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2018努力奋斗的自己

作者: 麦子没熟 | 来源:发表于2018-12-29 18:35 被阅读12次

    2018又翻片儿了,朋友圈的大家又长大了一岁。

    当在岁首年终复盘时,脑中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都不是快乐的回忆。貌似2018年整个中国都笼罩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中。

    前两年繁荣的楼市,今年就算降价,房子也很难卖出去。之前火得不行的互联网公司,今年都在集体降薪、裁员。中美贸易战让跃居世界第二的中国又重新陷入紧张,毒疫苗事件的发酵再次点燃大众敏感的神经。就连名人的去世,在今年也显得尤其多,霍金、李敖、金庸、李咏……给本就严冬的2018,又多了一层阴霾。

    前段时间,有一支被誉为「2018年度最催泪励志」的广告短片,在朋友圈刷屏,抓住了2018年大多数人的神经。虽说视频描述的场景被网友评论「过于真实」,但我还是被最后的几句话治愈了:别再喊着放弃了,你要相信,人间值得,值得你活出你自己,那些你执着过的爱情,你去过的地方,你追过的梦想,甚至,你经历过的苦难,都会一点一点,完整你的人生。


    我的2018,也同样在这种艰难、希望、挣扎、成长的混杂中度过了。于我而言,2018是极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主要有两个大的转折:

    1.家庭:从两个人变成三个人,从单一角色变为双重角色。

    2.职业:从中规中矩的就业状态,切换到半创业状态。

    因为第一个转折还是今年第四季度的事,时间尚短,经历还不深,谈不上有什么心得。我重点在年终总结时讲讲我的第二个转折,也是这个转折,构成了我整个2018年焦虑、蜕变的主旋律。

    一个30岁的男人

    今年被朋友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怎么跑去卖保险了?是啊,是挺奇怪的,好不容易读了个硕士,又做了时下热门的产品经理,本可以沿着这条大众普遍认可的职业路线顺顺利利地走下去,却突然跨了岗位、跨了公司、跨了行业,做了一个最自杀、成本最高的职业切换,而且最终还是选择了大众普遍不认可的:卖保险。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想先回归年初的思维挣扎。去年听过一句话,30岁的男人比较多愁善感。在我2018三十岁的这一年,的确是有那么一点。本可以在某世界500强企业中朝着升职加薪的路径拼搏时,我突然在想另外一个问题:这样一份工作能保证我未来10-20年都一直干下去吗?

    记得刚毕业那会儿,到了年底都是想着明年要实现XX愿望,不会想特别长远的事儿。但当我30岁结婚后,而且马上准备要孩子,在996的工作节奏下,每天回到家看到的都是已经睡着的妻子。看着我的领导、领导的领导加班加的比我还晚,同时带着各种抱怨,我就在想:未来的我会不会也是如此?

    不得不说,有家室和没家室,有孩子和没孩子的男人,想的东西的确是不一样的。到了人生的这个阶段,我也希望我的工作是能在时间上与家庭实现平衡的。当然,如果能实现财务自由更好。

    可是,目前的工作,再奋斗5-10年有没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呢?我觉得希望非常渺茫。这是游戏规则决定的,但凡是打工的小伙伴都很清楚,如果想赚钱多,就得多花时间,陪家人时间就会少。如果职位清闲,财务自由就不用想了。

    过去一年还有一件事特别触动我。我认识的一位能力很强的产品经理,他和几位同事都想跳槽离开公司,寻求更好的发展。结果,那几位比他职级低、能力也没他强的同事反而顺利拿到了offer,只有他被刷了。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他已经37岁了。

    不管你服不服,作为一个技术工种的职场人,过了35岁,职业生涯只有三种选择是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好的:

    1.做过类似抖音、滴滴这样的爆品,成为专家、明星。(不过,这个要看命,即使个人能力强,没有机会,也是出不了名的……)

    2.在大公司做到中高管,这是大部分人可以选择的路径。(为什么是大公司?因为小公司很容易破产……)

    3.利用积累的资源,创业变现。(能走这条路的人极少,即使走了,成功率也非常低……)

    如果没有能力实现以上三者,只有一种选择:祈祷你的公司不要倒闭,祈祷你的公司不要把你开掉。因为再跳槽,35岁以上的年龄是比较尴尬的。

    那我就在想,30岁的我,未来五年的确是非常黄金的五年,我到底在哪个赛道上跑,就决定了35岁后的几十年职业生涯能不能占据有利位置。

    如果继续做技术类工作,我究竟能不能成为第一条、第三条路径的少数幸运者,我是没有信心的。能不能沿着第二条路径走,当然可以,但是那并不是我热爱的。看一看我现在领导的状态,大概就能猜到五六年后的我是什么样子。

