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国学与传统文化北京市
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从九五至尊到普通公民

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从九五至尊到普通公民

作者: 董欧 | 来源:发表于2018-05-31 20:15 被阅读3次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他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 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

    一直想看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前段时间刚好看完这厚厚的一本自传,几十万字的内容,就叙述完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后来又把英国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于1987年在故宫拍摄的的电影《末代皇帝》重复看了一遍,原先很多没看懂的电影片段,配合着自传的解读,也一一明白起来。

    溥仪的一生是极富有历史色彩,1906年他在北京恭王府出生,1908年被慈禧选中送入紫禁城登基皇位,1912年大清国颁布退位,溥仪在紫禁城里面度过了10多年的童年生活。1924年张勋辫子军进入紫禁城宣布大清复辟,在北洋军阀的逼迫下,仅复辟了12天的小朝廷宣告失败,皇室被赶出紫禁城,溥仪继而开始和日本人合作,1934年日本人在东北三省成立伪满洲国,复辟皇位,溥仪当上了伪满洲国的康德皇帝。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溥仪被苏联红军俘虏, 1950年移交到新中国,在东北抚顺战犯管理所,溥仪开始了9年的劳改生涯,1959年被中央特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名普通公民,1967年病逝于北京。

    溥仪历经清朝、民国、抗战、新中国四个历史时期,他的身份从大清帝国皇帝,到民国荣誉皇帝,到伪满洲国康德皇帝,到二战战犯,最后成为新中国的公民,61年的沧桑巨变,一种诸付笑谈中的历史磅礴感油然而生。

    ​​

    溥仪三岁入宫登基皇位,他的童年生涯都是在皇宫中度过,从小通过身边太监、太妃、启蒙老师接触到的观念就是皇帝贵为九五之尊,理所应当的享受天下荣华富贵和鲜珍佳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等级思想。周围明黄色的宫墙琉璃瓦、明黄色的龙椅龙袍,明黄色的一切,都在他幼小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帝王思想的种子。

    1912年大清朝颁布退位诏书,按照《民国政府清室优待条件》,皇室可以继续宫中生活,允许保留紫禁城内的小朝廷,但是皇帝溥仪不许踏出皇宫一步。

    小朝廷中的遗老遗少将“恢复祖业”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小皇帝的身上,为了将溥仪培养成合格的大清皇帝,帝师们教授的内容几乎都是儒家的经典以及几百年来列祖列宗治国驭民的经验。

    ​​

    自此,6岁的溥仪开始在深宫中度过13年的成长生活,他的视目所及仅有紫禁城内的宫殿楼阁和满清的遗老遗少,不准踏出皇宫一步。

    皇宫外袁世凯称帝,北洋军阀混战;皇宫内晨钟暮鼓,宫廷生活依旧。一道围墙,似乎隔绝了内外世界联系。对于溥仪来说,墙外的中华民国已经进入了二十世纪,而墙内的他仍然过着原封未动的帝王生活,呼吸着十九世纪遗下的尘土。

    直到1924年,冯玉祥鹿钟麟驱逐溥仪出宫,宣布“大清宣统帝从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溥仪才从紫禁城内走了出来,来到了这个他既向往又陌生的世界。

    从紫禁城到天津,再从伪满洲国到囚牢,他反抗过、挣扎过,然而他的一生注定无法像个平凡人一样碌碌却自由。每个人这一生都有自己的使命,生为帝王家,溥仪的使命就是坚守住皇帝的尊号,这也是他前半生奔波的价值。

    ​末代皇帝的身份和意义似乎占据了他人生全部的解释,强制性的成为了他一生的印记。孤独的童年、闭锁的宫廷、荒唐的爱恨、执意的复辟,这些深沉的经历感受,在历史的宏大主题里都显得无关紧要。

    ​​

    溥仪这一生,跌宕不已,前半生,后半生,恍如隔世,横跨一生。对于中华大地自秦始皇称帝以来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他是最后的一位帝王,至尊过、享受过,落魄过,平淡过,最后,一切都归于寂静,留下历史痕迹,给后人品味。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尘埃当中,再扣人心弦的故事,都会成为一瞬。浪花淘尽,哪有什么是非黑白,对错之分,历史中的他们只是在各自相处的时代背景下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从九五至尊到普通公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dc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