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这本书,全书从“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三个部分来阐述沟通在其中的艺术。
其中“看入人里”,主要探讨了与沟通者有关的因素,说明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并分析了知觉与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看出人外”则聚焦于沟通者之外信息的传送与接收,分析了语言的运用和非语言线索的特征,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
“看人之间”则主要讨论了关系的演变过程,侧重于亲密关系的区辨,提出了增进沟通氛围、处理人际冲突的各种沟通方法。
今天跟大家分享《沟通和关系的演变》这一章节则属于“看人之间”这一部分。
我们每天一睁开眼就生活在各种关系网中,与家人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商业伙伴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我们与一些人建立关系,有意避开另一些人。经科学家研究有如下一些因素影响着我们关系伙伴的决择。
关系的开始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当我们和他人沟通并且越来越了解他们的时候,沟通又会发生什么改变呢?
沟通学家,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书中以两个主要的观点来为我们阐释沟通随着人际关系的演变所发生的变化,具体如下:
通过上面的这个思维导图我们可以看到,人际关系是复杂的、动态的和重要的,当我们在这些关系里面进行沟通的时候,到底又相互交换了哪些信息呢?
由此可见,在各种人际关系中作沟通,是极其复杂多变的,需要智慧和策略来经营。凭感觉直来直去的沟通,简直在裸奔。辩证张力是生活的一部分,选择如何沟通,如何面对,会对关系的质量造成巨大的差异。
最近看到身边的朋友的婚姻以离婚收场,甚是为她们惋惜。如果她们知道如何有效沟通,或许不会走向今天这种局面。书中也提到:一段关系从结合、各自为政、停滞到逃避,并不是不能避免的。一段婚姻,是以离婚收场,还是一直保有之前的亲密感,最大的不同在于当伴侣处于不满意的状态是彼此的沟通情况。不成功的伴侣,在处理问题时,多通过回避,间接面对和较少联系的方式;相反那些“修补”过关系的伴侣往往以比较直接的方式沟通,他们正视彼此的问题,花时间尽力的协调出问题的解决之道。
于我而言读完这一章最大的收获在于:我们与人沟通的时候,不仅有内容的向度还有关系的向度,往往我们更多关注内容的向度,忽视了关系的向度。事实上大多数时间我们意识不到多少关系性的信息,在沟通的时候比较容易忽略关系的向度,特别是在与孩子的沟通方面尤其需要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