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小知识:掌中大脑
请张开你的双手,掌心到手腕的区域代表脑干,脑干调控着基本的生命机能(如呼吸、心跳),以及身体对、飞行或打击的大部分反应。把你的拇指向掌中折过来,拇指代表中脑,它储存情感、记忆以及主要的“雷达感应区”。把你的手和其它手指都折向手掌,使他们盖住拇指(现在手是拳头状),这个拳头的整个表面代表你的大脑皮层;皮层的后部(指向手背)是我们的感觉和信息接收区(如听觉、视觉、触觉等);下一个部位,(拳头的前部)就是大脑思考的地方,最前端(指尖处)称为前额皮层,它调控着以下机能:情绪、人际关系、反应灵活度、直觉、社会认知、自我意识、逃避恐惧、道德品行。
面对孩子,坏情绪,请走开!当我们发脾气时,情绪开关——手指张开,盖子掀起来,拇指不动,一旦打开,我们的前额皮层便无法发挥作用。
面对孩子坏情绪的爆发,掌中大脑的有趣比喻告诉我们此时孩子的大脑只是在本能的求生存,而不是求发展。
大脑中镜像神经元的存在,让我们的坏情绪会直接传染给孩子,这只会产生火星撞地球般的一地残骸。
作为一种保护自我的原始反应,大多数人要到25岁左右才能较好的调节情绪,学会盖上大脑盖子,理性的面对困境、解决问题。但不可否认,现实中还是有不少所谓情绪化的成年人,比如走路时不小心被人碰了一下就有可能导致口出恶言,大打出手。
所以,管理情绪是一项漫长的人生修炼,请不要太为难最没有还击力的孩子!以身作则,才是正法。
面对孩子,坏情绪,请走开!了解了孩子疾风骤雨般坏情绪的来源,作为父母的我们才能多些理解。
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触发点。
父母们面对孩子的一些言辞或行为,瞬间引爆了情绪,大发雷霆的背后,其实是这些表象中的某个场景甚至是某个敏感的词语,触发了父母童年记忆中不甚友好,或难过,或绝望,或无助等等的记忆,童年时幼小的他们还没有还击力,但现在面对无辜的孩子,那些过往忧伤或愤怒的等等感受又会袭上心头,所以,孩子很容易躺枪。
父母们其实也只是长大了的孩子,你的很多决定都是在5岁之前的童年就做出的,塑造你性格的事情,并不是发生在你生活中的事情,而是你对于那些事情和环境所做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决定。
比如最近,李大卫总爱说“我要把妈妈丢到垃圾桶去”,一开始我也是怒火中烧,全心伺候你的老母亲竟等来这么一句童言无忌!这孩子跟谁学的,全无礼仪规矩,不像话!起初还能平心静气的说教,几次无果后,我彻底火了,免不了一顿声嘶力竭的吼叫。
整个事件的触发点就是“垃圾桶”,小时候姥姥总说我是从垃圾桶捡来的,那时的我特别茫然无助,回想到急性子的母亲有时冲我大吼大叫的场景,这个想法更加根深蒂固,于是,懵懂无知的娃夜里的枕巾曾被打湿了无数次,内心的敏感和脆弱直到现在才逐渐被自我接纳并尝试疗愈。
其实,我要做的应该是接纳自己的过往,和童年的自己和解。李大卫的那句话,于他目前的年龄是再正常不过的一句话,没有抛弃更没有厌恶,只是因为近期妈妈对他疏于关怀的小任性的表露。
面对即将涌来的坏情绪,我们不妨来头脑风暴一下可能的解决方法:
深呼吸/
默数十下/
积极暂停,抽离现场/
诚恳的告诉孩子,“妈妈现在感到很难过很生气,像一个快要爆炸的气球,你能抱抱我,安慰一下我吗?”/
采用游戏的方式,“你再这样,大灰狼就不再口下留情了!我要一口吃了你!”然后抓住宝贝挠痒痒。
(目的:没有孩子不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发泄自己的小情绪,同时把不快消融在咯咯的笑声里)/
拿出一张纸,坚持记录自己的触发点。详细描述每次的触发点事件,你的感受,这种感受从何而来,引发了你的什么记忆?然后你做了什么?
(目的:更好的识别自己的触发点,在下次情绪到来前做好管理预案)
大家还有什么头脑风暴制服自己坏脾气的好方法呢?欢迎补充。(๑ºั╰╯ºั๑)。
育儿路上,安娜和你一同前行,
我们不孤单。
面对孩子,坏情绪,请走开!
网友评论