是,我痒痒啊。老想去挠,又只得忍着。将近一个月,完好如初。
被大毒蜂(蚁酸,神经毒和组胺),蜜蜂蛰了该怎么办?
1.有毒刺入皮肤的话,先拔去毒刺,用肥皂水或者盐水清洗伤口;
2、喝甘草片(甘草除百毒),涂红花油;
3.马蜂什么蜇的,严重的话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还有一次,不知道什么毒虫,在我反着晾晒的裤子上结了茧,不知道的我一穿裤子,膝盖处腿内侧瞬间起了很多小疙瘩,密密麻麻,刺痛不已,五点起床的我硬是到了六点才颤巍巍地走动。奶奶说三奶奶家有外地带的蝎子酒,让我去讨一点来先涂上。
以毒攻毒似乎真的有用,但是,我还是在那种痛苦不堪的两个月内,为此耿耿于怀,新买不久的那条裤子再也没敢穿过,直到今天,我也没能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毒虫。
5 狗咬伤
想起一件荒谬的事——自己家的狗,被邻庄的疯狗咬了,几天不吃饭,我去看看可爱的原本那么活蹦乱跳的它,它反而上来给我一口右手腕顿时两个深深的牙印。
狗咬伤的伤口是外小内大,看起来不严重,但是真的有内伤啊。我吓哭了,赶紧去用井水冲洗掉血,好疼,还不敢用力挤出血。差不多了,我跑去厨房告诉爷爷奶奶,却换来一顿臭骂,让我自己去找医生,带我去镇上打针……此处略去n个字,一把辛酸泪。回到学校,告诉室友我被咬了,她们还取笑我说,万一你夜里发病,可千万别咬我们……
被狗咬伤了该怎么办?
1.伤口处理:保持创口开放,如伤口不大,先让血流一阵,用碱性洗涤剂(如肥皂水)清洗创口,然后用红汞、碘酒等涂擦伤口,适当包扎或贴上创可贴;如伤口较大,应在上方扎上止血绷带或捏压住创口周围的皮肤,迅速去医院或附近的卫生防疫站进行处理。
(2)防疫注射:咬伤后应迅速到卫生防疫部门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或狂犬病高免血清,时间越早越好,决不能超过24小时,这样染上狂犬病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常会有人误认为,人被注射过狂犬病疫苗的狗咬了之后,即使不注射疫苗,也不会得狂犬病,其实这是不对的。
狗注射狂犬病疫苗只是防止狗本身感染狂犬病,注射过疫苗的狗即使不发病,但这些看似健康无病的狗仍有一定比例的带毒者(即体内携带有狂犬病病毒),同样可通过唾液等向外排毒。因此,即使已防疫过、表面健康的狗咬伤了人,被咬的人仍须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和防疫。此外,也有人认为,狗龄越大,其咬伤人带来的危害越大,其实恰好相反。因为幼犬感染主要是因为吃了带毒的母乳,而自身缺乏免疫力,故其带毒率更高。
6 疥疮
疥疮是因为感染疥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
弟弟所在的寄宿制学校,不算阴暗潮湿,但是卫生条件不好,床位限制还要跟别的同学睡一起。那里同学常得疥疮,就是那种奇痒难忍的病。结果,我弟弟就被感染了。
夏天的某个中午,我和弟弟睡在竹床上,两头,只因为睡觉时我的腿接触到了弟弟的皮肤,就被感染了。醒来,痒得直喊爸妈。爸爸仔细看了看,觉得像疥疮。原来弟弟早已忍受着折磨。
感染疥疮会出现粟粒大小红斑丘疹,奇痒难忍,夜间瘙痒明显,疥疮传染性极强,蔓延迅速,全身均可发病,常导致全家感染造成集体流行。疥虫喜欢夜间活动,夜间瘙痒剧烈。治疗疥疮主要是外用药治疗。可以使用玫颜舒芥乐宁草本霜连续使用10天,一天涂抹两三次,或者用酒精配药,用林旦乳膏等药物混合(具体记不清了,医生会给你对症配的。)然后在做好日常消毒工作,疥疮就完全可以祛除了。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全身用药早晚各一次,同时需要把接触的衣物,床单,被罩,枕巾,毛巾,浴巾等进行煮沸10分钟以上的高温消毒。不能烫的可以用熨斗熨。
当时我妈妈就是这样做才治好我们的,之前也有局部治疗,多次反复不治本。同睡的人身上有疥疮也需要一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治愈。
疥疮真的很可怕,你信不信我现在提到这个词就感觉身上好像发痒?不过现在卫生条件好,不易得了。
百度答案:1.早期用硫磺软膏,一周内可治愈。
2.对于症状严重的疥疮患者或已经出现疥疮结节的患者,不能彻底杀灭皮下疥虫,只能缓解瘙痒症状及皮肤炎症,对于疥疮结节的治疗,要求首选疥虱康宁,前5天全身涂抹,5天以后局部涂抹结节部位,8-10天也可以消退。
7 蛇咬伤
印象中,大娘多年来躺在床上,紫药水涂满了整个脚,四处求医问药,几年了才好转痊愈。我们那里本就树多潮湿,从小到大见到无数次各种蛇,时刻提防着。可是有时候防不胜防呀,可怜的大娘耽误了多年,卧床治疗。当被蛇咬伤后该怎么办呢?
