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日暖扬
我儿子老师特地向我反映说:最近一段时间你家儿子根本不用心学习,整天不在学习状态。
听了老师的批评,我非常恼火。回家后,我一开始是想好好问问儿子为什么最近不爱学习,但脱口而出的话却变成了无休止地责骂。
儿子被我骂烦了,突然将水杯子猛力的砸碎在地面上宣泄他的不满。我见儿子不但不受教还摔杯子,更是火大地抄起沙发上的衣架,朝他屁股后狠狠地打了好几下。儿子被我打得声撕力竭地哭喊控诉,意思是:我打他根本就是为了我那受损的颜面在借题发挥。
听了孩子的哭诉我楞住了,一时间不得不面对自己内心:孩子说的没错,我确实是嫌他给我丢脸了。
面对老师的批评我们虽然嘴上不承认有对孩子失望,但潜意识里还是觉得孩子给我们丢脸了。
去年有个初三的孩子,临近中考那段时间学习态度超级不好,老师急得多次请家长加强管理。家长每次接收到老师的批评都是气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海揍孩子一顿再说。揍完孩子之后还怒其不争地责骂不休,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去耐心的和孩子好好地聊聊,好了解孩子之所以这么不爱学习的真正原因。
自然,家长的打骂根本没能让孩子回心转意去用心学习,反而促使孩子更加变本加厉——经常逃学,翘课,想方设法的逃避学习。
有一次老师在学校里一整天都没有发现孩子的身影,便打电话告诉家长赶紧找孩子。家长接到老师电话气得特地找了个大棒子往家赶,孩子在楼上看到父亲拿着一个大棒子回来了,吓得从厕所窗户跳下五楼去,结果当场摔死了。
孩子已经遭受老师批评,我们家长如果还要不问青红皂白地去打骂我们的孩子,那么终将要把我们的孩子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所以,在没有了解到孩子之所以会遭受批评的原因之前,我们不能只顾及自己的颜面而盲目地打骂孩子。
一次关于【你为什么突然不爱学习了】的随性小采访中,一个三年级女生说:“我爸妈对我学习要求太严格了,学习之外的任何事物我都被禁止花时间去接触。我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一天是能够真正放假休息的,都快要把我学疯了,所以我现在特别讨厌学习。”
另一个男同学说:“我学得再努力,老师和爸妈也不会夸奖我,因为他们觉得中等生不值得表扬。所以我不想再那么努力去学习了,反正我怎么努力他们也是不会满意的。”
还有一个女同学说:“我爸妈整天忙着赚钱根本不管我,我学得是好是坏他们压根儿不关心,我还那么用心学习干什么呢?”
还有,我的儿子之所以这一段时间学习如此不在状态,也是在抗议我对他漠不关心。他觉得只有学得不好的时候,妈妈的注意力才会在他身上,他学得越好,妈妈越不关心他
随性的吐露,往往是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我们家长却常常习惯性地忽略掉了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总是抓住表面现象大做文章。逼得我们的孩子最终放弃或拒绝向我们倾诉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明明跟我们最亲的孩子硬是最变成了我们越来越看不透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其实,大多数时候,致使我们遭受老师批评的根本原因,只是孩子想通过糟糕的表现(比如故意捣蛋,故意学习搞得一团糟。),来向我们传递他们最迫切的心理需求——比如希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关注,比如希望爸妈和老师能看到他的努力,鼓励他的坚持,尊重他们的感受。
我们只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清空内心负面情绪的积结,以饱满的学习热情,专注的学习态度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最终变得更优秀。
其实,遭受到孩子老师的批评并不丢脸,而过多的在意自己的颜面,过少的关注孩子的内心,只要碰到老师批评就打骂孩子。这种肤浅又不理智的行为才真正是在丢我们作为家长的脸。
遭受老师批评,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成长机会。我们家长应该借此机会帮助孩子战胜“批评”培植逆商。
首先,我们要以理智的心态看待老师的批评,不要让孩子时常为同样的错误承受两次惩罚。
正如上文故事中的那个家长,正因为是他面对老师的批评行为极为不理智,才把临近中考的孩子硬生生给逼上了绝路。由此可见家长够理智地面对老师的批评是何等重要的关键心态。
其次,我们要尽力抚慰减缓孩子遭受到批评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给孩子宣泄情绪的机会。
遭受到老师的批评,不只我们家长心理上会有,孩子现在不努力将来怎么办的压力。同样,我们的孩子由此产生的压力要比我们还多——他们不但要承受学习状况已变糟的压力,还要同时承受来自家长和老师两方面的外来压力。如果我们不能先让孩子的高压得到释放,那么我们也就无法很好地跟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进而解决问题。
第三,我们要帮助孩子梳理致使发生问题的全部诱因,指导他们找出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孩子不好好学习的原因多种多样,起因也可能离奇复杂,单靠孩子自己主动独立地去自我寻找,主动发现,自我解决,那肯定是收效甚微。正如小采访中那些孩子所言,他们不好学的最大原因居然大多在于家长的不关注。而我们还要把本是我们的问题丢还给孩子,可想而知,问题将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所以我们的适当帮助和指导孩子可以使孩子面临的问题得到更快更好的解决。
最后,我们要和孩子一起直面“批评”,战胜挫折,攻克难关。
启航心理(FDSP)就曾提醒父母: 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并不可怕,正是经历一个个的“错误”和“批评”后,孩子才会慢慢长大。可怕的是,小的负面情绪长期积压下来,压得孩子喘不过气,得不到合理的宣泄,从而在沮丧中放弃自我,失去自信和成长的动力。
我们做家长的最大的希望,肯定是想要教养出一个能够适应周围环境,沉着面对挫折,对自己充满自信,生理和心理都很健康的孩子。
如果我们能从现在起,就能有勇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胜于关注孩子的成绩,关注孩子的幸福快乐,胜于关注孩子的成功,那不仅意味着我们给了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也意味着我们将会给孩子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