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值得看坚持写世间情
孔子身为至圣先师,为什么有人形容他为“丧家之犬”?

孔子身为至圣先师,为什么有人形容他为“丧家之犬”?

作者: 简乐兮 | 来源:发表于2019-07-09 22:43 被阅读5次

“丧家之犬”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成语解释: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在这里“丧家之犬”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因为司马迁不仅崇敬孔子的行动,更是把孔子当做人格偶像来学习模仿的。从《史记》的太史公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心向往之”,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鲁国国君听信谗言,赶走孔子

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孔子本来在鲁国治国有方,遭到邻国齐国的忌惮,于是他们给鲁国君主和季桓子好多美女,让他们把孔子赶走。

孔子万般无奈,在子路的劝说之下离开了鲁国,就这样孔子离开了自己的家。

犬本来是做什么的?本来是看家护院的,可是院子的主人听信谗言,把自家最忠诚的狗赶走了。这狗就失去了家,所谓“丧家之犬”。

孔子周游列国,却不被重用原因有二

原因一: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德治国”,而君主追求的是“富国强兵”,所以孔子和很多君主之间意见相左,这些国君也就不待见他。

原因二:有一些君主慧眼看到孔子的才能,准备委以重任。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因为孔子相对这些国家的人,是外来的,他被重用就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其他大臣的利益,这些大臣恨极孔子,于是他们就联合起来,利用职场厚黑学,排挤孔子,使得他没办法再继续留在这里。

因为这两个原因,孔子就这样不得不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过程中遭遇了很多困难,首先自己的国家鲁国赶走他,其他的国君或者同僚也赶他,有能力没有舞台,所以孔子自称“丧家之犬”。

然而就是在这种困境下,孔子提出“君子固穷”,他也这样要求他的弟子们。这里“穷”不是“贫”,穷是完全没有办法了。“君子固穷”就是完全没有办法时,还自我要求做一个君子,这就是君子的最高标准。孔子被称为孔圣人也是因为他对自我的要求如此之高。

这样我们再回头理解“丧家之犬”,孔子的形象反而更加高大起来了。

理解一个人最忌讳的是断章取义。

相关文章

  • 孔子身为至圣先师,为什么有人形容他为“丧家之犬”?

    “丧家之犬”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成语解释: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在这里“丧家之犬”并不是一个...

  • 圣人和真理哪个是第一位的?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圣人应该是孔子了。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三千弟子都很崇拜他,后人称孔子为至圣先师。和孔子差不多...

  • 《仰之弥高王守仁》

    我们知道形容孔子都会说他是“万世师表德与天齐,日月同辉古今不二”。这其实就是夸他是古往今来唯一的至圣先师...

  •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成语

    成语 丧家之犬 解释: 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

  • 他们拍了一组人像,其中一半是杀人犯

    人类总是会不可避免的以貌取人,就连至圣先师孔子也不例外,孔子的学生子羽相貌丑陋,孔子对他很冷淡,他只有离开孔子回去...

  • 论孔子

    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人们称其为至圣先师以及至胜。孔子先祖本为宋国贵族,后移居鲁国,家氏没落。但是就是孔子创造了我...

  • 孔子是咋当上儒家老大哥的?

    后世称他为“孔圣人”,知道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却不知他也曾历经坎坷,甚至一度沦为丧家之犬。 孔子的父亲是从宋国逃亡至...

  • 孔子---从丧家之犬走向圣人

    孔子不同流合污,遵循天道,是一个有着崇高理想的人,那他有没有为了现实饭碗屈服呢?他为什么说自己如丧家之犬呢? 当时...

  •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至圣先师

    一、是由于他的思想主张顺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他提出的“仁”、“德”和“礼”,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这样的思...

  •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周游列国,他的学说并没有得到重用,以致于他被人嘲笑,累累如丧家之犬。孔子听了,说,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身为至圣先师,为什么有人形容他为“丧家之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dq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