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为探讨客群的需求这一方面的第一节。

“今年研学游特别火,我们也要做研学项目!”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心态看待旅游开发以及旅游规划,其本质或多或少都离不开——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设施,以吸引旅游者并满足其旅游需求——这一逻辑。如果我们把目光看向更广阔的时空——国外及历史上的旅游开发——我们发现(也是笔者在国外图书馆里查阅到最常见的说法)旅游开发最初的动机主要有典型的三种:
1)以美国黄石公园的开发为代表的资源环境保护动机——不管有无旅游开发,都会有旅游者到黄石公园去。没有开发使得黄石公园缺乏管理,导致旅游者对黄石公园的旅游资源和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而旅游开发使得这种破坏大大降低,即使这种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了对目的地的破坏。
2)以法国带薪假期的出现为契机的公共服务动机——由于带薪假期的出现,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除开工作时间及生存生活时间外所剩的时间)。人们开始在闲暇时间里进行越来越丰富的休闲活动,活动空间也有家里转向户外。政府为了更好地实现带薪假期的价值(即让劳动者恢复精力以更好地进行劳动生产活动),而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目的地,提供带有很强公共性质的服务(如发行推广旅行支票——chaque de voyage ——作为员工福利),并很大程度上地向大众减免门票及服务费(最典型的要属法国特级徒步线路Grand Randonnée的规划开发,简称GR,区别于绿道,地图上用粉色线标识)。
3)以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为代表经济发展动机——由于缺乏生产资源及历史发展等原因,较为贫穷的国家通过设置较高旅的游产业比重,来提升本国经济的发展。基本上发展中国家的旅游都以这个动机为主导进行开发。
从上面三种旅游开发的动机看来,我们还可以注意到,旅游开发所服务的对象并不仅仅是旅游者或者通俗地说游客,它还包括在地居民、劳动者等不同的社会群体,仅管这些群体很多时候所扮演的角色是有相重的。而我们回到文章的主题——旅游规划的落地性,其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便是由此而来的客群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