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诸子百家读书古代文化
起名的学问之一:名字的隐患

起名的学问之一:名字的隐患

作者: 散翁 | 来源:发表于2017-02-16 14:27 被阅读506次

    名字的隐患

    名字对人的一生有暗示作用,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后世。所以古人在给孩子起名字时,往往非常重视,尽量选择一些吉利的,寓意好的字。但也有比较随意的,甚至不假思索就随口给孩子命了名。这种随口命的名字吉利还好,而如果不吉利的话,就有可能给孩子的命运埋下隐患。

    春秋时期,晋国的晋穆公喜欢用战役来给孩子命名。《春秋·桓公二年》:初,晋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条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师服曰:“异哉,君之名子也!夫名以制义,义以处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今君命大子曰仇,弟曰成师,始兆乱矣,兄其替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初,晋穆侯的夫人姜氏在条地战役的时候生了太子,当时这场战役失败了,晋穆侯心里有怨气,很仇视对方,就随口给儿子取名叫仇。仇的兄弟是在千亩战役时生的,千亩战役取胜了,晋穆功心里高兴,因此给仇的兄弟取名叫成师。

    当时一个叫服的人的看出了这两个名字所潜藏的忧患。服应该是晋国的太史、太卜或者乐师。他说:奇怪呀,国君给儿子取这样的名字!取名表示一定的意义,意义产生礼仪,礼仪是政的事本体,政事端正百姓,所以政事没有失误百姓就服从,相反则发生动乱。相爱的夫妻叫妃,相怨的夫妻叫仇,这是古代人命名的方法。现在国君给太子取名仇,他的兄弟叫成师,这就开始预示要发生祸乱了。做哥哥的恐怕要被弟弟所取代吧!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师服所料。

    晋穆侯去世后,晋穆侯的弟弟殇叔废黜太子,自立为君。太子仇无奈只好出国逃亡。后来,太子仇帅众袭击晋殇叔,夺取君位。是为晋文侯。

    事情还没有结束。

    晋文侯去世后,晋文侯的儿子晋昭侯继位成了国君。晋昭侯元年,将叔父成师封于曲沃。世称曲沃桓叔。当时曲沃比晋国的都城翼城还大,这违背了周礼规定的等级制度。这时,堪称为哲人的师服再次看出了危机。他劝谏晋兆侯说:建立国家应该让君王的力量和地盘大于臣下,这样才能稳固地位和统治。本末倒置是不能稳定的。曲沃日后必为祸患。遗憾的是晋昭侯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由此埋下了晋国将近七十年内乱的祸根。

    曲沃在桓叔的苦心经营下,很快成为了晋国的第二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实力和影响很快超过了当时的晋都翼城。随着封地不断壮大,羽翼不断丰满,曲沃桓叔的欲望也越来越大,渐渐萌生了篡夺哥哥后人政权的念头。由此开始,经曲沃桓叔的儿子曲沃庄伯到曲沃武伯,数次攻伐,先后杀死五个国君(晋昭侯、晋孝侯、晋哀侯、晋小子侯、晋侯缗),驱逐一个国君(晋鄂侯),彻底消灭了晋国公室。弟弟成师的后人终于打败太子仇的后人,成功夺取了晋国的君位。

    仇和成师这两个名字,都是其父亲晋穆侯所取。一为战败所取,一为战胜所取。仇是仇敌的意思,成师是大名号,是成就他的意思。哥哥是仇敌,弟弟是将有大成就,明摆着将来会反目成仇,昭示弟弟的成就要大于兄长。

    而师服那一段关于名字的见解,也可以说是非常精到:夫名以制义,义以处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这段话应该说是为取名立下了规矩。简言之就是名字一定要合乎常理,要表示吉祥的意义。这样才能为将来的事业发展奠定好的基础。否则就有可能为自己一生的命运带来不好的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起名的学问之一:名字的隐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qh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