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社会规范敏感期
【1】4~5岁,感情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会突然非常的粘人,看到父母抱其他孩子会哭闹不止。
父母这个时期应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孩子想要的爱。面对孩子的哭闹,要及时安慰,并告诉孩子自己是爱他的。
想法:父母可以设定一个固定的亲子互动时间,每天或者每周固定一个时间,专心陪孩子,不工作,不看手机,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工作日,出门前可以给孩子一个亲吻和拥抱,告诉孩子要去上班了,但是爸爸妈妈会想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先拥抱和亲吻孩子,告诉孩子一天没见,妈妈很想他了,问他是不是也想妈妈了。跟孩子互动一会,再去做其他事情,去忙之前可以告诉孩子妈妈要去给你做好吃的饭了,你先自己玩会,妈妈忙完了再来陪你。很多家长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下班回来孩子就闹。有时候上班累了,回来孩子还闹腾,火气一上来,就容易将坏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其实孩子是无辜的,试想一下,小家伙整天都没见到你了,特别的想你。好不容易盼着你回来,结果你回来只是看了他一眼就自己坐下玩手机或者回房间了。他幼小的心灵该多伤心,他只能用哭闹来表达自己得不到的爱。
【2】2.5岁~4岁左右自我意识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两个特点一是喜欢宣誓自己的主权,经常说不。二是不喜欢分享,自己的东西不允许别人碰。
面对第一种情况,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能强迫孩子,打骂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无效的。尽量的顺从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当然,这不意味着一味的妥协、娇纵。面对一些不能妥协的问题,家长也要合理的规避,用转移注意力,延迟满足等。
第二种情况,父母应该正确看待孩子的这种行为,不要将孩子的这种行为上升到道德的高度,认为自己孩子是自私的。另外,孩子不喜欢分享时,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东西,也不要斥责,充分尊重孩子的行为。待自我意识建立完全之后,孩子会自己走出这种所谓的“自私”阶段。
【3】3~4岁的孩子对于陌生的环境会产生不安,对父母极其依恋。
到陌生环境,孩子怕生表现得胆小时,妈妈不要因为面子等问题,对孩子加以斥责,并强迫孩子做不想做的事情。
想法:要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妈妈想培养孩子的胆识,应该在孩子没有对陌生环境特敏感前就经常带孩子出门散步,接触其他孩子。另外,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父母,孩子不敢做的事情,妈妈可以陪着一起做。慢慢的等孩子适应了,再放开让孩子自己完成。
【4】4岁左右,出生敏感期。对自己是怎么来的非常感兴趣。
面对孩子的提问,妈妈不可以随意的搪塞,比如直接说你是垃圾桶捡回来的,孩子可能真的会这么认为,给孩子心理留下阴影,怕父母会丢弃自己。
想法:可以给孩子编个小故事:妈妈肚子里有个温暖的小房子,从爸爸那有只小蝌蚪游到了妈妈肚子里的小房子旁边。诶,小蝌蚪发现这个小房子好舒服、好温暖呀,于是就住到小房子里了。小蝌蚪在妈妈的小肚子里面慢慢的长大,长出了手,长出了脚,小蝌蚪长长呀,长成了你的小模样。你在妈妈肚子住了10个月之后,妈妈肚子的房子有点小了,于是呀,就在医生阿姨们的帮助下,从妈妈肚子里出来,来到外面的世界了。可以网上找孕妈妈的照片,让孩子看看大肚子的模样,说你以前也是这样住在妈妈肚子里的。
最后附上喜宝的照片,爱你么么哒
读书笔记--《捕捉儿童敏感期的100个细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