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断断续续看了天津卫视的一档名为"非你莫属"的求职节目,引发了我对求职的一些小思考。
节目本身比较干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1名主持人加15名企业老板,面试4名求职者,抛开一些自我炒作的面试官和求职者,更多的还是教了我关于求职的一些事。
不打无准备之仗,求职更是如此。
一个求职职意向明确的求职者更容易受到关注。到底想要进入什么行业、应聘什么岗位、想要的工作地点和薪酬标准,一开始就明明白白的告诉对方,减少彼此的认知成本。
一个搞过心意企业调研的求职者更容易获得职位。每当遇见能够说出某某企业具体业务,分析企业当前的优势与劣势,并给住自己意见的求职者,总会在面试过程中收获更大的机会。
一个衣着得体举止端庄的求职者更容易获得喜欢。职场突出能力,但面试讲究眼缘,十几分钟的时间不足于完全展示一个人的所有优点,但却可以发现基本的教养。一上来被怼的很惨的人,往往是看起来不职业的人。
有了准备,便可以在十几分钟里放手一搏。
礼节上一视同仁,但内容上必须取舍。我们是为了求得一个职位,并不是要讨好每一个面试官,如果有了几家、甚至是一家目标企业,我们就要主动地把聚焦点引向目标企业。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绝对不要莫名其妙的怼起来。也许是因为节目效果需要,常常出现怼得七荤八素的场景。作为求职者,如果没有令人惊艳的硬实力,要适当作出妥协,保护面试官的优越感,关注交谈的内容,而忽略说话的情绪。
尽快的展示自己的优势,让他们看到你所能带来的价值和潜力。常常出现一些求职者,十几分钟过去,东拉西扯的说了一大堆,却没有展示出与自己求职岗位相匹配的能力,导致最后遗憾离场。
搞定主持人,成功的机率直线上升。与一般节目不同,非你莫属的主持人不叫主持人,而称为主面试官,可以说是面试中最重要的因素,他引导面试官和求职者的聚焦点,把控全场的整体局面,怼谁也不能怼他。
价值观绝对不能出问题,如果有违社会公德,求职的成功率绝对为零。
此外,还有很多一些小细节值得我们关注。
总而言之,眼缘很重要,如果我们仅仅是一般的求职者,满足面试官的优越感,展示自己的礼貌与低调;听清面试官的提问,展示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求职成功率便会大幅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