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想法哲思
别让心理问题成为犯罪的凶器

别让心理问题成为犯罪的凶器

作者: 吥喧 | 来源:发表于2019-05-09 00:22 被阅读4次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看到了一则新闻【北大学子弑母案:吴谢宇逃亡的1380天】据新京报4月25日报道,涉嫌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于21日被抓。2015年 7月11日,吴谢宇母亲谢天琴遇害。2016年2月14日,谢天琴被发现死在一教工宿舍,其儿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

4月21日,轰动全国的北大弑母案的凶手吴谢宇,在逃离了1162天后在重庆机场被捕。被抓时,身上带有三十多假的身份证。当年作案后的吴封死住处,将母亲的尸体层层包裹,用活性炭吸收气味,最后还以母亲名义向亲戚借款140万,逃亡的这些年,更是在一家夜店当男模陪酒,还曾一度想和性工作者结婚。

我曾经想定义健康两个字,可越是想定义越是觉得在健康这个领域里,心理问题是重中之重,它代表一个人的精神肉体两种必要联系的枢纽健康,决定人行为的是思想,思想主导行为的一切。而作为致命的主要组成部分“心理”成了思想主要对口输出流。心理健康之不同于身体健康,有自我完善的一套身体素质数值的标准,心理健康是没有标准的,同样它没有数值,它的表现在人的行为和状态上。

胆子小,心理承受能力不高等看似心理健康问题的素质表现都不能体现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就像开头的新闻,作为中考状元,北大提前录取,GRE全球5%的高分,荣获各种最高奖项;年年“三好生”,在当地“学霸”这个称号都不足以诠释他,就这些信息只可能合成“天才”、“神童”、精英学子、品学兼优的稀有人才的形象,这人确实是北大才子吴谢宇!

就是这样一位高智商学子,竟然成为蓄谋已久并且残忍杀害自己生母的人。你会想到吗,很显然,都不可能想到,而作为心理健康问题,在他的家庭里更是突出。

警方已对抓捕后的吴谢宇进行了长达8小时的审讯。媒体对其犯罪心理也在探究。报道披露,吴谢宇的母亲是一位相当传统、性格要强,甚至有些自负之人。吴谢宇的父亲当年患癌症去世,其母亲单位想善意地给予一定经济补助,但被其母坚决拒绝……类似的,拒绝他人善意支助的事,不止这一件。据知情人士描述,他的母亲传统到拒绝穿裙子……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母亲盲目的认为孩子只要是成绩好,听话就一定心理健康,殊不知在这种扭曲的教育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过度消化不良使孩子内心遍体鳞伤,对于家长心理健康问题无可厚非,但对于孩子,却是一辈子的严重问题导向,案件发生后,心理健康教育又一次出现在大众眼前,人们总会轻描淡写去忽视那些细小而不知道何时致命的小问题,把自己的心理问题掩饰的一干二净,在光鲜亮丽的花花世界展现积极向上的一面,另一面则暗无天日的消化过度这一个个病毒性的问题。

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帕罗西汀……当这些药在耳边响起的时候,身边的人也开始在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中徘徊,我最近读了《精神明亮的人》这本书,王开岭把人最美好的纯洁不可侵犯的比做婴儿,我觉得特别对,那个时候的心理不会接受别人的洗礼,不会在腐烂的社会法则中浸淫,更没有一抹漆黑在耳边呼啸。我想同样社会和人们皆有错,可对与错都是相辅相成的。

在最微小的生活里,你要明白人的认知和情绪和行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认知影响情绪和行为。不良的情绪和行为由不合理的认知信念导致,人内在的心理问题,由自身对事件和情境的解释、评价造成的。思维方式的良性转化,可以减轻甚至消除不良情绪的困扰。理性的悦纳,是顺应自然、为所当为。把情绪和心境放开,是极为重要而又不易的,其为我第一点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兼容解决性方法,

其次是以学习为基础的提升,传统文化、宗教信仰,艺术研究中,无处不学习、无处不体悟。每个人对世事的角度不一、认识不一、观点不一,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智慧、力量,我更看重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不断地内观探索,不断地从案例中学,向身边人学,在生活实践中感悟,只要不停歇地发心去学、去做,都会所有收获的。以外力沉淀内心,去忧纷,解心惑,方使心通而气流疏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让心理问题成为犯罪的凶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zb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