    究竟该如何选择呢?经过了半年多的挣扎、考察和数据分析、用户访谈,我最终做出了进入保险业做销售的选择,接下来我聊聊这背后的逻辑。

    思维模型的力量

    因为我是李叫兽、成甲、得到、混沌大学的忠实粉丝,这几个知识IP都有个共同点,就是认为,所谓高手都是善于运用思维模型分析问题的人。所以,我目前的两次职业转型,都是用思维模型纯理性思考的结果。虽然表面看起来决策非常冲动,但于我而言,却是100%的逻辑自洽。

    首先,我在想职业转型这件事的时候,我不是在想:现在月薪1万,能不能找到月薪1.5-2万的呢?现在加班多,能找到一个平时不加班、周末有双休的工作吗?……而是回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或者,更通俗点讲就是:职业定位。

    一、职业甜蜜圈

    有很多专业的测评工具或者咨询公司能帮助我们进行职业定位。但是,我认为那些都太复杂。看到那一堆量表,估计头都大了。我自己研发了一个「职业甜蜜圈」的思维模型,适合普通人上手就用。

    这个工具最初来源于美国职业发展专家David Pollard的《找到职业甜蜜区》,后来又融合了混沌大学沙哈尔教授讲的「最佳领导区」,然后又经过我的大量应用,反复迭代,形成了这个三圈模型——

    大概解释一下:

    第一个圈:兴趣圈——你到底喜欢什么

    第二个圈:能力圈——你擅长做什么

    第三个圈:价值圈——做什么样的事真正被这个社会需要

    如果能找到这三个圈的交集,也就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职业,就是所谓的「职业甜蜜区」。

    1、兴趣圈

    如果问: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会说:我也不知道我喜欢啥。

    但如果换个问法,可能答案就容易想出来了:从小到大,究竟哪些事能让你废寝忘食地做,并且即使不给你任何报酬,你也非常乐意做?

    我就想到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给人讲题目,有的同学虽然学习很好,但我发现他们给别人讲自己的解题方法总是讲不清楚,但我一讲,倒数几名的同学都能听懂。这么看来,我仿佛做那种讲解、演示类的任务,是比较喜欢的。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不需要太严肃,无论什么事都可以,即使你说「我就对打游戏,我就对看电视废寝忘食」,也是可以的。对啊,如果六神磊磊不是废寝忘食地看金庸剧,又怎么可能成为公众号大V?

    找到这个兴趣点,就是找到了内在动力,因为只有感兴趣的事才能坚持做下去。

    2、能力圈

    如果问:你到底擅长做什么?可能很多人也会说: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擅长啥。

    因此我通常会这么问:从小到大,在你进入的各种圈子里,你比身边的小伙伴强那么一点点的地方,到底是什么?

    我会突然想到,在会唱歌的朋友中,我是文章写得最好的,在会写文章的朋友中,我是唱歌唱得最好的……哈哈……

    找这个圈,是为了找到自己的长板。对于职业人来讲,职业前期可能需要补你的短板,不断发现你的长板。职业中后期,要快速发展,就一定要靠长板,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

    3、价值圈

    前两个圈更多的是从一个人的「内部视角」来说的,如果找到两个圈的交集,基本上你干的那件事也会非常如鱼得水了。

    不过,下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来了。你或许有感兴趣并且也擅长的事,但这件事未必能变现,带来财富增长。因此,这就必须要考虑第三个圈:价值圈。

    上学上久了的同学往往容易理想化,觉得找到自己所爱(即上面两个圈的交集),就可以坚持工匠精神,把事情做到极致,最后改变世界。所以,你会看到很多满有情怀、能力也很强的人最终输给了商业模式、现金流、供应链。

    因为这里面存在一个巨大的坑,就是「自我视角」。你以为你能力是最强的,提供的产品是最好的,但如果它不能实际解决用户的问题,给用户带来价值,你的坚持也只不过是一种无力的情怀,自然也就无法最终获利。

    价值圈的本质在于:你做的事情究竟能不能给你的目标客户带来价值。如果能,OK,你有可能挣到钱。如果不能带来真正的价值,即使你现在还赚钱,未来一定赚不到钱。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能给客户带来价值的事情也很多,究竟如何能赚更多的钱,你需要看看目前所做的事,是不是还在趋势内。通俗点说就是:你究竟是不是在一个「风口行业」

    在我的职业初期,我对在什么行业是不太关注的。但几年下来,我发现,行业真的很重要,个人能力即使再强,但是行业如果在走下坡路,个人的职业也会很快触达天花板。

    举个例子,我很喜欢的一个营销达人李叫兽,他的核心能力其实是战略思维和广告文案。有这种技能的人其实有很多,但是李叫兽聪明的地方在于,把自己有限的能力卡位在一个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因此快速获得成功。

    因此,第三个圈是可以加速提升你能力价值的一个圈,是从「外部视角」来审视你的职业。如果能再找准这个圈,就完美定位出自己的「职业甜蜜区」了。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你一个产品经理,怎么跑去卖保险了?我是如何用这个思维模型来做出决策的呢?

