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之廉颇列传

作者: 灰常出色 | 来源:发表于2018-01-08 22:10 被阅读40次
    图片来自网络,所有侵权,请告知,会及时删除

    一.人物介绍及分析

    廉颇,赵国的良将。先后经历了赵国三位君主,赵惠文王、赵子孝成王和赵子悼襄王。在赵惠文王和赵子孝成王的时候,都很受重用。赵悼襄王的时候,混的不好,先是逃到了魏国,后又被楚国挖了过去,不过后期都没多大建树。

    廉颇当朝的时候,赵国涌现了一大批贤臣良将,像蔺相如、赵奢、乐乘、李牧等等。可见当时的赵国还是很注重和培养人才的。

    关于廉颇这个人,他非常的勇猛,并且很擅长带兵打仗,这从他的种种战绩可以看出来。除此之外,廉颇也是一个性格直爽,胸怀宽广的人,通过负荆请罪,我们可以推断出来。廉颇同时也是一个,念旧的人,从他离开赵国之后,依然不忘辅佐赵国可以看的出来。

    当然廉颇易怒,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从他开始公开大骂蔺相如,以及后面公然攻打乐乘可以看出来。

    二.历史介绍

    关于廉颇的故事,史记中记载了好几个,像负荆请罪,长平换将,廉颇老矣等。关于廉颇,本读者会分成三个阶段来讲,恰好这三个阶段分布在三代君王。

    (一)辅佐赵惠文王

    廉颇在赵惠文王初期,可谓如鱼得水,战功累累。如文中所述: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当时的赵国虽然强大,但是跟秦国相比还差的很远,所以也就有了后面的蔺相如崭露头角。

    话说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之后,蔺相如可谓风声水气,风头一时无两,就连官职都在廉颇上面。这让廉颇非常的不爽,他觉得自己的功劳比蔺相如大多了,于是便处处想着与蔺相如争上一争。

    有一次早朝之后,廉颇的马车和蔺相如的马车有一段路要碰见,蔺相如便让自己的车夫驾驶到胡同里,让廉颇先走。

    蔺相如的马车夫一看,吆,原来你蔺相如是个怂货那,那么胆小怕事。蔺相如一听,解释道,不是我胆小怕廉颇,而是我不想和廉颇争,我们两个赵国举足轻重的人物斗起来的话,对赵国不利。车夫一听,呀,牛掰,不愧是蔺相如,胸怀非常宽广。

    廉颇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痛定思痛,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对,没有大局观,于是便有了负荆请罪。蔺相如一看,呀,老将军太客气了,赶紧扶到了屋里。后来,他们两个还成了刎颈之交。

    读到这里,本读者觉得,廉颇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但是却真的胸怀坦荡,不记仇。从开始的嫉妒蔺相如到后面的负荆请罪,都可以看出他的真性情。这种性格的大臣,如果碰到合拍的君主的话,肯定能有一番作为,反之则会很不顺利。

    在蔺相如和廉颇交好的这几年里,赵国像开了挂一样,不停的攻城略地,而廉颇也是屡次建功立业。如文中所述:

    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几,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后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其明年,赵奢破秦军阏与下。

    想来,赵惠文王非常开心,因为所有优秀的人,都在倾力辅佐着赵国。不过反过来看下,你也会觉得赵惠文王非常的贤明,重用的都是忠诚、能臣,而非奸臣、佞臣。上下齐心,其利断金,如此可见一斑。

    (二)辅佐赵子孝成王

    等到这惠文王一死,赵子孝成王继位。赵子孝成王还算贤明,不过本读者却觉得,他比惠文王应该差挺多,这从后面他做的事情就可以看出。

    赵子孝成王继位七年以后,秦赵两国便发生了长平之战。当时赵国的三大良将,只剩下廉颇一人,赵奢死了,蔺相如重病。所以这保家护国的重任只能落在廉颇的肩上。

    本读者觉得,当时的赵国国力,经过赵惠文王的积累,应该比较强盛了。再加上赵子孝成王继位之后,并没有多大的建树,于是便想着打一场漂亮的大仗。

    廉颇被秦军击败几次以后,廉颇意识到秦军不容易对付,于是便采用了比较保守的战法,坚壁不出,以逸待劳。心想毕竟长平离赵国比较近,长期耗下去,秦军肯定先耗不住,等到那时赵国就算不能打赢,保持不败还是没有问题的。

