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行与思8.8——8.9

作者: 虚怀若谷_4a90 | 来源:发表于2022-08-09 08:02 被阅读0次

    字数:1108

    在书写中寻找积极力量

    担忧、压力和疲惫同时存在,就是自我精神内耗最大的的时候。

    且不说担忧什么,也不谈为何而发愁,只看看这种处境下,自己做了什么。显然一定是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比浪费时间更受损伤的,应该是精神因失去对自我的把控而带来的自我损耗。那就在书写寻找积极的力量吧。

    01

    阅读与深思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本书每晚8:30的讨论,现在已经进行了三次,自己一次比一次有感觉。记得第一次我还是自说自话,第二次我尝试引用一些教育大家的理论,第三次能逐渐回归本书的核心理论。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引用实践案例解释问题的时候,案例不能达到整体性地说明问题,只是就一个点来谈。

    但是,从不敢说到尝试说,从内心抗拒到被迫上路,这微妙的变化也是一种积极力量吧。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本书中介绍了大脑记忆的机制:你思考什么它才会存储什么。也就是学习收获多寡的因素之一,取决于自己思考的深度。当看清这一点的时候,第一反应便是,学习真真正正是自己的事情,因为没有人能代替你思考。

    郝老师说:“倾听而不书写;阅读而不深思;学习而不专注,不持久,不深入:这是在线学习的大忌。”看到“阅读而不深思”这句话,回想昨天晚上自己的阅读打卡,确实有一点为了完成任务的思想,瞬间汗颜!因为看似读了,写了,其实学习并没有真实发生!

    这本书重点分析大脑如何思考和记忆,带来的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课堂组织方面的启迪还是非常非常大的。

    02

    当下与未来

    暑期组织孩子们共读共写这件事,也是边走边思,时而也想放弃,因为有些事在当下看不到意义。比如为孩子们录音这件事情,有时就会怀疑它的意义,有意义吗?意义大吗?而这种情况下,往往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或消极的。

    但是在行走中,我慢慢地认识到,孩子们听与不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看到老师在读,老师在坚持,因此带来的内动力,或许才是意义吧!

    记得冯骥才先生的文章《挑山工》,自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之后就一直保留,虽然教材已经改编过好多次。我想,挑山工的精神或者人物形象一旦真正留在孩子们的心中,就会成为前行中的一盏指明灯,因为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有人在负重前行,我们也应该这样!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无论是对孩子还是成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这种一直向上的精神,也可以给予生命积极的力量!

    03

    美丽而遗憾

    世界上有那么多人,谁的生活是圆满的,谁的工作是一帆风顺的。这个世界如此美丽,但却带给了我们很多的遗憾。当我们在遗憾的时候,可能不知不觉会失去很多。

    生命的方向不可能一直朝着我们预期的目标前行,或许我们的方向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当它偏离了我们的期待,我们能做的就是且行且思,在当下中不断完善,在遗憾中寻找美丽,或者说,把遗憾当作美丽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暑期行与思8.8——8.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bo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