    首先,定位前两个圈——兴趣圈、能力圈,这是是针对「自我认知」来说的。通过4年产品经理的工作,我发现自己身上的几个特质:

    1.我不太喜欢单纯事务性的工作,更喜欢跟人一对一打交道的工作。

    2.我不太喜欢纯技术型的工作,更喜欢多变的市场类工作。

    3.我比我的小伙伴更擅长把一件我理解的东西给别人讲的特别透彻,让人一听就懂。

    4.我比较擅长根据别人的需求设计出方案,然后用语言和文字给人表达出来。

    我当时评估出自己具备的这些特点后,就慢慢找到了兴趣圈和能力圈的交集,我想过我可能适合做:培训师 OR 营销策划师 OR 管理咨询师。那我究竟该如何选择呢?这又涉及到第三个圈「价值圈」:我要把我有限的能力放在一个可以加速度成长的领域。

    因此,在找到前两个圈的交集后,我把得出的初始结论暂时抛在一边,继续做行业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我如果还在南京,把我的能力投在培训或者咨询市场,可能并不是一个快车道(至少在南京市场是这样)。而这个时候,我开始思考几年前就开始关注但又不敢做决定的保险行业。

    通过纯粹的数据分析,我的结论是:这个行业值得做。当时,有几个数据特别抓住我:

    好了,行业关过了,下面就是我能不能做。毕竟,我从来没干过销售。这就是要看「价值圈」能否与我的「兴趣圈」和「能力圈」产生交集。到了这一步,我要引入另外一个思维模型。

    二、底层能力分析法

    我特别不喜欢别人对我说:你不是南大学法律的吗?你为什么不去做律师?

    这是典型的经验路径。谁规定了学什么专业一定要从事那个专业的工作呢?事实上,也不是如此,我想大家现在干的工作,很多也与大学时学的东西不相关了吧。

    如果都按这个思路,这个世界也就不可能有跨界者。你是学法律的就一辈子做律师好了,他是学财务的,就一辈子干会计好了。

    因此,我不是静态地来看这个问题。今天你干不了销售,不代表你未来也干不了。我是从「底层能力」的视角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所有的工作能不能干好,关键要看你具备的能力是否能与这份工作相匹配。而我认为所有的「能力」都可以看成两种能力: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

    1、专业技能

    这种能力叫做「隔行如隔山」的能力,你是学会计,就有财务技能,他是学法律,就有法律谈判技能。在这个维度下,的确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做好专业内的事。

    专业技能虽然壁垒很深,但是它的好处就是培养周期短,一般一个行业待个3-5年,自然也就有这个行业的专业技能了。

    不过,我在做职业转换时,看的不是这个东西,如果看这个,我最好的选择当然是不转。

    2、通用能力

    我有一个假设,我认为所有表面的专业技能的底层都是由通用能力构成的。

    什么是通用能力呢?比如,写作、沟通、演讲……这些都算。通用能力其实门槛没有专业技能那么高,但是它的难在于培养周期极长。可能很多人小学就开始写作文了,直到三十多岁,文章写得还是不怎么样。

    我为什么说,所有的专业技能的底层都是由通用能力构成的呢?

    举个例子,比如医生给病人看病,够专业的了吧。但我们看看看病的流程:首先先问问病人的症状——头脑中想想属于什么病,该用什么药或治疗手段——让病人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诊——最后开出药方或诊断书。这里面就至少包含沟通、信息搜索、数据分析、写作等多项通用能力。在我看来,除了阅读检查数据、匹配病症、开药方需要点专业知识外,其他都是由通用能力排列组合构成的。

    所以,我喜欢把通用能力称作「底层能力」。正是因为它是「专业技能的能力」,它的好处就是可迁移性很强。因此,我来做职业切换,是用「底层能力」的视角看的,要不然,我就被专业技能给框死了。

    从「底层能力」来看,我发现我的那些兴趣和能力标签和保险销售要求的底层能力其实是相通的,我也就更有信心做职业切换了。

    不稳定中的确定感

    自然,在我做出这样的职业转型后,我的家人、朋友都会担忧,这样一份没有底薪、没有五险一金的工作,不是太不稳定了吗?