    赵子孝成王一看,吆,怎么总是耗着,是不是怕了,屯兵四十多万在边境,这花销太大了,我得换个人试试。而秦国丞相范睢,就在这个时候,使用了反间计,点名让赵括带兵。想来秦国也是做过仔细调查研究的,最终选择了赵括这个人,要不然也不能点名要他带兵。

    读到这里,本读者反而觉得,赵括的名声在赵国肯定是挺大的,不过缺点便是没有实战经验。

    赵王一听,得咧,换个试试吧!于是便让赵括去做统帅,不过他肯定没有想到,这是他做过最糟糕的决定了。

    果不其然,赵括没忍住秦国人的勾引,带兵出战,结果被人家设计的圈套团团围住,一困便是四十六天,结果突围的时候,被乱箭射死。

    于是,便有了后面的白起坑杀二十万俘虏,这对赵国来说,简直就是灭国的灾难。赵国从此,再也没有能力抵抗秦国。

    长平之战以后,赵子孝成王肠子都悔青了,不过那也没什么卵用。还好他不算昏庸,再次重用廉颇。

    所谓祸不单行,在这个时候,燕国竟然趁机落井下石。廉颇一看,丫的,小样!哥打不死你,于是便痛打了燕国一顿,而赵子孝成王因此也更加的重视廉颇了,直到他死。如文中所述: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三)离开赵子悼襄王

    赵子孝成王一死,廉颇的日子变得不好过了。

    赵子悼襄王一继位,便想着让乐乘代替廉颇做大将军。本读者觉得,这个赵子悼襄王确实非常的糊涂,一来应该是有小人说廉颇的坏话;二来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赵子悼襄王明显是不信任廉颇,或许是因为他功高盖主吧。

    廉颇的低情商,这个时候也表现的淋漓尽致,他大怒之下,竟然反了,带兵去攻打乐乘,还把乐乘给打跑了。而他自己当然,也没落下好的结果,只能逃亡到魏国。

    看到此处,本读者感慨良多,一来感慨赵王糊涂,不知道如何收买人心;二来感慨廉颇愚笨,采用了最笨的方法来反抗。

    想来廉颇运气也不好,赵国随后又出了另外一个良将李牧,此人也是非常能打仗。赵王在有良将使用的情况下,自然是想不到廉颇的好了,于是廉颇便被赵王遗忘了。

    廉颇到了魏国,因为他身份的原因。并没得到重用,这让他很不开心。不过机会说来就来,等到赵国总被秦国欺负的时候,赵王又想起了廉颇,便特意派使者看廉颇是不是还没老到打不动仗。

    使者因为收了廉颇仇家的大礼,便暗示赵王说,廉颇已经老了,不中用了。赵王于是便没有再启用廉颇。

    想来这对君臣真是一对糊涂蛋,先是赵子悼襄王用人不察,后是廉颇不会对使者送个大礼包什么的。结果导致,原本彼此需要的双方,都没得到自己想要的。

    后来楚王知道了廉颇的事情,于是变花重金将廉颇请了过来。但是廉颇到了楚国以后,却建树很少,再也没有以前的霸气,想来是一心牵挂赵国的原因吧。

    三.灰子感悟

    大凡良将,都需要有一个贤君使用,不然就算他有在大的才能,都会无力可使,廉颇和赵惠文王便是一个很好例子。

    赵惠文王时,廉颇是如鱼得水,同样赵国也是在不停的扩张领土。

    到了赵子悼襄王时期,廉颇还是那个廉颇,可是国君变了,于是廉颇竟然只能逃到魏国,后来无奈又去了楚国。而赵国在失去廉颇之后,总是被秦国欺负,同样廉颇也郁郁不得志,如此结果,当真是可悲啊!

    不过想来,这也和廉颇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他性格直爽,容易发怒,控制不好情绪,这让使用他的君主,不是很好下手。在没有人替代他时,自然是极为重用,一旦有人可以替代他,他便会被搁置。想来如果廉颇能够稍微注意下这些的话,他的仕途会顺畅很多。

    可是人无完人,想来如此的廉颇才叫做廉颇吧!

    (灰子,作于二零一八年一月八日)

    《史记》之名将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记》之廉颇列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ei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