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暑期上映的电影,除了《我不是药神》,差不多只有《小偷家族》的口碑比较好,豆瓣评分高达8.8。讲述的是一个六个因为原生家庭的不幸,报团取暖在一起生活,后来收养了一个女孩子,开始慢慢揭开家庭里六个人背后的故事,除了这些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对夫妻对祥太的教育。
祥太是这对夫妻捡来的孩子,把祥太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来养,但给孩子教育让人印象深刻,在小女孩问祥太为什么别人孩子在学校读书,祥太是这样说的“只有没法在家学习的孩子才去上学”,第一次听祥太说这句话,我以为是孩子太懂事,知道家里贫穷,所以这样安慰自己。
但随着影片的进展,我才知道祥太的观念里真的就是这样想的。如果没有看过影片,可能大家都会觉得养父母太过分,对孩子太坏了,但是其实,就是因为祥太的养父母本身就对教育没有多大的重视,在他们的观念里,读书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所以给祥太传述的也是这样的想法。
后来在警察问祥太的养父柴田治为什么教孩子偷东西,治无奈的表示“我只会这些”,是的,他什么都不会,看家的本事就偷东西,把这项本事交给祥太,也是爱祥太的表现。
父母都想着把自己最好的留给孩子,自己知识的所有技能,知识传授给孩子,但是如果父母格局太低,传给孩子的知识也十分有限,甚至还是错误的。
影片中,在这对养父母的观念里,从未有过送祥太去学校接受教育的想法,也不认为偷东西是一件错误的行为,反而跟祥太说“放在柜台的东西并不属于任何人,只要商店没有倒闭就好”。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导致结果,这对父母给祥太灌输的这些想法,不让祥太去读书,教他恶偷东西,如果以后顺利长大,祥太的生活是可以完全想象的到,没有知识,在社会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有时候还会去偷东西,如果运气不好被警察抓住,可能还会坐牢。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孩子成就高低将是父母的格局的映射。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说的不不仅是教育资源的分差,更是教育意识的诧异。
之前看过北大才女刘媛媛的演讲,也见过她在演讲中感谢自己的农村父母一直支持她读书,或许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天下父母不都是支持自己孩子读书吗,难道还有不希望自己孩子过得好的父母吗。
不,他们当然希望自己孩子过得好,只不过有些父母格局有限,不能引导孩子如何过得好。
很多的农村父母,都会在孩子读完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让孩子跟自己出去打工,他们认为已经有那么的知识了,如果一直读书浪费钱不说,毕业了还不一定有好的工作,毕竟外面比自家孩子读书好的,有背景的多了去。而上完初高中,跟自己到外面打工,别人孩子还在消钱,自己孩子就能赚钱,还能多学一点社会经验,过得比一定比读大学的差。
不仅是农村的父母,即便是城里的父母,都有不少觉得读书的作用没有那么大,早点出来也是好事情。看过一个新闻,女儿考上大学,父亲坚持不给孩子上,不是因为家里缺钱,恰恰想相反,家里还算小富裕,只不过父亲认为女儿高三的学历完全够了,跟着自己一起做生意,一年能赚几十万,即便是读完大学,也不一定能赚这么多钱,还浪费那四年时间做什么。
这些父母都认为,生活就是为了生存,所以都会为自己的孩子筹划,在什么时间出社会最为划算。大部分人之所以选在读完中学这段时间,是因为孩子学的知识在社会上已经够用了,脑力体力都是最好的时候,浪费在读大学上面没有任何意义,早点出来孩子多挣点钱,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但是反观那些高学历的孩子,他们父母对孩子的读书却是另一种态度,作家龙应台就对她儿子安德烈说过“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按照世俗的标准来说,读好书可以选择更体面的工作,过年回家成为被人夸赞的小孩,不会说到职业,问到工资父母或者自己都难以开口。
除了这些,我们可以挑工作而不是工作来挑我们,我们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是成为一名厨师也是一种享受,而那些因为要谋生被迫成为厨师的,则就没有那么快乐,事情是一样的,给自己带来的体验却不一样。
《极限挑战》的某一期中,黄渤扮成外卖员送晚餐,进入了一个设计师的家,了解之后才知道这位设计师之前是一名医生,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三十岁的时候决定换服装设计行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格局不同的父母,看待跟选择事物也完全是不一样的,格局越高的父母,不会把读书当成谋生的工具,而是让有限的生命更有意义。他们不能一直陪伴孩子,给他们用不尽的财富,但是却足以让他们幸福有意义的过完一生。
经常说,人生那么短暂,怎么过不都一样,可是人生那么短暂,为什么就不选择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过下去呢。
格局小的父母是悲哀,明明是同样的爱,对孩子同样的用心,但自己的孩子往往被生活所累,喘不过气,但别人家孩子好像做什么都容易,但是格局是可以培养学习的。
这个社会信息更替太快,有时候一个观点,过不了多久时间就被淘汰。小时候父母会总把自己跟别人家的小孩对比,想要激励自己的孩子,但是现在科学认为教育孩子不能采用这样极端的办法,应该鼓励引导,建立孩子的信心。
所以父母保持着学习能力是很重要,只要不排斥学习,乐于接受新的观点,看事情也会更全面,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能扮演一个好的导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