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地与落地性——业内不完全性说法
抛开前文假设的三个条件,怎样的旅游规划能称得上落地了,笔者对接触旅游规划以来遇见的各种说法进行罗列。除了满足前文所述三个条件至少一项的传统说法,即笼统地认为满足其中一项或两项,或三项全都满足,笔者还遇见过下列说法:(注:文中所有的说法皆为经验说法,实操参考需谨慎。)
1、2010年左右,笔者做规划的启蒙导师曾经对笔者说过,一个项目能按我们的规划做出来,且能正常运营(有较好的客流),我们就能吹5年。这是笔者接触的最早的关于落地评判的一个说法,这个说法笔者建议结合当时旅游规划的行业情况及行业发展水平来看。
2、诸如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等有国家标准提升及创建规划,一般会说通过规划及其后续服务拿到了相关的牌子,那么这个规划就落地了。
3、笔者在国内外遇见的一类情况,就是规划(特别是规划的思想、概念等)指导了当地旅游的政策,被列入了当地政府的年度、N五等政府计划或政府报告,那么这个规划便被认为是落地了。
4、根据签订的合同,规划设计方通过规划,帮助甲方获得了目标政府政策支持、补助、奖励等,包括资金、土地、政府宣传等,不管项目后续是否落实规划,那么这个项目都算落地了。
5、亦是与合同相关,但较为夸张的说法,笔者也确实遇到过:规划设计方根据合同拿到了尾款,甚至倒数第二笔款,那么这个规划(对于规划设计方来说)就算落地了。这个说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考虑到业内追款的各种难度,这个说法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笔者就听说过总规的合同,最后项目建成后把招商业态策划这个程度的工作都做了,才拿到倒数第二笔款,尾款至今下落不明的情况。这种情况看来,规划的落地程度已经挺高了)。
6、一位业内前辈给笔者提过一个说法,他们团队的一个规划交付甲方以后,甲方称按照规划把景区建设出来了,获得了不错的客流和旅游收入,甲方表示非常满意,后来又找他们做了另一个项目。但当前辈的团队回访那个项目的时候,发现项目大部分没有按照他们的规划来做,让人哭笑不得。这时这位前辈也认为原则上他们的规划落地了。
7、......
除了上述的说法外,相信各位行家们也有或者也遇到过其他不同的关于项目落地了的说法,笔者也希望大家能拿出来分享。当然,上述说法并不代表落地判定的标准或主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我们可以看出来,旅游规划的落地涉及非常多的因素、非常多的利害关系以及非常多的主观意识。且笔者一如既往地才疏学浅,至今没找到过一个关于落地判定的官方标准。于是乎,关于旅游规划落地的程度及水平、质量好坏,我们的讨论分析便有了充足而广大的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