首先,马上用绳缚住伤口靠近心脏的一端,以减少毒液上流 也可用口吸出毒液,要随吸随吐,以免中毒。伤口上可用1%至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敷,或用大蒜汁,雄黄,甘草等配合涂肤。为确保安全,进行上述处理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还需要马上注射抗毒血清或用蛇药外敷和口服。
8 寄生虫
一个健康的人,是有着黑白分明的眼珠的,纯洁的白眼珠没有杂质。当你翻开上眼皮,看到白眼珠上方有两个或多个黑点,且两只眼睛都有,甚至多年未打虫导致白眼珠黑斑点连成一片,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你可能肚子里就已经有虫子了。
很简单,史克肠虫清,半年一次,一次两粒。初中生物老师教我的办法。
当然,不只是眼睛,很多十几岁的孩子,脸颊上会有一片一片的癣,像是干燥导致的起皮,皮肤会部分变白,我们那儿俗称“饭黏癣”,都说用刷锅水洗洗就好了(那多恶心啊)。用白醋稀释了洗脸,每天两次坚持,很快就消了。
它也是肚子里有虫的表现之一。
9 低血糖
低血糖典型症状:忽然间浑身乏力,肌肉酸痛,头晕,没有力气,有时眼冒金星等等。
诊断:低血糖,低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睡眠不足,劳累或缺钾,身体虚弱。
治疗:吃好(健康食物)睡好(时间,质量),适当锻炼。检查微量元素,必要时口服甲芬那酸。或遵医嘱。
10 毛囊炎
——皮脂腺囊肿引起的炎症
疼痛:局部外用硫酸镁外敷,结合碘伏湿敷消炎。或者局部使用百多邦。
服用头孢菌素抗生素/罗红霉素胶囊。
11 上火
耳朵里突然有了个小痘痘怎么回事?
它有一个专有名称——疔
治疗:清火(清火栀麦片),去热毒(牛黄解毒片),护肝(少抽烟喝酒,吃清淡点),适当吃点苦味的食物。
12 扁疙瘩
我们那里树木多,有竹林,屋子常常是潮的,容易起扁疙瘩。我小时候就得过,在后背身上,腰上,屁股上,一片片的大块的鼓包。
每当这时,妈妈就会用麻秸秆烧火,拿火纸一把烤上(尽量不要把纸烧着),然后迅速捂在扁疙瘩部位,这样反复捂热,半小时左右即可,过后即可自动消退。如有神助。
妈妈说,重要的是用麻秸秆的火。
13 咳嗽
民间治咳嗽最简单的方法:
烧橘子——放在火上烤,直到外皮发黑,烧熟的味道散发出来。趁热吃下,一两个橘子就可治愈。
还可采艾叶,晒干后,蘸取香油,然后用火点着艾叶,下面用碗接着烤过滴下来的油。之后滤清,冲以白开水,加点糖喝下,咳嗽可愈。
14 腹泻
民间用麦麸子放在地锅里面加醋炒热,然后趁热捂在肚子上,可治小儿拉肚子。
后来,我妈妈用此发持续治疗,医好了多年的风湿。如今我的右膝盖还是会下雨前阵痛,且等放假了和妈妈一起,再治疗吧。
老爸说,冬病夏治。寒症要在暑期医好。也不是没有道理。前一段时间学校又上热搜了,只因大妈们夏天烈日下,裹着衣服打着阳伞躺在热鹅卵石路面上,说是治寒症。也是一绝!
15 痛经
一定要多运动!
2017中国女性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有运动习惯的人痛经症状可适当缓解。
高三的时候跑步每天两千米,五个月,把一塌糊涂的体质才拉到现在这个水平上,痛经也没什么大问题了。
以前痛经严重的时候,大家都喝红糖水,告诉你,真的没有用!最多算个心理作用。
我妈妈的做法是,取少量白酒,在火上加热,最好是能把酒点着,几分钟即可。然后加上两倍的热水,放上红糖(以免太辣喝不下)趁热喝下,当时会喝出汗,然后盖好睡一觉醒来,如获新生!
不过,我总觉得酒性太刺激,怕对月经不好。但真的没有副作用。而且此法专治血淤血滞型月经不调,帮助月经排出。
15 感冒
风寒感冒喝麻黄汤
风热感冒(天热易得)服银翘散
当然,《皇帝内经》说得好:“药疗不如食疗,救治于后,不若摄养于先。”最好的办法,还是平时吃好睡好,好好锻炼。
这些偏方虽然本人大都亲测过,但毕竟各人不同。谨作参考,不舒服还是要去医院。
愿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