    不过,我觉得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被「稳定」这个词骗了。稳定应该是一种能力,而非一种结果。更多时候,我们父母定义的「稳定」是每月有份固定工资,交五险一金,最好单位是国企。而不会看究竟什么力量才能实现这种「稳定」。

    十几年的铁路部门稳定不稳定?那也是说改制就改制,说下岗就下岗。曾经的银行稳定不稳定?如果稳定,我咋看到那么多研究生都出来干别的了。

    稳定表面上是个可见的状态,是个结果,但更重要的是,你要有能力维持这种稳定,才是真正的稳定。目前的工作看上去的确不太符合大众对「稳定」的认知,但对我来说,却有中踏实的确定感。为什么那么说呢?这里我还要引入一个思维模型。

    这是源自《富爸爸穷爸爸》中的ESBI模型,讲的是四种职业状态:

    E:普通从业者(70%的人都在这个第一象限,也就是一般的打工者)

    S:自由职业者(微商、自由撰稿者就是这个象限)

    B:企业主(雇佣别人,用别人的时间为自己创造价值)

    I:投资人(用钱生钱的一群人)

    这几类职业,本质的区别在于对时间的利用价值是不一样的,E-S-B-I效率越来越高。

    对于E而言,他只有公司规定的8小时内的收入,干得再多,也不会有超额回报。

    S就不一样了,脱离了体制,他可以任意支配自己的时间,干的多拿的多,干的少拿的少。虽然很公平,但是他也有局限,就是他的时间再多也只有一天24小时,效率提高的一个程度就会遇到生理上的瓶颈。

    于是,B就是雇佣更多E的时间为他工作,把本身自己有限的24小时进行倍增。虽然,B已经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状态,但还不是最厉害的。因为,就算他人再多,工人们总是要休息的,也不可能没日没夜地给人干。

    因此,最厉害的就是I了,他的工人就是钱,是不分昼夜地为他赚钱。

    写到这边,聪明的读者一定看出来了。我为什么一定要做销售,还是保险销售,因为保险销售的游戏规则天然让我从E平滑地切换到S。虽然,感觉薪资没有什么爆发性成长,但是背后的逻辑已经完全改变。而在S的游戏规则下,我不会担心企业主会不会把我开掉,我的未来会不会被人替代。我只要专注一件事,就是关于我的能力在时间维度上的使用效率,我就会很公平地拿到我那份属于我的报酬。

    2019的两个愿望

    做完过去一年的复盘,按照国际惯例,该做做新年展望了。

    今年看到一本叫《秘密》的书,里面有个有趣的观点:如果你想实现什么愿望,就向宇宙下订单。因为宇宙有各种资源,你问他要,他一定能满足你。

    不过呢,如果要让宇宙给你发货,必须还得满足一个条件,就是需求要明确。如果你仅仅跟宇宙说,我想要部车子,又不跟宇宙说要什么品牌,什么排量,什么型号,宇宙也会懵的,不知该如何满足你。

    这样给我一个启发,就是立flag,一定要需求明确。因此,我尝试「明确」地说出自己的两个新年小愿望,也希望支持我的朋友能够祝福我实现它。

    1、一门课

    我特别敬佩的李叫兽说过一句话,如果你在你的行业做了几年,无法做到「have something to teach」,那你一定是失败的。

    那么,我在新的行业也快一年的时间,不长不短,说实话,事业才刚起步,但新人期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帮助几十个客户规划了他们的家庭保障方案。因此,对于自己的本行,算是可以「have something to teach」了。

    在我这一年的展业过程中,我发现太多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保险,但却都是一知半解,故而缺乏行动。因此,我希望用我的专业为大家做一套免费的喜马拉雅音频课程,课程定位就是普通人一听就懂的保险课。课程大纲如下:

    我的计划是明年上半年能做出来,在此,还需要很多真实的案例,也希望感兴趣的小伙伴充当我的「小白鼠」,配合我做个用户调研,案例样本至少还需要50个。

    2、一个团队

    明年我也希望能从目前的S象限往B象限迈出那么一小步,建立自己的初始合伙人团队。我的愿景是希望团队成员都有非常强的单兵作战能力,同时又具备不同的行业背景,可以以团队的力量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周全的带有附加价值的综合金融服务。

    因此,我选了个吉祥数字:7。我希望最初的骨干是7个人,因为7在《圣经》上代表完全数。这七个不同的合伙人,代表了七种不同的专业能量,以共同的价值观走到一起,又去一起实现团队愿景,我的画面是这样的:

    也希望看到此条软广的小伙伴能推荐适合的人才加入我们。

    最后,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致敬2018努力奋斗的我们:

    “生活依旧痛苦吗?”

    “也不完全是,偶尔会带点甜味。”

    “明年会更好吗?”

    “一定会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2018努力奋斗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up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