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5202/6a2841032f2bbab4.png)
最近一直在忙折腾装饰房子,买各种家居用品,买一些有的没的,我妈提醒我要多买实用的,但我又确实忍不住买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比如干草做的垫子,比如用来看大视频的投影仪,日式风厕所挂帘布等等我一直想买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去购买的东西。
如果打开我的手机,你会看到我的购物车堆满一大堆充满淘宝关键词的莫名其妙小玩意,我以前还会鄙视那些喜欢购物的,熬夜双十一的人,觉得他们为了花钱搞得这么投入,至于么;但当我解开自己的钱包,走入这些网上商城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理智也在反复刺激之下变得多了很多冲动,很可能一个美观的图片+优惠券就轻松地将我卷入消费的漩涡。
可能我本来想买的是一个剪刀,结果到最后剪刀没买到,反而买了刮胡刀,衬衣,小熊宝宝玩具,所以真的是要理智消费...
经过这一次的搬家,我终于理解为啥中国人对买房这个事情为啥那么迷恋,因为房子这东西真的会从根本性上改造人的生活方式,从而带给人更加长远的满足感。
当你挤在一个20平米的空间里和你待在100平米的空间里,你的思维方式都是完全不同的。
当你在小空间里,你思考的是生存,是挣脱,是奋斗,是极致利用,是效率,整个节奏都更快,仿佛休息也是一种浪费。
而在大空间,你考虑的是不浪费,是每一处都能增加新体验,是尽情发挥,是计划长远,是工作与生活平衡。
这种思维的转变对我来说挺有意思,因为过去几年的生活让我更多关注的是工作,因为不工作,我很多的计划都无法展开,每天都是绷着好几根弦去奋斗,自己把自己五花了大绑一般。
但直到我开始采购新屋用具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内心里还是有一丝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我现在依然对静下来喝一杯咖啡不感冒,但看着自己买的一条条浴巾,一个个枕头,被子,我发现我自己还是有些渴望美好生活的,自己还是蛮需要努力挣钱的。
意识到了自己对生活的渴望,但我也发现自己生活常识正在与当代新消费社会脱节...
因为当我在“控制欲望”的时候,这个世界却在继续推动着各种欲望,对美貌的欲望,对美食的欲望,对服装,生活各个方面的欲望。
比如我出门逛个街,网上刷刷网店,所见到的全是无微不至,细节创新人性化的各种商品与服务,挑动着我消费欲望的神经。
比如,我不知道现在的锅已经分的很细,有炒锅,平底锅,蒸锅,汤锅,还有电饭锅,电炒锅,空气炸锅...
现在的洗浴用品有我没见过的香型,现在的人洗发都要配护发素;现在的厕所里都要有洁厕灵,洗手池旁边有硅胶防滑垫...我不知道有消毒清洁湿巾可以替代过去的棉抹布,不用你一次次地洗,而且洗不干净还容易沾染细菌...
我不知道抽油烟机旁边可以贴贴纸防油,可以贴塑胶防止生霉...
每购买一次家居用品,我都像上了一堂居家课,学习到无数有关房屋维护,家庭环境打理的知识,让我对居家的理解更加实际和实用,而不只是幻想舒适,但不知蚊虫,霉菌正在侵蚀你的地板...
所以住房其实是一个工程,因为它不只是一次购买、装修后就结束了,而是一次投资,以及长期对房屋的维护与保养...理解到了这一层对我来说是一个思维的冲击,也让我越来越觉得美好的事物真的要付出好多心力,你才值得拥有它,哪怕是房子这么耳熟能详的东西,也不是简简单单就得到手的。
所以房子这种东西确实有其价值,在于说它不仅仅给了你一个庇护之所,同时还给了你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才是真正宝贵的,
低级的满足感来自于刺激,比如买东西、买菜、买家具、买家电就能够解决你低级的满足感,瞬时的快感,立刻到来的视觉冲击,皮肤抚摸优质家居的触感刺激等等;
而高级的满足感来自于创作,拥有,分享,体验,这就是买房之所以吸引人的核心原因,因为你所拥有的房屋面积,就代表了你在这个世界拥有了近乎绝对的自由空间,你可以摆放喜欢的花,可以将自己的袜子乱甩,也可以在家里跳瑜伽,放新潮音乐。
所以很多人愿意用一辈子的积蓄去买一套房,除了解决自身安全庇护之外,其本质就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拥有一片相对自由的领土,因为房屋的特殊价值在于给予一个人相对自由的空间,这是其他地方很难得到的体验与权利。
而这些“自由”的机会,其实都是房屋给你的,得到这种自由,其实人就实现了自己口口声声想要获得的生活了。
自由的权利,是人活一辈子最高的需求,且必须建立在解决基础需求之上,而且基础需求还不能丢失,它是一个动态的金字塔,生活需求,社会需求的持续满足之外,追求一些精神自由需求,人才会真正的,长期持续的快乐,那是一种不被侵扰,不间断,持续稳定的快乐。
所以我觉得,生活值得我们学习的很多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