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整部《金刚经》中,佛祖如来一再强调,他没有讲法,让世人离相修行,要离事物外在的表象,还要离心相(想见想得之念),最重要的要离经文之相和经文承载的法相,还要离佛相与佛说法之相,总之就是告诉世人,佛祖如来没有说什么法,你们的心不要停留与执著于佛、佛法、佛说法三相上。
为什么佛祖如来要再三这样说呢?不厌其烦的叮嘱世人呢?是佛祖如来没有资格吗?还是他认为他真的没有说法?如果他认为没有说法,那他说了什么?佛教经典正宗经书《金刚经》难道不是法,那么多的经书经文难道不是法,那什么是法,什么又是佛法呢?佛祖如来到底讲了什么?《金刚经》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法?法是宇宙和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撑控一切,无形无相,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法就是真理;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法就是无为;在国家管理中,法就是法律法规;在自然科学中,法就是运动规律;在人生历程中,法就是活法法则;在具体工作中,法就是做法方法。道、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这是法的外在表象与表现,“法”应该排在“道”的前面,“道”在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是指自然规律和世人依自然规律演化出的社会规律。法比道还要高一级,所以,法是宇宙和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以人类现有的认知水平与科学技术是无法全景式的展现“道”的内涵与本质,更不要说展现“法”的内涵与本质。在中国哲学中用“水”来形容“道”的品质,故有“上善若水”之说。“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水的品质几乎近似于道。“上善若水”的“善”:意思是最完美,指的是最高境界。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
但,水虽无形却有相。
法,如果用一种世人认知的物质来形容,我想用“气”来表现,气可以理解为空气气体,也可以理解为气节精神。气,在中国古代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所以在《公羊解话》中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生,造起天地。”人体,是上天留给世人用于认知宇宙的最好实验体,人体是宇宙的缩影,隐藏着宇宙所有的秘密。在中医学中,气,一般是说人体内,运动不息且极其细微的一种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而且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人体各种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气来源于先天而有的能量(小宇宙)、自然界清气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气,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就像经络一样。气的作用有,温煦,推动,固摄,防御,滋润营养,气化。从的气的作用看,气,孕化万物,育其生长,使其圆满。
气,无形亦无相,无所不能,充满身外之大宇宙,也充满身内之小宇宙,她,撑控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