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云仙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47516/061fe773770cfe5e.png)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云云众生,离苦得乐。
文学爱好者不计其数,有的人热爱写作,只是兴趣爱好;有的人把它当成一门技能,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有的人把它当成终生追求的事业和梦想。
作为一名写作者,每天都要写作,每天都要练手气,好比人们常说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样。不写,思维就会呆滞,不写,就会手生,不写,就会感觉不灵敏。
那么,要坚持每天都写,题材从何而来?而那些作家常年写作不断,有的作家手快,思维敏捷,人生阅历和经验丰富,体察社会生活细致入微,能一部接着一部地写,比如像贾平凹。
但大部分作家或许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和势头,经常为找不到写作素材而抓耳挠腮,长吁短气。要想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节约写作时间,就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那么,写作者应该如何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呢?
著名散文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装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装间接材料的仓库,即装书籍和资料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在我看来,作家收集素材也无非是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直接素材。
这种素材来自于每个人自己的日常生活、观察、感悟和体会。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既不是神仙,也不是哲人,更不是圣人。大家每天的生活轨迹都基本上一样,谁也不比谁好多少,谁也不比谁差多少。
因此,你每天遇到的人和事,有趣的、快乐的、伤心的、烦恼的、忧伤的等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而且是独一无二的,是新鲜的,是鲜活的,因为它来源于生活本身。
我手写我心。只要是发自真情实感,就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是好素材,就能写出好文章。
二是间接素材。
它来源于我们平常所看到的资讯、电影,电视连续剧、音像制品、短视频及网络上的文章等,只要是能够打动你的故事、情节、人物、生活场景及有趣味人和事,都可以积累到有所启发、感悟、心得等触动心灵的素材,经过加工、演绎、幻化成为自己的素材,为自己所用。
三是多读经典作品和名著。
古今中外无数经典作品,它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口口相传的优秀作品,自有它独特的魅力和撼人心魄的力量。
多读经典的作品,多读中外名著,多看古今中外的优秀小说,才能在自己的心目中辨别出什么是好作品?什么是劣质的作品?
有的文学爱好者没有看几本书,也没有看几本经典的文学作品,更没有读多少本小说,但是他就敢做梦,就想提笔写小说,就想编故事,这样恐怕是不现实的吧。
因为自己的脑海中都没有形成故事的雏形和基本的模式,胸中都不知道小说是怎么一回事,就想一蹴而成,就想一提起笔来写出好作品,就想一下手写出名垂千古的名著,那怎么可能?
要想写好故事,写好小说,就得下笨功夫,就得好好地钻研阅读名著和经典作品,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并在长期的写作训练之中,把它们加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写作技能,也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故事和优秀作品。
那么,对于双腿残疾的史铁生,他是如何获取写作素材的?
通过阅读《我与地坛》这部散文集,我们便从中知道,他轮椅行走过的地方,每一只昆虫,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丝空气,每一声鸟鸣,每一个熟悉或者陌生的路人,都是他的写作素材。
对于资深写手而言,没有什么素材缺乏、有无灵感一说。在那些大咖的眼里,处处有素材,时时皆灵感。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创作,在公园,在湖边,在车站……他们才是真正的写作者,令人佩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