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23216/e36d48f3e02d47e8.jpg)
【文/艾冰台】
在记忆中,小时候的冬天总会下雪,出门的路都会被大雪覆盖。很多时候只能窝在家里的土灶后面烤着火,双手搓着取暖。农村的房子气密性也不够好,外面的冷风不时也会从窗棱的缝隙中进来,时不时会听到那一声声刺耳的声音。尤其到了晚上,悲怆的西北风穿透窗户缝隙的凄厉,听着就无法入眠。
下雪了,整个田野都是一片白茫茫,冬小麦的绿意全被这厚厚的白雪覆盖。但淘气的小孩在此时确实最喜欢外出,也不管自己穿的是雨鞋还是老棉鞋,也不管那融化的雪儿会浸湿棉鞋,会把双脚冻伤,这一些全然顾不上。打雪仗这才是每个寒假下雪天孩子们的必修课。村庄里同龄的小伙伴也不少,分成两队,拿着雪团就开始往对方身上扔,相互追逐着,根本感觉不到那呵气成冰的冷。男孩子相互追逐,女孩子比较文静,就会在田野中间堆起一个个雪人,让雪人成为观众,给小伙伴们欢呼。
下雪天可以打雪仗,不下雪的天气有时气温更低。虽然上海地处南方,可当年冬天零下五六度以下的日子也很常见。雪融化了,那雪水从屋檐中滴下,瞬间就被冻成冰棱,又尖又长,从上到下倒垂着,在太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大人们就会嘱咐,出门时不能在屋檐下走,生怕这冰棱突然折断砸在孩子的头上,疼哭了孩子。可淘气的孩子不怕,有时会故意把长长的冰棱折断,放在嘴里舔舐着,这可是免费的棒冰呢。其实这只是一种心里的安慰,那冰棱又冷又硬,淡淡的,没什么味道。
气温连续的低于零度,屋后的河浜早就被冻上了,这时才能体会什么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海的冰也可以厚到十几公分,小孩子走在冰面上也是纹丝不动。从南岸走到北岸也是轻轻松松。只可惜在南方,人们只是在冰面上随意走动,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切都是那么好奇。不能像北方那样可以玩出很多花样。但偶尔丢一块小石子,才发现它们可以滑得很远很远,于是乎一场小型的游戏比赛就开始。小家伙们轮流往远处滑石子,看谁的石子滑的最远。这是不是如今冬奥会项目“冰壶”的雏形呢?
天冷了,小动物们也可怜,拼命找寻着可以避风的地方。当地最常见的留鸟就是麻雀,走在那冻的邦邦硬的路面,时不时可以发现冻死的麻雀、老鼠。农村冬日里空关的仓库很多时候就成了这些鸟儿的避难所。淘气的小家伙们偷偷摸进去,想去抓鸟。可怜的麻雀们看到人进来,一阵惊慌,一下子四处逃散,也分不清是不是有玻璃窗。可恨的玻璃啊,那透明的玻璃,有不少冒失鬼撞在玻璃上就倒下了,小家伙们只要嘴里“哦呼哦呼……”几声,就可以抓到那撞晕的鸟儿。
也有小伙伴们像鲁迅写的小说里那样,尤其是下雪天。在门前扫出一片净地,撒上一把谷子,用砖头围城U字形,在中间位置用小木棍支起一块砖头,木棍上绑上一根细绳。绳子的一头抓在门背后孩子的手中,看到鸟儿进入“陷阱”,轻轻一拉,这砖头就把鸟儿砸中。可能砸中了腿儿,也可能砸到了翅膀,鸟儿想飞走也已经没有力气,只等着小家伙们上前抓取他们的战利品。
冬天除了这些室外活动,女孩子们也没闲着,可以利用家里的土灶烘一些土豆、山芋之类。也可以利用身边的脚炉,在里面撒一把玉米,稍等片刻就可以吃到松软的爆米花。虽然不多,但打牙祭也已经足够。在一片“噼里啪啦”中,在小伙伴的一片欢笑中度过,给冰冷的冬天带来阵阵温暖。
这些曾经的小把戏,或者叫小游戏,给当年寒冷的假日带来很多欢乐,很多年过去了,还会在脑海中不时浮现,嘴角无意间就会绽开笑容。无忧无虑的童年就是那么难忘,虽然曾经感觉是那么清苦。
2022.5.9
沪上 北风斋
继续宅家,屋外时阴时晴,何时能出门,似乎还遥遥无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