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规划行业中,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话题就是“落地”。说来也可笑,一个规划不落地那算啥规划?可现实就是骨感的,很多规划,甚至是过审的规划,到后来要么是甲方没按规划继续建造,要么是因为各种原因根本就没落实建设。笔者接触了近十年的旅游规划,其中包括4年左右在法国规划的见闻,以此浅薄的见识阅历,来胡侃下旅游规划的落地性,望能抛砖引玉,引来行家讨论交流,解惑自己对于旅游规划的疑惑。(注:文中所有的说法皆为经验说法,实操参考需谨慎。)
关于落地与落地性——判定条件
我们来深入(对于笔者水平来说)说说旅游规划的落地问题。什么是旅游规划落地及旅游规划的落地性?怎样的旅游规划能称得上落地了?旅游规划落地的程度/水平有哪些层次?旅游规划落地后就能说这是个好规划吗?.........
以笔者粗浅的理解,简单地认为一个旅游规划的落地比较靠谱的说法就是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目的地按照规划建设(至少60%,达到80%感觉已经是比较理想);2)目的地合法运营了(开门营业);3)有旅游者关顾(注意:不是游客而是旅游者)。本文就暂且以这三个条件作为规划落地成立的基础假设进行讨论,但并不代表业内看法,后文会罗列一些笔者遇见的不同落地判定条件。
而旅游规划的落地性,通俗的说就是落地的可能性(即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可能性)。这里就涉及到旅游规划的种类,一般来说,概规、总规等偏概念性一层的落地性较弱,但其落地的指标主要也不是看里边提到的项目真的建了多少,而是说目的地是否真的采纳了概规、总规所提出的主题及定位,其规划设计的项目是否遵循了这个主题及定位等;而详规、控规甚至各种下游专项规划则偏“量化”设计的落地性就比较强了,也就是说,规划里说了要建啥,效果图长啥样,那么其落地性就要求景区建啥及建成啥样。换句话来说,评判各类规划的落地性的标准是不一样的,遵循的原则、考量的数据等等都会有质的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