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佳文家历史有意思
通读《史记》| 卷七十(1)

通读《史记》| 卷七十(1)

作者: 洛夏cx | 来源:发表于2020-11-11 23:36 被阅读0次

    《张仪列传第十》记载了张仪、陈轸与犀首三位说客的生平事迹,其中以纵横学家张仪的事迹为主。张仪,是魏国人,最初与苏秦一起跟随鬼谷子学习,苏秦自认为比不上张仪。张仪学成之后,便开始游说诸侯,有一次陪楚相喝酒,却被怀疑偷了玉壁,因此被“掠笞数百”。妻子担心他,他却不以为然,说:“舌在足矣。”苏秦说服赵王后,怕秦国挑起战事,破坏合纵联盟,因此派人暗示张仪来赵国找他,结果却很怠慢,来激怒张仪去投奔秦国。同时私下资助张仪,让其被秦惠王拜为客卿,掌控大权。后来真相大白,张仪感念苏秦的恩情,回复:“苏君之时,仪何敢言。”

    苴、蜀两国相攻,分别求救于秦国。张仪建议“临二周之郊,诛周王之罪,侵楚、魏之地”,从而“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成就王业。而司马错却认为“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以及“欲王者务博其德”,应该伐蜀,进而“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同时师出有名。秦惠王采纳司马错的意见,起兵伐蜀,大获成功,因此变得更加富强,愈发轻视众诸侯。

    秦惠王十年,张仪跟随公子华降服蒲阳,后建议秦王归还给魏国,同时派公子繇做人质,趁机警告魏王“不可以无礼”。魏国割让上郡、少梁土地,来答谢秦王。事后,秦惠王便任用张仪为相。自此,张仪也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游说之旅,他决定先用自己的“老家”魏国做尝试,让魏王向秦国称臣,进而让其他诸侯效仿。魏襄王、哀王都不肯听从,直到接连被秦军击败,被斩首八万,才答应了张仪,违背合纵盟约,与秦国结交,但是三年后,魏国又背叛了誓言。

    张仪第二站到达了楚国,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为条件,要楚王与秦国结为兄弟之国,楚王爽快地答应了张仪。陈轸建议楚王“阴合而阳绝于齐”,但没被采纳。张仪回到秦国,“详失绥堕车,不朝三月”,同时激楚王辱骂齐国,进而使秦齐交合。张仪没有如约献出六百里土地,楚王伐秦,遭到秦齐联军抵抗,主将屈匄被杀,八万楚军被斩,丹阳、汉中等土地尽失。楚国又发动了“蓝田大战”,再次战败,割让两座城池求和。秦国要挟楚国献出黔中地区,楚王则要秦国拿张仪做交换。张仪主动请缨出使楚国,暗中奉承靳尚、楚夫人郑袖,给楚怀王吹了吹枕边风,告诫他“人臣各为其主用也”,让他大彻大悟。楚怀王后悔,赶忙赦免了张仪,重新以礼待之。

    就在张仪被楚王释放的时候,他得知了一件大事,苏秦死在了齐国,他的连横计划可以正式启动了。

图片拍摄 by 洛夏

相关文章

  • 通读《史记》| 卷七十(1)

    《张仪列传第十》记载了张仪、陈轸与犀首三位说客的生平事迹,其中以纵横学家张仪的事迹为主。张仪,是魏国人,最初与...

  • 通读《史记》| 卷七十(2)

    张仪被楚王释放后,还没来得及离开楚国,就听说了苏秦去世的消息。于是,他以楚国为起点,分别周游韩、齐、赵、燕、魏...

  • 通读《史记》| 卷七十(3)

    陈轸,也是游说之士,与张仪一起侍奉秦惠王,俩人经常争宠。张仪曾经诬陷他“欲去秦而之楚”,陈轸则以“今轸不忠其君...

  • 通读《史记》| 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记载了燕国名将乐毅的世家故事。乐毅的祖先是乐羊,曾经做过魏文侯的将军,攻取了中山国,被赐封地...

  • 通读《史记》| 卷六十八(1)

    《商君列传第八》记载了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生平事迹,同时借助传记中的人物之口讲述了秦国五羖大夫的相关事迹,并...

  • 通读《史记》| 卷六十三(1)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记载了老庄两位道家代表人物以及申不害、韩非两位法家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讲述了他们思想之间的...

  • 通读《史记》| 卷六十六(1)

    《伍子胥列传第六》记载了吴国重臣伍子胥的生平事迹,相较于之前的几篇列传,本章篇幅较长,记载较为详实,活脱脱是一...

  • 通读《史记》| 卷六十五(1)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记载了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兵祖”孙武与他的后人孙膑,以及另一位杰出的兵、法家代表人物吴起...

  • 通读《史记》| 卷六十九(1)

    《苏秦列传第九》记载了苏家兄弟三人的生平事迹,以著名说客、纵横学家苏秦为主。苏秦,是东周雒阳人,曾东行到齐国,...

  • 通读《史记》|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记载了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的生平事迹。司马穰苴本姓田,是齐国田完的后代。晏婴认为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读《史记》| 卷七十(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qu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