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九三六年冬,红四方面军长征结束。还没有来的及休息,一部就接到命令,继续转战甘肃青海,开辟延安与苏联的国际交通线。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作战,在没有后方的支援和孤军作战的背景下,在马家军强大的骑兵部队的攻击下,红军被迫分散转移,进入祁连山脉,受中共延安的指示,向新疆出发。有一支小分队,由一个报务员带领,组织走散的六名战士,跟随着大部队的脚印前进。他们忍饥挨饿,筚路蓝缕,一路沿着北极星的方向,前进,前进。经过几十天艰难跋涉,把他们的体能消耗殆尽。
有一天,战士们实在走不动了。身体由于缺碘造成的骨质疏松和浮肿,使战士们浑身没劲,目光呆滞发晕,走步虚飘飘的。两个小战士互相搀扶着,看着茫茫无边的大山,荒无人烟;冰雪融水潺潺,山谷死一般的沉寂安详。他们就停下了脚步,沮丧地说:‘’战友们,你们走吧!我俩实在走不动了,要留在这里。‘’一个老兵柱着树枝走过来。拉着他俩的手坚定不移地说:‘’我们谁也不能倒下。敌人没有打死我们,长征没有累垮我们,雪山草地都过来了,我们一定要活着走出去。"他让大家休息一下,缓一口气,他和报务员出去寻找一点食物。
他们挖到一点菌类和打到一只野兔。几个战士生起了篝火,用头盔煮饭。饭熟了,大伙分了一点食物,围成一圈准备开餐。这个老兵掏出一个小小的纸包,站起来说:"这是我从四川带出来的一粒盐巴,是从我的家乡带出来的唯一纪念,多少艰难困苦的岁月,我都舍不得吃它。今天我拿出来,咱们每人舔一舔,再珍藏起来,以后休息的时候,再添增加我们的体力。‘’说完,他先递给那两个小战士,大家轮流舔了一圈。他又包起来,装进背包里。
大家欢欣鼓舞,一扫失望情绪,继续向前挺进。又不知过了多少艰难岁月,他们六个一个不拉,终于走出了荒凉的藏北无人区,到达了新疆边界星星峡盛世才驻军防地,受到中共代表和新疆驻星星峡部队的热烈欢迎,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有时一个小小的鼓励,就会激发无穷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