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有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小视频,是一位女同事站在公司门口采访回岗上班的其他女同事。
采访只有一句话,“过年有没有相亲?”被采访的女同事们都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大家在这心照不宣的笑容里找到了共同点。
相亲,是很多人都在经历的事情。小A是我的同事。她昨天也去相亲了,我们几个女青年的八卦之魂就在燃烧,都在等她给我们来场信息交流。果然,相完亲她就来跟我们汇报工作了。
一开场她就说这是她相亲以来最尴尬的一次,全程都在尬聊。而且是她在尬聊,为什么呢?
因为男方太不主动了,小A只能没话找话来维持这场表演。她说真的很想唱:“该配合你演出的我选择视而不见。”但空气安静的太频繁,她只能选择上场。真的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想着自己要问些什么,随便什么都好。
我们就问她对男方有兴趣吗?她说,并没有。之所以没话找话,是觉得如果两个人都不说话,那真的比尬聊还尬了。
我们都觉得很不可思议,就问男方全程都不主动吗?
她说那也不是,至少有20%他也在提出问题吧,只是那些问题都是她话题的延伸而已。
她突然笑起来说,最主动的应该是他提出加微信的时候吧。那个时候她心里在想终于结束了。
结果大概大家都可以猜到,只是加了微信,以后就没有以后了。
小A还说,他们刚坐下来开始,她就知道男方对她不感兴趣。因为从坐下来开始,男方的眼睛和手都没怎么过手机,几乎全程都在刷手机。这才是小A觉得最尴尬的部分。
她说,不主动其实没有什么大关系。有关系的是,即使没有兴趣,该配合相亲程序的我们不是也要好好走完过场吗?大家都是成年人,这么率性而为留下的可能只是任性的标签。
我们几个也赞同她的想法,纷纷吐槽这男的太不上道,也不够尊重人。
吐槽完以后,有些触动。因为自己曾经也当过不上道的人。
作为单身女青年,总有那么些记忆是被相亲包办的。那个时候是被动的,但是当时不知道这样的不主动是带有不尊重的。而后才有种默默踩了任性标签而不自知的顿悟。
我觉得大多数人对待自己不感兴趣的人事物,通常会有很明显的表现。这无可厚非,总不能昧着自己的意志迎合别人。但是,有时候自我感受是否优先是分场合环境的。
如果把这种不感兴趣放在相亲这种境况里的时候,就会发现过于看重个人感受其实并不恰当。除非对方太过奇葩、瞧不起人、人身攻击或者是别的,特殊情况下只能用特殊方式。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礼有节的。
当我们对相亲对象不感兴趣的时候,说白的就是看不上。当对方在这场会面里表现得主动一点时,我们就暗地里衍生出一种优越感了。把自己的高冷合理化,并认为是因为对方确实不值得搭理。
现在想来,遇到不主动又自我感觉好的对象时,对方其实也很无奈。肯定很想甩来一句,我对你也不感兴趣,可你爱理不理,这相亲是没法继续了。
然而对方还是压制住了自己的洪荒之力。之所以没有按着自己的性子来,表现得主动些,尽量将这次的见面完整化,未必TA是感兴趣的一方。TA是有考量和顾虑在的,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媒人、对象的父母和自己的父母。如果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尴尬的不只是两个人。
这样一比较,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成熟度与教养。
后来小A有说过这样的话,她说尴尬的部分不是令她难受的部分。在一开始男方把她放在一个尴尬的位置,然后做甩手掌柜,其实并不难受。
难受的是,她知道相亲本是一场令人不舒服的会面。一开始从男方的态度里就可以看出他的不中意,这她完全可以接受。毕竟每个人有自己的喜好和喜欢的类型。只是他的全程刷手机让她感觉透露着一种对自己的轻视。她说,自己不应该遭受这样的对待。必然的,男方给她留下了极差的印象。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只能跟自己遇到的人相恋。无论是怎样的人,只有遇见了,才有相爱的可能。相亲就是为了有机会结一场善缘。
如果这场名为“相亲”的遇见并没有邂逅自己心里希望的那个人,也不能因此无视它和ta。短暂的相遇,也存在它留有的记忆。我们为别人制造的,别人给我们制造的。我们离开了,记忆会留下。我们不需要表现的有多看重,以免太违反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只是尽量给彼此就有余地。
相亲第一面,主动的人不一定对你有意思。要么觉得你很有魅力,要么在维持自己的教养。不论哪种,对方都是不错的人呢。那么,就好好对待对方,以珍惜,以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