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粑

作者: 米苏闻 | 来源:发表于2019-04-30 22:08 被阅读3次
包粑

身在他乡,总是会特别想念家乡的食物。像热干面和包粑,我从小吃到大的东西,家乡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买到,可是出了湖北省,就吃不到了。昨天文字里写到热干面,就有几个简友老乡评论说喜欢吃。

大概我怀孕时待在老家吃了不少热干面,如今就连儿子也非常喜欢吃。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网上买一箱,当然,想吃到家乡那种味道是不可能的了,只能退而求其次,降低一下要求了。

但是我时常想吃的包粑,却不可能买到。我尤其怀念奶奶在土灶上做的包粑。前几年,每次我一回去,妈妈就会把面粉和菜准备好,带回老家,中午就能吃到焦黄香脆的包粑了。爷爷在灶旁烧火,奶奶一边包一边快速翻动着锅里炕着的包粑。

一旦哪一个已经熟了,她就会夹起来给我,我说等都熟了大家一起吃。奶奶坚持要给我,说我难得回去,一定得吃第一个。我便伸手接,奶奶提醒道:“烫!”得拿张纸包着才不会烫到手,看上去不冒一丝热气的包粑,温度却是非常高的。

现在想吃包粑只能自己动手做了,自从学会和面后,我就很想尝试一下。正好昨天买了胡萝卜和肉,面粉也有,奶奶做的包粑多是胡萝卜馅的,我的第一次尝试,就也做这个馅吧!

首先是和面,似乎面和好后要放在一边醒一会儿,这一步对我来说已经没什么难度了。然后切肉,肥瘦分开,家里没人吃肥肉,就用来炼油炒胡萝卜,胡萝卜只有用猪油炒才香。胡萝卜丝一定要细,得用刮皮刀上的细孔刨才行。

记得以前奶奶的包粑里肥肉瘦肉都有,因为害怕一口咬到油腻腻的肥肉,我总是要先偷偷掀开面皮看一下,有肥肉就偷偷丢给一边觅食的鸡们。

材料准备好后,把瘦肉和胡萝卜丝一起炒熟,这就是包粑里面的馅了。对我来说最难的一步来了——把馅包进面团里,压成饼状。缺少擀面杖,我只好一切凭感觉进行了。从和好的面团上揪下一小团,用手按压平整,夹一大筷子馅放上去,再把边角揪起包住,我用的是之前包包子的方法。

再把这包子形状改造成大大圆圆的饼的形状,一开始我用力一压,几处面团薄弱的地方立马被压破了,里面的馅迫不及待地跑了出来。我只得揪面团来修补,前两个包粑被我补得像过去穷人穿的衣服。后面几个稍微好点,我吸取教训,轻轻地按压,绕过薄弱的地方,重点压面团厚的地方,总算做出了完整的,不用再修修补补了。

我松了一口气,一看时间已经一点钟了,赶紧开火把锅烧热,再把包好的包粑放进锅里。手里还在包着,后面几个我包得越来越小了,因为发现小的比较容易按压,按压得薄一点,熟得快,而且更焦脆,我喜欢吃焦一点的。包完一看,前后包的形成了鲜明对比,先包的又大又厚,放在锅里炕一会儿,中间快糊了,边上还是生面。后面包得又小又薄,就避免了之前的问题。耶!我差不多已经完全get了制作包粑的诀窍。

中午我跟老公一人吃了一个大包粑,差不多就饱了。晚上我做了一个紫菜蛋汤,热了几个小包粑,儿子拿在手里吃时,学生看到了也要吃,给她尝了一个,她直夸好吃。儿子吃完一个还要,说:“太好吃了!妈妈你长大了要做一个厨师吗?”怕他吃多了,我没再给他,答应明天再给他做。

虽然做包粑过程比较繁琐,做起来费时费力,但第一次做能成这样,我已经非常满足非常开心了,以后不用一味怀念而又吃不到包粑了,真好!

包粑

相关文章

  • 包粑

    身在他乡,总是会特别想念家乡的食物。像热干面和包粑,我从小吃到大的东西,家乡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买到,可是出了湖北省...

  • 掐蕨记

    清明时节正是南方人做清明粑的好时候。应好友之邀带着远方来的朋友去老家包清明粑。 我家素来就有包清明粑的习惯,年年都...

  • 户部巷

    汉味小吃:发糕,糯米包油条,剁粑,对粑,烧饼都没有了。。 传统 满大街的武汉手信。

  • 两个胡萝卜粑粑,一碗番茄蛋汤,一顿饭如此足以!

    在家乡,大街小巷凡是卖小吃的地方仿佛都有卖包粑的小摊,生意都不差,陆陆续续的总有客人,油锅里炕炉里包粑进进...

  • 端午烟火气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城里时兴包粽子。乡下麦子归仓,是要吃小麦粑的。今年,我没吃新麦子做的小麦粑。 端午是从龙船...

  • 端午烟火气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城里时兴包粽子。乡下麦子归仓,是要吃小麦粑的。今年,我没吃新麦子做的小麦粑。 端午是从龙船...

  • 包谷

    “包谷粑,伍块钱三个。”听到夜市上的叫卖声,看着那黄橙橙、四周包着包谷壳、冒着热气的包谷粑,小时候吃包谷的情景袭上...

  • 每个地方粑的做法都是各种各样的,我不知道我们老家那个粑是什么粑,所以就以粑字命名了。仔细想了一下,大概用米粉和豆干...

  • 清明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一到清明,我就想起米凉粉、艾蒿粑、水煮蛋、百果灯和坟上的青草。 ※:艾蒿粑又叫清明粑,粑皮糍糯,有浓郁的艾蒿菜香味...

  • 八八贵州的粑粑--灰碱粑

    在贵州品种繁多的各类粑粑中,灰碱粑的外形并不突出,没有红粑那么喜庆的外表,也没有花甜粑那么精致的内在,灰碱粑看起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包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db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